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卒中是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除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言语、智力方面的障碍,还会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该文对 2004年本组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蓉  邓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700-70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从医院转入社康中心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80例,转入社区时的康复评估结果定为参照组,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36例,A组采用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措施,B组采用一般内科常规方法护理,实施三个月后使用同种方法进行康复评估,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的康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采用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脑卒中恢复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并给予心理干预,并分别对两组采用MCMQ和SCL-90进行评分,患者入院第2天和第2个月各评定一次。结果 MCMQ评分,观察组第2个月末面对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观察组第2个月末总评分和各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程晓霞 《大家健康》2016,(5):278-279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脑卒中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康复理疗的同时综合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理疗的差异。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的康复理疗)、治疗组(在实施康复理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即SCL-90量表,康复理疗效果评定采用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 arthe l指数。结果脑卒中两组偏瘫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康复理疗和介入心理干预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理疗效果与心理治疗明显相关,适时的心理治疗有助于该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和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心理干预和由护理人员实施的运动训练,共进行5周,治疗前和治疗期满后用CDR评定痴呆分级情况、MMSE评定认知功能康复情况、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有12.1%的患者CDR评定分级为可疑或正常,而对照组仅有3.0%为可疑痴呆;干预组其MMSE,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更能促进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偏瘫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于第4、8周较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周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抑郁症施以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异常心理(抑郁、焦虑、恐惧、自卑等)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结论: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PSD)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6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降低,对照组影响不大。结论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影响,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家庭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研究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社区脑卒中患者 6 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30人 ,由社区护士实施 3个月的综合干预 ,干预结束时作心理状况调查。结果  6项不良心理状况中 ,除害怕感外其他 5项在干预 3个月时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能使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心理障碍减轻。  相似文献   

12.
张永红 《黑龙江医学》2014,38(2):189-191
目的 探讨在康复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对丧偶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9-12~2012-12间收治的72例丧偶老年脑卒中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外,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分别采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治疗前后及心理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NFA及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干预7~9周后,对照组FMA、NFA及BI 评分分别为(47.5±177;15.6)、(16.4±177;6.7)、(37.3±177;19.5)分,实验组分别为(59.3±177;19.7)、(11.3±177;5.6)、(53.2±177;2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丧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能提高其康复及预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樊林 《中国医学创新》2013,(32):139-140
目的:探究手法按摩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中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手法按摩等基本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手法按摩等康复期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32±3.54)分,而对照组为(45.27±6.79)分,而且经随访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为23.53%,而对照组为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风恢复期的患者来说,进行手法按摩并结合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提高恢复期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07-10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刚 《中国病案》2014,(1):65-6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例数、治疗前后偏瘫功能情况、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发生抑郁症4例、焦虑症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6例、22例,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部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部分功能等级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展心理治疗,引导患者改变创伤后应激障碍心境,面对残疾的现实,建立良好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有效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新发病例进行随访研究,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描述、LIFE-TABLE法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存活患者中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9.1%,因复发死亡32例.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本人信心、工作学习应激事件、不幸生活事件、亲友关心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对于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吞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t=2.881,4.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u=2.594),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常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大显著性p〈0.01(x^2=13.125)。结论 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对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言语治疗组和言语心理组,疗程30d,治疗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和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BDAE)进行言语功能的评估,采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评分评估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失语商(AQ)值均较前明显增加,言语心理组AQ值(74.50±10.52)较言语治疗组AQ值(64.13±10.77)增加更为显著(P<0.005);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治疗前后抑郁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均有所减轻,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能显著改善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实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