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中维生素B_(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孕妇69例,分娩后依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百分位数间关系分为胎儿生长受限(FGR)组(24例)、适于胎龄儿(AGA)组(25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0例)。分别抽取孕妇静脉血及分娩后脐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后检测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及Hcy水平,并统计对比3组新生儿生长参数[体质量指数(BMI)、胎盘质量、腹围、头围、身长、出生体质量],分析新生儿脐血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Hcy水平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生长参数:3组新生儿BMI、胎盘质量、腹围、头围、身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FGR组BMI、胎盘质量、腹围、头围、身长、出生体质量均小于AGA组与L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脐血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Hcy水平:3组新生儿脐血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FGR组血清Hcy水平高于AGA组与LGA组,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低于AGA组与LGA组(P0.05)。脐血血清指标水平与生长参数相关性:新生儿脐血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与新生儿生长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Hcy水平与新生儿BMI、胎盘质量、腹围、头围、身长、出生体质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生长发育受限胎儿生长参数及脐血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Hcy水平均与正常胎儿存在明显差异,妊娠期缺乏维生素B_(12)及叶酸可能会引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可能与血清Hcy水平增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血及脐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同时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医院分娩90例足月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新生儿体质量分为大于胎龄儿(L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检测母血、脐血中RBP4水平,同时检测胰岛素水平,记录孕周、体质指数(BMI)、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结果 LGA组脐血中RBP4、胰岛素水平均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孕妇BMI、脐血RBP4、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R=0. 646,R~2=0. 417,P=0. 015)。结论脐带血中RBP4水平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瘦素(leptin)、皮质醇(cortisol)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以及瘦素和皮质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调节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例FGR组及25例适于胎龄儿组(AGA组)产妇血清及脐血中瘦素及皮质醇的水平,分析它们与新生儿出生体重(BW)、胎盘重量的关系以及这两者间的关系。结果:两组产妇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脐血瘦素水平,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胎盘重量无相关性;两组间脐血瘦素水平比较,FGR组明显低于AGA组,差异有极显著性,并与BW和胎盘重量间均呈正相关。母血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脐血皮质醇的水平,差异显著,与BW、胎盘重量呈负相关;FGR组脐血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AGA组,两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与BW和胎盘重量均呈负相关。脐血瘦素、皮质醇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脐血瘦素和皮质醇与胎儿的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可预测胎儿体重,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脐血瘦素和皮质醇在调节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胰岛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IGF-I、IGF-II和胰岛素水平,根据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大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估测胎儿生长发育状态。结果:LGA组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AGA组(12.03±1.22vs7.11±1.00,70.21±3.23vs43.48±0.96,4.03±1.12vs3.19±0.92),SGA组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AGA组(2.66±1.03vs 7.11±1.00,22.13±5.98vs43.48±0.96,2.34±3.63vs3.19±0.92);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LGA和AGA组脐血IGF-I和胰岛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LGA和A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与IGF-I和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存在相关性,提示瘦素、IGF-I和胰岛素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母血和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单胎妊娠的FGR产妇42例(FGR组),正常产妇40例(对照组),收集产妇临产前静脉血以及娩出后、胎盘娩出前胎盘静脉血,检测母血和脐血血清瘦素、IGF-1、血脂水平,并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等指标。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脐血瘦素水平(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脐血瘦素、IGF-1、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母血(P0. 05)。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0. 05)。母血与脐血IGF-1、TG、TC水平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P0. 05)。母血瘦素与脐血IGF-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母血IGF-1、TG、TC与脐血瘦素、IGF-1、TG、TC等均呈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脐血瘦素、IGF-1、血脂水平的降低均与胎儿生长受限有关,且这一过程与母血IGF-1、血脂水平的降低有关,瘦素、IGF-1、血脂水平的相互影响可能共同参与调控胎儿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瘦素和金属元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足月并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102例,根据出生体重分为SGA、AGA、LGA 3个组,分别检测脐血瘦素、镁、钙、铁、锌,进而分析瘦素和各微量元素与不同体重组新生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GA组新生儿脐血瘦素含量及金属元素钙、铁、锌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含量LGA组最低,但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瘦素水平与不同体重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均呈正相关性,瘦素水平可以反映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脐血中金属元素锌、钙、铁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影响,与不同体重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呈正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脐血微量元素锌、钙、铁水平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判定。脐血金属元素镁水平与不同体重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方法选择大于胎龄儿(OGA)、适于胎龄儿(GA)和小于胎龄儿(YGA)各30人,检测脐血、母血和羊水ASP水平,分析脐血ASP与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血脂、胰岛素、瘦素和脂联素等的相关性。