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研究认为,铁蛋白是机体在铁减少期明显下降的唯一可测性指标,在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铁蛋白也是一项主要指标。用血清铁蛋白估计小儿的铁储备较为实用,结合其它指标诊断缺铁则更可靠。此外,在炎症、多种癌肿等疾病的诊断上,血清铁蛋白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对本市城北143例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以便了解小儿血清铁蛋自正常值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妊娠与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张凤华吕秀萍任春娥李振荣(潍坊医学院附院妇产科潍坊261031)铁蛋白是机体贮存铁的主要成分,存在于肝、脾及骨髓等组织中,血清铁蛋白(SF)是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有效指标,有助于诊断隐性缺铁性贫血,是检测缺铁或铁负荷过度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血清铁蛋白(SF)作为测定和判断缺铁性贫血的依据,检测114例贫血患者,检出铁缺乏症39例(34.2%)。其中缺铁性贫血24例,铁缺少期14例,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1例。各项贫血指标诊断符合率,血清铁(SI)85%,运铁蛋白饱和度(TS)80%,ST、TS 在缺铁组与非缺铁组间有非常明显差异(P<0.001),两项指标对缺铁诊断有较高特异性。而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在非缺铁组也有相当高的符合率,特异性差。39例  相似文献   

4.
自1972年Addison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以来,血清铁蛋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在一定条件下血清铁蛋白与机体铁储存之间呈平行关系。血清铁蛋白含量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情况,是了解机体铁状态的最重要的指标。机体缺铁可使血清铁蛋白减低。为了解蒙古族健康牧民的机体铁储存,我们对乌拉特草原150例健康牧民进行了血清铁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诊断要点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血清铁降低在50微克%以下,总铁结合力增高可达350~500微克%;骨髓涂片铁染色示储存铁及铁粒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有条件者可测定血清铁蛋白,后者能更敏感地反映铁储备。缺铁性贫血对铁剂治疗反应良好。一般情况下诊断及治疗不存在问题。但有时也会发生诊疗错误,举例如下: 一、隐匿型缺铁状态及早期缺铁性贫血易被忽视邓××,女,30岁,机关干部。一年前顺产一婴,分  相似文献   

6.
血清铁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附317例正常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铁蛋白(ferritin)能反映体内贮备铁总量,是检测机体铁营养状态,缺铁及铁负荷过度的有效指标;有助于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正常情况下血清中仅有微量铁蛋白,不能用一般生化方法测定。1972年Addison等建立铁蛋白的免疫放射分析法,1974年Nijtsu等又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后发现某些恶性疾患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铁蛋白受体(STRF)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4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同时设缺铁性贫血(I D A)组35例,慢性病贫血伴缺铁(A C D I D)组30例,慢性贫血组(A C D)36例,恶性肿瘤组32例,分别检测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慢性贫血伴缺铁组的STFR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 STFR可以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清铁、铁蛋白和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清铁、铁蛋白和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普鲁兰反应法分别对65例缺铁性贫血组、158倒非缺铁性贫血组和38倒健康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检测.③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少,与非缺铁性贫血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非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琦增高,与缺铁性贫血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的多少能灵敏的反应机体对铁的贮存和利用水平,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铁蛋白在铁的储存和调节机体铁代谢中起主要作用。测定血清铁蛋白(SF)含量对缺铁性贫血等多种血液病具有诊断价值,在溶血、感染、肝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疾病时也有不同程度增高。本文就放免分析法测定肝病患者SF 和AFP 含量,探讨其对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清铁蛋白(SF)是机体内铁的一种贮存形式,测定它的含量可反映体内贮铁总量,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其价值较血清铁为优。为了了解福州市小儿体内贮铁情况,作者对414例小儿进行了血清铁蛋白的放射免疫法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1972年Addison等发现血浆铁蛋白含量与体内铁贮备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之后,血浆铁蛋白的测定已被推广于科研及临床,作为体内铁贮量的检测指标。尤其对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及血色病等,均以血浆铁蛋白测定作为临床诊断,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铁蛋白(EF)、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Fep/Hb)为观察指标,调查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某工厂职工224人的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旨在了解我国经济状况较好地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和病因。同时也对红细胞内铁蛋白在诊断轻型缺铁性贫血中的敏感程度做一检测,并与已被公认的测定血清铁蛋白的方法比较,确定其在评价机体铁营养状况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积渐而成的慢性疾病。贫血属于“虚劳”范畴。吴翰香查考了一些医籍后,知道古代医学家对此不仅早已认识,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所用的术语也有很大的变化。血清铁蛋白测定不仅成为检测体内缺铁和铁负荷过量的一项有效指标,而且对研究中医营卫气血,虚劳等均有帮助。现就我院这几年血清铁蛋白测定的缺铁性贫血部分,以及与营卫气血的关系予以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能反映体内铁贮存量的真实情况,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诊断指标,并对观察与铁平衡有关的某些疾病的预后及复发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血清铁蛋白的含量除应用于血液系统断和随疾病的诊断外,还对某些肿瘤和肝疾病的诊访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然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0-1691
目的:检测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分析和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的测定水平,在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反映机体储存铁细胞摄取率与转铁蛋白受体数量呈正相关。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相似文献   

16.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机体铁的缺乏可分为三个阶段:贮存缺耗尽,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和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也是各类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发病率最高.全球约有6亿-7亿人类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 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是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f)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合并急性感染(iron deficiency with acute infection,IDAI)中的变化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IDAI组、单纯缺铁性贫血(IDA)组、IDAI组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TfR、Tf、铁蛋白(SF)水平。常规铁染色观察骨髓储存铁。结果IDAI组和IDA组患儿sTfR、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IDAI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上升至100g/L以上,但与对照组还有差距时(P〈0.05),sTfR、Tf值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sTfR、Tf对诊断缺铁性贫血特异强,测定结果不受感染因素干扰,是临床判断贫血合并感染儿童是否缺铁和监测疗效的可靠指标,临床应用价值优于SF和骨髓储存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联合血清铁、铁蛋白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186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抽取所选对象静脉血进行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的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水平低(P0.05)。轻度缺铁性贫血组的前白蛋白、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低(P0.05),但血清铁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缺铁性贫血组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低(P0.05),轻、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组之间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前白蛋白联合血清铁、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以及贫血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莉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5):412-413
慢性病性贫血(AC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IDA)。ACD的特征是铁代谢障碍,患者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常,铁蛋白增加,常伴有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且其中有些患者可能合并有缺铁,这类患者常被误诊为“非典型缺铁性贫血”。若能熟悉ACD及血液指标特点,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在诊断上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策略解放军总医院(100853)汪月增缺铁性贫血(IDA)在开始治疗前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确定诊断,诊断缺铁的指标有血清铁蛋白(SF)<12~20μg/L红细胞内游高原卟啉(FEP)>100μg/dlRBC,血清铁降低,运铁蛋白饱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