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70-3172
通过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科收治的13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经过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和相应护理,其中88例(64.23%)肺炎临床治愈,48例(35.04%)自动出院,1例(0.7%)死亡,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因此,通过早期诊断、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及护理等综合措施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胸心外科病房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患儿24例,所有病例均彻底清除感染灶,纠治先心病及瓣膜病变对其治疗方法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21例,死亡3例。其中4例<6个月婴幼儿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反复迁延不愈,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在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条件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心脏畸形,痊愈出院。其他20例患儿经积极抗感染及控制心力衰竭治疗后,心内膜炎得到控制,心力衰竭缓解而择期手术,其中17例痊愈,3例因并发低心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先心病并发IE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超声心电图在诊断上有重要作用;常规血培养有假阴性结果;对先心病合并发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3.
李苏伟 《哈尔滨医药》2011,31(4):263-263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对10年间先心病并发肺炎死亡患儿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治疗困难,尤其是婴幼儿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易并发心衰呼衰导致死亡.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易并发心衰呼衰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易发因素和诊治措施。方法选择1999年7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死亡2例,新生儿死亡4例,余18例产妇及新生儿均痊愈出院。结论①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期诱发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强心、利尿药物,待心衰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③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早期诊断及预防心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易发因素和诊治措施。方法选择1999年7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死亡2例,新生儿死亡4例,余18例产妇及新生儿均痊愈出院。结论①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期诱发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强心、利尿药物,待心衰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③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早期诊断及预防心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笔者于1993年12月~1996年2月期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量肝素佐治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 3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7例,女15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6月7例,6~12月5例,1~2岁4例。对照组16例,<6月4例,6~12月7例,1~2岁5例。两组病人在临床方面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改善通气、吸氧、抗生素、强心、镇静、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纠正水电解  相似文献   

7.
本组11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病因为肺炎者81例占66.6%,先天性心脏病(先心)31例占26.3%;118例心衰患儿中3岁以内111例占94.1%,其中肺炎80例占肺炎总数的98.8%、先心病27例占先心病总数的87.1%;住院死亡与恶化共21例,其中1岁以内肺炎患儿9例占肺炎死亡与恶化总数的75.0%、先心患儿7例占先心病死亡与恶化总数的77.8%。本组结果表明,肺炎和先心病不仅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传统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病死率仍然很高。近年来大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占同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2.89%,孕产妇无死亡,围生儿病死率为7.69%。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恰当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关键。②重视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识别,可以避免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③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  相似文献   

10.
胡梅英  郭丽  陈霞  胡淑霞 《江西医药》2013,48(4):375-376
<正>小儿先心病约1/3-1/2在新生儿或小婴幼儿期即处于危重的边缘状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大部分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或严重缺氧、酸中毒而早期夭折。因此婴幼儿、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已成为21世纪的挑战[1]。我科2005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390例新生儿、婴幼儿危重先心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现结合病例就围手术期管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步兰  季纯珍 《江苏医药》1994,20(4):215-215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发肺炎多为重症肺炎、且常伴心力衰竭(心衰),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度过难关,争取手术根治机会。我院肺炎病房1988年1月至1991年6月底,共收治以支气管肺炎为第一诊断的先心病290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先心病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79-180
目的:讨论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本院确诊的46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感染、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合并冠心病为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在抗感染、化痰、平喘、改善通气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尿、强心、扩血管、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利尿、强心、扩血管、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是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东胜 《北方药学》2012,9(1):58-58,106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经皮给药的疗效、疗程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 月~201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60 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吸痰、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经皮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能较快控制心力衰竭,肺部啰音消失较快,缩短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可减少住院天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趋势及有关诊治方面的问题,方法:对1996-2000年五年中的先天性心脏病共19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3例先心病中,<1岁占81.34%,左向右分流先心占72.4%,住院病死率5.69%,其中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84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9.52%,结论: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先心住院病例近二年有增加趋势,对可疑病例应及早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先心病晚并发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控制感染,防治心衰,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本组118例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病因为肺炎者81例占66.6%,先天性心脏病(先心)31例占26.3%;118例心衰患儿中3岁以内111例占94.1%,其中肺炎80例占肺炎总数的98.8%、先心病27例占先心病总数的87.1%;住院死亡与恶化共21例,其中1岁以内肺炎患儿9例占肺炎死亡与恶化总数的75.0%、先心患儿7例占先心病死亡与恶化总数的77.8%。本组结果表明,肺炎和先心病不仅是3岁以下儿童心衰的常见病因,而且也是1岁以下儿童死亡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激素、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间羟胺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能有效改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金凌晖 《首都医药》2013,(22):22-23
目的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90例先心病合并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平喘、雾化、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先心病合并肺炎的综合治疗中,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激素、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间羟胺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能有效改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是一种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大多数心脏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30年以来,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心衰死亡率反而上升[1]。顽固性心衰临床治疗确实棘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冠、抗炎、电解质补充等治疗下,症状不能改善,后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42例心功能有所改善,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各类感染死因中肺炎居首位,肺部感染合并左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虽高,但及时诊断、处理困难。因为患者症状大多不明显,多表现为心率增快、精神萎靡或胃肠道症状,尤其当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时,其影像常易混淆或有重叠,大部分都伴有间质性改变,如不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难以治愈,病重者或可导致死亡[1]。本文对老年性肺炎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