结果 OGA、GA、YGA的脐血ASP水平分别为(40.6±1.38),(36.7±1.76),(33.8±1.73)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341,P0.001);3组新生儿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086,P0.05);脐血AS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体质指数(BM 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瘦素、脐血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653,P0.001),与脐血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785,P0.001),与母血和羊水ASP水平、胎盘重量无关(r=0.064,1.173,-0.236,P0.05)。结论促酰化蛋白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调节,脐血ASP水平可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母体静脉血及胎儿脐血血管生成素-2(angiogenin-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5例FGR患儿的临床资料,另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50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母体静脉血及胎儿脐血中Ang-2、HIF-1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生长发育相关指标、母血及胎儿脐血中Ang-2、HIF-1α水平与FGR的关系。结果 FGR组母血与脐血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FGR组母血与脐血HI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R与母血Ang-2及脐血Ang-2水平、新生儿体质量、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成负相关(P<0.05),与母血HIF-1α水平、脐血HIF-1α水平及孕妇血清2-ME水平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 FGR的患儿母血及脐血Ang-2水平降低、HIF-1α水平上升,FGR与新生儿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脐血瘦素(LEP)、血清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LEP、PA、Ig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包钢三院分娩的胎龄为37~42周发育正常的新生儿88例,根据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组(LGA组)、适于胎龄儿组(AGA组)、小于胎龄儿组(SGA组)。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标本,并将标本离心,提取上层血清,于-20℃冰箱保存。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LEP的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IgG的含量。SPSS11.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处理。[结果]LGA、AGA、SGA3组之间身长、体重、PI指数、胎盘重量均有统计学差异;3组新生儿脐血中LEP、PA、IgG均有统计学差异,脐血中LEP、PA、IgG与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PI、胎盘重量4个生长参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3组新生儿脐血中PA与IgG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出生时身长、体重、PI指数、胎盘重量等生长参数均可评价胎儿宫内生长发育。LEP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评价胎儿发育的一个参考指标。胎盘组织和胎儿均是LEP的来源。IgG可以从免疫功能和抗御疾病能力方面评价新生儿宫内发育状况。PA是敏感的评价新生儿营养水平的蛋白质-能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脐血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胎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7月选择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出生的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检测脐血、母血和羊水betatrophin水平,分析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糖脂代谢指标、瘦素和脂联素等的相关性。结果 LGA、AGA、SGA的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分别为(1 009.210±98.761)、(929.487±80.949)、(910.590±105.5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86,P<0.001);三组新生儿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脐血betatrophin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重量指数(PI)、胎龄,脐血瘦素、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537、0.502、0.250、0.422、0.832,P<0.05),与脐血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257、P<0.05),与母血和羊水betatrophin水平,孕前和分娩时体重量、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指数增加量(ΔBMI),胎盘重量,脐血和产妇血糖(PG)、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betatrophin是新生儿出生体重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Betatrophin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调节,脐血betatrophin水平可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联素水平与大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选取大于胎龄儿(LGA)和适于胎龄儿(AGA)各3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大于胎龄儿脐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适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胎龄儿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MI、胎盘重量、脐血甘油三酯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48,-0.785,-0.835,P〈0.001)。大于胎龄儿男婴和女婴脐血浆脂联素、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大于胎龄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清及脐血瘦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产前及产后和胎儿脐血的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与FG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FGR患者和40例正常妊娠妇女产前及产后1周血清和胎儿脐血的瘦素水平以及30例健康未孕妇女瘦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FGR组产前瘦素水平为(23.23±6.75)μg/L,正常妊娠组产前瘦素水平(24.58±5.69)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均无相关性(r=0.237、r=0.199,P均>0.05);两组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均无相关性(r=0.157、r=0.196,P均>0.05)。②FGR组产后瘦素水平为(7.73±2.96)μg/L,与正常妊娠组产后瘦素水平(7.92±2.54)μ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别与健康未孕组瘦素水平(7.44±2.48)μg/L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FGR组脐血瘦素水平为(5.84±2.68)μg/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脐血瘦素水平(9.37±3.51)μ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均呈正相关(r=0.412、r=0.392,P均<0.05)。结论:检测母体血清瘦素水平不能作为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指标,且母体血清瘦素水平与FGR的发生无关;脐血瘦素水平下降可能与FGR的发生有关,且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46例,其中分娩FGR新生儿者23例(FGR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者23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母血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的水平。对2组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部位及水平。