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数方幂和的一个性质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数方幂和的一个性质的证明湖南浏阳十一中刘会成令Sk(n)=1k+2k+…+nk(k≥0,k∈Z).文[1],[2],[3]均提到下面一个性质:S2k(N)=S2(n)P2(n)(i)S2k+1(n)=S21(n)P1(n)(ii)其中k为自然数,...  相似文献   

2.
矩阵方程A~TXA=D的双对称最小二乘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引 言 本文用 Rn×m表示全体 n×m实矩阵集合,用 SRn×n(SR0n×n)表示全体 n× n实对称(实对称半正定)矩阵集合,ORn×n表示全体 n× n实正交矩阵集合,BSRn×n表示全体n×n双对称实矩阵集合.这里,一个实对称矩阵A=(aij)n×n被称为双对称矩阵,如果对所有的                        用A×B表示矩阵 A与 B的Hadamard乘积,Ik表示 k× k阶单位矩阵,O表示零矩阵,Sk=(ek,…,e2,e1)∈ Rk×k,其中ei表示Ik的第i列. 矩阵方程…  相似文献   

3.
加权Steiner问题与加权GP猜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权Steiner问题与加权GP猜想贝清泉(汕头大学数学系,汕头515063)已给平面上三定点A,B,C,求点P使PA+PB+PC极小,这就是古典的Steiner树问题.如令:f(P’)一P’A+P’B+P’C;k=drin什(P’n=minJ*’A...  相似文献   

4.
在文[2]中,W.Kohnn对权为k和l的任意二个歧点型模形式f和g(其变换群是全模群SL_2(Z))定义了一类Dirichlet级数L_(f,g,n)(s),利用L_(f,g;n)(s)(为整数),可构造一个线性映射W_g:S_k→S_(k-l).并且讨论了L_(f,g;n)的一些特征值.在本文中,我们将[2]中的结果推广到Hilbert模形式的情况,并得到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点可迁图的限制边连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S是连通图G的边子集.如果G-S不连通而且不含孤立点,那么称S是G的一个限制边割,G中所有限制边割中最小边数称为G的限制边连通度,记为λ'(G).限制边连通度是对传统边连通度的推广,而且是计算机互连网络容错性的一个重要度量.点可迁图是一类重要的网络模型.本文证明了如下结论: 设 G是连通的点可迁图.如果 G的点数n≥ 4,而且点度k≥ 2,那么或者λ'(G)= 2k-2,或者n是偶数,G含三角形且存在整数m≥2,使得k≥λ'(G)=n/m≤2k-3.关  相似文献   

6.
给定欧氏平面上的一个点集合S,我们给出两类端点在S中的线段集合,第一类线段集合是S的任一三角剖分的子集,第二类线段集合是S的任一最小权三解剖分的子集,这两类子集是不相交的,这两类子集合的计算要用O(n3)时间和O(n)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学理  裴定一 《数学学报》1995,38(3):336-343
在文(2)中,W.Kohnn对权为K和L的任意二个岐点型模形式f和g(其变换群是全模群SL2(Z)定义了一类Dirichlet级数Lf,g,n(S),利用Lf,g;n(s)(n≥1为整数),可构造一个线性映射Wg:Sk→Sk-1,并且讨论了Lf,g;n的一些特征值,在本文中,我们将(2)中的结果推广到Hibert模形式的情况,并得到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杨波艇  徐寅峰 《应用数学》1996,9(4):454-458
设平面上边长为1和2的闭矩形区域为R,S是R上一个有限点集,f(S)是S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fR(n)=maxf(S),本文给出了当2≤n≤6时,fR(n)的精确值以及相应的图形.  相似文献   

9.
对给定规模为n的集合S,其每一个规模至多为k的子集对应一个权.本文研究如何将S分为 个互不相交的规模至多为k的子集且满足权和最大的问题.我们证明了该问题当k=2时是多项式时间可解的;当k≥3时为NP-完全的;同时给出了一个O(n ̄(k+1))时间的启发式算法,所得到的解与最优解之比不小于1/k.  相似文献   

10.
一类本原无向图的重上广义本原指数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玉斌  邵燕灵 《数学进展》1997,26(5):409-416
设R(n,d)表示由全体恰含d个环点的n(n≥3)阶本原无向图所构成的集合,F(n,d,k)为R(n,d)中图的第k重上广义本原指数的最大值,1≤d≤n,2≤k≤n-1。本文给出了F(n,d,k)的具体形式,并证明了R(n,d)的第k重上广义本原指数集为E(n,d,k)={1,2,…,F(n,d,k)}。  相似文献   

