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yme病的诊断     
Lyme 病的病因为布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lia burgdorferi,BB),通过丹敏硬蜱(ixo-des dammini)叮咬而传播。大多数病人生活在或到过流行区,大约1/3的病人有近期的蜱咬史,这点可高度提示本病的诊断。临床医生对 Lyme 病典型的早期体征和症状,特别是慢性游走性红斑,应该立即警觉到本病。已有可能用实验室检查来证实 Lyme 病的诊断,血清学试验是备选的诊断方法。大多数实验室使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试验。它们的缺点是缺乏特异性,对梅毒、密螺旋体感染或胶原性疾病也可呈阳性。IgM 试验特别易于发生假阳性结果。在确认 BB 血  相似文献   

2.
Lyme病近展     
Lyme病是流行于美国小城市Lyme的一种疾病,皮肤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以后可有神经系统损害(脑膜脑炎),心脏损害(传导障碍)和一过性、复发性、少发性关节炎,预后良好。本病已确知由蜱传播,最近才知其病原体为一种螺旋体。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Lyme病     
Lyme病是由壁虱带有的Burlgdorferi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它以特有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皮损为特征,可伴风湿性心脏和神经系统表现.本文复习并报告了19例妊娠时期的Lyme病.病例诊断条件有:(1)妊娠期间有ECM者;或(2)如妊娠期无ECM史,但有神经、心脏或关节受累史,及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IFA)抗Burgdorferi螺旋体抗体滴度增高达1∶256或更高;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增高至1∶200或更高;(3)如未做血清学试验,若妊娠期间发病时,三个系统中(神经、心脏或关节)有2个出现症状者.在19例Lyme病孕妇中除2例外均有ECM.17例ECM中,12例单有ECM或ECM伴发热和肌痛,4例ECM伴  相似文献   

4.
950943 应用VIDAS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抗伯氏包柔螺旋体抗体/关淑珍…//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6),-368~371 莱姆病是最近十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蜱媒传染性流行病。Lyme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荧光免疫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和电镜来检查一例慢性游走性红斑(即Lyme病)的皮损.患者大腿侧面有一紫色坚实丘疹,直径1.5cm,周围有边界不规则的红斑,直径10cm,压之退色,无叮咬的历史,无全身症状.活检后,立即用青霉素治疗.光镜:皮损中央部在浅表和深部血管周围和间  相似文献   

6.
Lyme病是由蜱咬所致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典型病例多发生在夏季,具有特征性的皮损——慢性游走性红斑(ECM),并可伴流感样或脑膜炎样症状,以后且可陆续发生神经系统病变、心脏异常、关节炎等。过去,诊断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特別强调ECM是本病唯一的临床标记。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因及时的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可预防以后各种病变的发生。自1982年发现Lyme螺旋体后,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皮肤结核误诊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皮肤结核的误诊原因,探讨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9例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结节病5例,孢子丝菌病4例,着色芽生菌病3例,湿疹2例,血管瘤2例,汗管瘤1例,结节性红斑1例。误诊率52.8%。结论:皮肤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查均能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范围发生皮肤诺卡菌病2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报道国内首见群体发生的皮肤诺卡菌病23例。方法 详细检查了23例患者的皮疹表现,对6例患者的标本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同时对可能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 发现全部患者同住一个自然村,发病均与臀部肌内注射有关,每例患者均于肌内注射治疗后2-10个月内出现臀部(肌肉注射部位)结节,脓肿,部分皮损破溃成溃疡及窦道,病原学检查证实为星形奴卡菌。结论 23例皮肤奴卡菌病的发生均与肌内注射有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了2例Lyme病,与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相似.例1为6岁男孩,因两周来左膝"轻度外伤"后疼痛和肿胀逐渐加重而入院.入院前几天矫形外科医师曾为其作关节腔穿刺,抽出无菌液体,化验:白  相似文献   

10.
导致Lyme病的疏螺旋体亦与其它皮肤病有关.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及皮肤良性淋巴结病亦是疏螺旋体感染所致.最近有证据表明,Parry-Romberg进行性单侧面萎缩、皮肤良性淋巴细胞浸润、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硬斑病及Shulman综合征与疏螺旋体有关.本文复习与博氏疏螺旋体有关疾病的各种表现及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莱姆(Lyme)病是Steere于1975年首次描述的一种综合征.早期临床症状为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经数周至数月后,一些患者可发生神经或心脏损害,以后许多患者发生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患女,25岁。面、颈部及脐周红斑丘疹近二十年。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基底细胞层上方可见棘突松解现象,并有“圆体”、“谷粒”细胞,结合临床诊断为毛囊角化病。  相似文献   

13.
报告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除系统累及表现外,皮损为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组织液、血液及脑脊液检查找到隐球菌,皮损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孢子。提示当发热性疾病伴传染性软疣样皮损时,应警惕隐球菌感染。避免误诊和延误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对可疑病例做真菌检查。  相似文献   

14.
性传播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其中核酸扩增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的诊断和疗效评定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了HIV-抗体,以唾液为标本,具有与血清标本同样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4例子宫腺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检查方式分为单纯经腹超声检查组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比较两组疾病检出率和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符合率以确定两种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中经腹部超声检查组82例患者中确诊55例,占比67.07%,漏诊27例,占比32.93%;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102例患者中确诊89例,占87.25,漏诊13例,占12.75%,组间疾病诊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测得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为(1.14±0.83),动脉搏动指数为(0.74±0.17),血流量为(106.84±16.73)m L/min;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测得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为(2.84±0.81),动脉搏动指数为(1.23±.11),血流量为(73.25±16.33)m L/min,三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P0.05)。结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高,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对80年代因Lyme病皮肤表现而在某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血清学研究,以比较经充分治疗与不充分治疗者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及血清学状态。患者中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CM)63例,皮肤淋巴细胞瘤(LC)13例,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ACA)6例。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阴道菌群动态观察,探讨其间关系。方法 对309例患者行阴道分泌物涂片直接镜检、革兰氏染色及宫颈粘液镜检,进行线索细胞、细菌定性计数和支原体检查。结果 线索细胞阳性率为55.0%(170/309),支原体为83.6%(204/244);线索细胞阳性者;乳酸杆菌阴性率为71.8(122/17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94.1(160/170)。结论 以线索细胞为诊断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依据,阴道常在乳酸杆菌显著减少为辅助指标,白细胞明显不增多,上皮细胞减少,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0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特征是持续发热、黏膜皮肤受累、颈部淋巴结大、手足硬肿。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主要发现心电图异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胸部X线片影像图异常、C反应蛋白阳性、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增高等。治疗采用阿司匹林50~80mg/kg·d,87例患儿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川崎病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皮病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合并症和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对57例红皮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皮病病因仍以继发于其它皮肤病者为主,其中以银屑病最多见。57例患者中:12例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型;伴随症状以搔痒(57例)、发热(31例)、掌跖角化(27例)最多见;实验室检查异常中以白细胞计数升高(26例)、蛋白尿(20例)、低蛋白血症(19例)和电解质紊乱(17例)最多见;治疗上,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疗效与甘草制剂组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起效快,疗程短,而并发症亦较高。结论: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其病因和病情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Crohn病。患者女性,35岁,已婚农民,反复关节疼痛、全身乏力,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腹胀、腹泻水样便伴不规则发热4月;肠镜检查及结肠粘膜组织病理活检:粘膜见炎性坏死及渗出物和炎性肉芽肿组织。提示:Crohn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