结果:FGR组孕妇血清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所有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FGR组胎盘绒毛发育欠佳,绒毛血管扩张不良;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母儿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之间均无相关性。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分别与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和0.782。结论: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可通过检测母血抑制素A、激活素A来间接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或胎盘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月孕妇和新生儿脐静脉血中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特点及其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和31例正常足月孕妇(妊娠组)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新生儿组)的血清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足月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最低(11.10±5.72)g/ml;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为(30.71±12.77)g/ml,妊娠组高于对照组妇女(16.52±6.87)g/ml;妊娠组脂联素水平与FINS、HOMA—IR呈负相关(r=-0.411、-0.393,P〈0.05);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相关(r=0.416,P〈0.05);母亲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脐血脂联素及出生体重无相关性。结论(1)新生儿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妊娠组;(2)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其出生体重正相关,表明新生儿脂联素可能与胎儿宫内发育有关;(3)足月孕妇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脂联素水平、出生体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变化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及营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新生儿科住院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适于胎龄儿(AGA)52例,小于胎龄儿(SAG)30例,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8、15、21、28天的血清IGF-Ⅰ水平,同时监测体重及摄入的能量。结果:AGA组从出生后至第28天血清IGF-Ⅰ浓度均高于SAG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GF-Ⅰ浓度与出生后第8、15、21、28天摄入的能量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Ⅰ浓度随着患儿的日龄而上升,与日龄及体重增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Ⅰ水平浓度受到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摄入能量、体重、日龄的影响,是生长调节激素。IGF-Ⅰ水平可作为观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及营养指标,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SGA)和适于胎龄(AGA)两种类型足月新生儿脐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孕期维生素D补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637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分娩后收集新生儿脐带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脐血的25(OH)D水平,并分析脐血25(OH)D水平的在SGA和AGA组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AGA和SGA组之间25(OH)D水平分别为(31.58±12.72)ng/mL和(25.00±11.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001)。在控制了产妇年龄和BMI,以及新生儿胎龄、性别和分娩季节等潜在混杂因素之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脐血25(OH)D<20ng/mL组相比,20~32ng/mL组和≥32ng/mL组SGA发生的风险分别降低了83%(OR=0.17,95CI=0.07~0.41)和90%(OR=0.10,95%CI=0.04~0.28)。结论 SGA的发生与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缺乏或不足密切相关,SGA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从而改善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血中的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的变化,找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以期待为临床找到一种反映SGA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对24例SGA和28例AGA血中EPO浓度进行定量检测,末梢血涂片经瑞氏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中含有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100WBC),并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计算出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NRBC)。同时检测动脉血pH、BE和HCO3-等指标。生后3~5天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情况。结果:①SGA组和AGA组的体重分别是(1 463.83±273.73)g和(1 925.8±309.91)g;EPO值分别是(109.4±51.36)m IU/m l和(13.99±6.54)m IU/m l。NRBC/100WBC数分别是(56.67±24.75)个和(8.57±4.28)个;NRBC数分别是(5.627±3.14)×109/L和(0.98±0.506)×109/L;RBC数分别是(4.486±0.446)×1012/L和(4.61±0.333)×1012/L;pH值分别是(7.297±0.116 3)和(7.36±0.052 5);BE值分别是(-4.616±5.048)mmol/L和(-1.82±2.047)mmol/L;HCO3-值分别是(22.81±5.246)mmo/L和(24.725±2.38)mmol/L。其中体重、EPO、NRBC/100 WBC、NRBC、pH、B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RBC、HCO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经过相关性分析,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70(P<0.05);AGA组的体重与EPO无相关性,r值为0.128(P>0.05)。③EPO分别和NRBC/100WBC、NRBC呈正相关,r值分别是0.642(P<0.05)和0.595(P<0.05);EPO分别和BE、HCO3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434(P<0.05)和-0.487(P<0.05)。④SGA组根据预后两组颅内出血7名,包括死亡2名,缺氧缺血性脑病3名。头部CT正常的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率的比较,P<0.05,差异显著,说明EPO、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升高的SGA预后较差。结论:①血中的EPO、NRBC/100WBC、NRBC、BE、pH在SGA组均明显高于AGA组,而RBC数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③血中EPO分别与NRBC/100WBC,NRBC呈显著正相关,与BE、HCO3-呈负相关。④EPO、NRBC是反映小于胎龄儿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IGF—Ⅰ和脂联素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47例,宫内生长迟缓(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适于胎龄儿(AGA)组31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新生儿脐血瘦素、IGF—Ⅰ及脂联素进行检测分析;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足长及胎盘重量,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1)宫内生长迟缓组脐血瘦素、IGF-Ⅰ及脂联素水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盘重量、BMI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5)。(3)脐血瘦素及IGF-Ⅰ水平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足长、BMI及胎盘重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脐血瘦素、IGF—Ⅰ及脂联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脐血瘦素素、IGF—Ⅰ或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