11.
恰含d个非零对角元的本原矩阵的广义最大密度指数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A是一个具有周期p的n×n不可约布尔矩阵,文[1]定义了矩阵的广义最大密度指数hA(k)令DISn,d(k)={hA(k)| A PMn(d)},其中PMn(d)是所有恰含d个非零对角元的n×n本原矩阵的集合.本文证明了另外,我们定义矩阵A的范数,用A表示,为A中1的个数,并且刻划了具有最小范数的极矩阵.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曲面的旋转对称性,将PDE的求解转化为ODE的求解,确定了De Sitter空间中的一类旋转型的Weingarten超曲面。即获得:给定R^n-1内开集(0,∞)^n-1上一个C^1函数kn=f(k1,…,kn-1)(n≥2),一定存在De Sitter空间S1^n+1内的n维类空旋转超曲面M,使得M的n个主曲率k1,…,kn恰有上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K~m_n系统与极限环的个数谢向东(福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宁德352100)关键词:极限环;不变直线;n次可微系统AMS(1991)主场分类:34C05.考虑平面n次系统其中P。,Q。为x,y的n次多项式,(P。,Q。)一1.定义记具有m条共点的不变直线...  相似文献   

14.
完全图K_n(完全二部图K_n,n)的一个k-匹配的集合M,若满足:K_n(K_n,n)的每一对独立边恰出现在M的λ个元素中,则称M为一个匹配设计,记为MATCH(n,k,λ)(BIMATCH(n;k,λ))一设计.本文定义两个匹配设计对应的矩阵,并以此构造出某些新的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有限交换局部环R上无限线性群GL(R)=∪nGLnR的Sylowp-子群的形式.令M是有限交换局部环R的唯一极大理想,k=R/M为R的剩余类域.用X(k)表示k的特征,并假定P与x(k)互素.作者证明了:GL(R)的任一Sylowp-子群S或者同构于的可数无限直积与P(j)的无限直积的直积(当P≠2或P=2,X(k)β≡1(mod4))或者同构于Pi的无限直积与P(j)的无限直积的直积(当P=2,X(k)β≡3(mod4)),这里,只是GL(epi)R(分别地,GL(2ri)R)的Sylowp-子群,P(j))同构于P=∪i∈Ipi,I是可数集.  相似文献   

16.
限距组合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限距组合初探李平龙(江苏省灌云县中学222200)自集合{1,2,3,...,n}中选出k个数j1,j2,...,jk,使之满足:称数组(j1,j2,...,jk)为从n个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且限距为m的组合,其组合数简记为C(n,k,m),显见文[1...  相似文献   

17.
王学理 《数学学报》1995,38(1):51-66
设r为一个正实数,1<r<2,是一个H-群,υ:Γ→C是一个乘子系(定义见文[8]).本文在[8]的基础上讨论了Poincare级数的存在性.令P_(nr)(z,υ,A_j,Γ,k_j)=P_(nr)(z,0,υ,Γ,k_j).这里P_(nr)(z,s,A_j,Γ,k_j)如文[8]中定义.我们有:定理{P_(nr)(z,υ,A_j,Γ,k_j)}n+k_K>0是群Γ的,权为r的具有乘子系υ的全纯歧点型模形式,且它们张成歧点型模形式所成的空间.应用这个结果,我们证明了一些模形式的性质并推导出一个重要的恒等式.该恒等式在半整权模形式的Fourier系数估计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对称部分为半正定的方阵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炯生 《数学学报》1996,39(3):376-381
所有n阶具有半正定对称部分的方阵的集合记作PSDn.本文给出了PSDn中方阵在合同下的标准形以及PSDn中两个方阵合同的一个充要条件,并给出了PSDn中一个方阵及其对称部分与斜对称部分的主子式间的一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9.
设G(z)在|z|<ρ(ρ>1)中解析,且数据Re[G(ej2kπ/n)];k=0,1,…,n-1已给出,其中n=2ν+1,本文构造了一个ν次多项式Pν(z)满足插值条件Re[Pν(ej2kπ/n)]=Re[G(ej2kπ/n)],k=0,1,…,n-1.并估计了误差‖G(ejω)-Pν(ejω)‖.此外,还给出了一个Walsh类型的超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20.
设fk(x)为k次整系数多项式,最高次项系数为正且fk(x)-fk(0)没有固定因子.Rk(n)记整数n表为这样的一个二次、五个三次及一个k次多项式和的表法数,uk(n)记n表为两个二次、三个三次及一个k次多项式和的表法数.本文得到了当k=3、4、5时,Rk(n)的渐近公式及当k≥2时uk(n)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