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罗薇 《浙江实用医学》2008,13(1):20-20,36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甲亢)伴低血钾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亚临床甲亢伴低血钾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称性肢体麻痹,血钾下降,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正常,而血促甲状腺素(TSH)减低。结果 27例患者经补钾及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均症状缓解,但停用抗甲亢治疗后症状可复发。结论 以低血钾麻痹而就诊的男性青壮年应警惕亚临床甲亢的存在,补钾及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项洪发 《中外医疗》2010,29(26):97-97
目的 总结甲亢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l日100例甲亢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病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双上下肢与躯干软瘫的记录,其中又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严重时可伴呼吸肌麻痹,发作时血清钾均低于3.0mmol/L.所有患者的FT3、FT4均升高,TSH均下降.结论 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控制甲亢是防止低钾周期性麻痹复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 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 (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 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 (3)部分病例(40.9% ~ 68.2%)发病有明显诱因, 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 (4)发病时, 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 (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 (1) 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 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 其甲状腺功能正常; (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 vs (2.78±0.49)mmol/L, P=0.007]; (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 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 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 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认识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方法:分析49例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患者58次发作的临床表现、血钾、心电图、心肌酶和甲状腺功能等资料.按临床症状和血钾浓度给予不同的补钾措施,观察治疗转归.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主诉均为无痛性四肢瘫痪,心电图和血钾浓度改变是最为常见和敏感的临床检查.48例患者通过补钾后症状均逐渐好转,1例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结论:周期性麻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钾改变,及时补钾后可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5.
张晓云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121-1121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低血钾性、高血钾性、正常血钾性,以低血钾性最为常见(下称低钾麻痹),发病时病人肌无力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时血清钾常低于3.5mmol/L,低钾麻痹部分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有关,补钾为本病主要治疗措施^[1].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9月收治36例低钾麻痹患者,先就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4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血钾降低38例,40例T3,T4均高于正常。认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青壮年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的30例,33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加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发作性躯干性及双上下肢性软瘫,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双下肢瘫痪,发作时血清钾均低于3.1mmol/L(正常值为3.5~5.5mmol/L).结论:青壮年男性是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好发人群,患者在接受补钾后治疗后症状可得到迅速缓解.另外要降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率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甲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20例,女性1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的18例。21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殷红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28-1429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20例,女性1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的18例.21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周期性麻痹复发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对28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的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女1例,男27例,年龄均<40岁,发作时,首发症状有不同程度四肢软瘫,血钾降低,FT3、FT4高于正常,TSH降低。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见,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减少死亡率,控制甲亢是防止周期性麻痹反复出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8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18例,女性0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瘫软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者18例,18例T3、Td均高于正常。结论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可与甲亢同时存在或发生于甲亢起病之后,当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周期性麻痹也消失[‘]。我院自1974~1996年收治男性甲亢11例,均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11例均为男性.年龄22~57岁,平均37.5岁。均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病程6月~10年,平均27月。2.诊断依据:(1)有甲亢及周期性麻痹的症状和体征;(2)血钾1.8~;.4rnmol/L,平均2.6mmol/L;(3)心电图示低钾血症;(4)血x、又高于正常;(5)血压、尿常规均正常。3.发病诱因:发作前多次酗酒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或双下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的8例,14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多发生于男性,补钾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控制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139-140
目的 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35.2岁,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对称性软瘫,22例患者T3、T4均高于正常,均有低钾血症。结论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补钾治疗后可迅速改善症状,但从根本上治疗并控制复发的关键是进行正规的抗甲状腺治疗。对周期性麻痹患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患者进行常规T3、T4检测是避免误诊、漏诊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下简称周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甲亢合并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者25例,26例患者T3T4高于正常,1例正常,TSH均低于正常。结论甲亢周麻以年轻男性多发,与甲亢病程和严重性无关,补钾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周麻复发的关键,目前多主张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刘国正  戚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128-129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回顾2006~2009年我科收治的2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全组25例有明显诱因,均以发作性双下肢对称性进行性麻痹为首发症状来诊,意识均清楚,四肢不同程度的无力,伴尿潴留2例,28例均合并血钾降低。治疗疗程1.5—2年,随访1年甲亢及周期性麻痹均无发作,本组全治愈。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合并周期性麻痹,注意鉴别,避免误诊,积极有效地控制甲亢和补钾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3我院收治的24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男23例,女1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者18例。22例T3、T4均高于正常,2例T3、T4正常,FT3、FT4略高于正常。24例经抗甲状腺药物及补钾治疗后,20例症状改善,T3、T4恢复正常,0.5a内无周期麻痹复发,4例因停服抗甲状腺药物,3mo~0.5a内周期麻痹复发。结论 甲亢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发作四肢无力1 0余年多次就诊,均被诊断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每次均补钾和对症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20.
廖明 《中国厂矿医学》1999,12(5):370-371
由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往往以发作性四肢弛缓性瘫痪就诊,因此甲亢症状易被掩盖而漏诊,而延误甲亢的治疗。现将我院1988年至1998年1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17~57岁,平均37岁。首诊时有甲亢病史者2例,其余14例均无甲亢病史。所有病例均无周期性麻痹家族史。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时四肢弛缓性瘫痪呈对称性,近心端重于远心端,而无感觉障碍;②发作时血钾降低,心电图有低钾性改变;③有甲亢症状或甲状腺功能检查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