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云峰  陶楠  范炜 《建筑师》2013,(6):84-91
在梳理及归纳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方园林史的研究进行探讨。主要对近年来大量西方学者所采用的“形式分析”园林史研究做了综述。探讨其研究概念、方法及类型。把其归纳成两类研究方法论——时间形态论和图解研究。分别综述其研究成果。分析各类研究方法论产生的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及其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2.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框架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新一轮课程体系调整背景下探讨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以"例释"为特色构建"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级目标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时空认知,形成对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性的完整认识,探索园林历史学习对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意义,理解和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知"与"行"的结合,"识"与"智"的共进。  相似文献   

3.
姚雪琦  韩孟媛  赵晶 《园林》2023,(5):63-67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由于其具有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针对“西方园林史”课程教学中有关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等方面的思维盲点,在课程改革中引入VR和AR技术,引入三维模型重构+VR+AR立体化信息资源,并开展相关数字化、信息化及未来新技术耦合发展的实践。教学实践成果表明:VR技术和AR技术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时空式等多重学习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空间、时间尺度上对西方园林的认知,进而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文章阐述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创意思维课程难以实现的思维训练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以通俗、有趣、有效的案例表现,使得这一课程科学化、具体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
现阶段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设计师片面地认为视觉传达设计仅仅是对设计技法的运用。基于此,设计师应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充分运用视觉思维活跃自己的设计思路。因此,新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应该重视视觉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张雍 《江西建材》2015,(1):213-214
全世界各地各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园活动,但是,又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就显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这当中有两种风格最具典型性,一个是中国园林,另外一个就是西方园林。这两个典型的园林当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辉的灿烂的艺术成就,它们的这种成就,对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通过本学期在景观园林史中的学习,我对法国园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就对较为感兴趣的西方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西方世界对中国园林的认知在近代发生了嬗变,相关专著也陆续问世.从喜龙仁的《中国园林》切入,再现其对中国园林的考察历程,梳理其认知来源,分析其研究方法与视角,还原其所呈现的中国园林形象,进而总结出近代西方学者的研究存在认知来源受限、研究成果分散以及开始回归“中国园林”本体的特点,并指出局限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述了传统意大利园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由帕拉第奥提出的威尼托庄园这一模式,即以建筑为核心辐射至周边土地,涵盖从居住、生产、游憩的整体系统。通过三个案例——皮萨尼庄园、巴尔巴里戈庄园以及里扎尔迪庄园描绘威尼托庄园的田园之美。这一模式的演变,为意大利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和更新奠定了基础和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城市视觉导向设计的定义出发,结合公共地铁标识系统定义,探讨了地铁环境标识的设计要素,并结合长沙城市地铁实践情况,对其视觉导向系统开发了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旨在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宫聪 《高等建筑教育》2022,31(3):134-141
设计分析性思维的培养对自主学习与批判思考建筑学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教学与政策因素导向基础上研究分析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首先概述了设计分析教学的重要历史节点,继而介绍了重庆大学建筑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并对三份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环境、功能、形体、空间、建构、图解等建筑分析体系可以辅助学生加深对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解,探究作品背后的成因,拓展建筑分析的基础认知,培养分析思维与批判意识。最后从丰富授课形式、加强分析课与设计课的联系、建立案例数据库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以期为当下的建筑分析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of garden history derives from roots planted firmly in art history. As it has matured as a subject it has gradually begun to look more broadly at what constitutes an historic landscape and make links with other disciplines of landscape study.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parks and gardens in the metropolitan county of Tyne and Wear. It argues that to understand the garden history of this area, traditionally unfashionable and essentially industrial, a restricted art historical approach is inadequate. An understanding of a complex web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is required. Issues which emerged in the research are explored through a series of themes based on site types.  相似文献   

13.
屋顶花园的发展与造景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山西建筑》2009,35(17):345-347
从研读屋顶花园的历史渊源出发,探寻屋顶花园的特点演变历程,挖掘屋顶花园在当代存在的意义,通过实地观察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并总结屋顶花园植物配置的特点,以期作为今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加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已成为全国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担负着传递正确史学观与哲学观的重要使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文章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通过课堂上下“双向联动”,推进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的认识过程,从而实现“明历史发展之理,增园林艺术之信,崇爱国爱民之德,力专业报国之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其中,课堂主要举措包括:宏观架构,纵横兼顾;以点带面,详略突出;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课后主要举措包括:任务驱动,学生主导;必做选做,注重差异;过程评价,激励竞争。该教学改革探索促进了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全面实现,为中国园林史和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园林专业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的特点和作用,指出了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整合性思维的必要性。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整合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从理论知识教学、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学方式等3个方面阐述了结合整合性思维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园林,不同时期的园林也可上升为符号记录人类探索世界的烙印。通过对"回溯、整合、嬗变"3个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名园与名园背后的造园名家联系起来研究,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探讨园林所在的"情境",提出园林演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原因,即园林形式的演变追寻文化的发展。园林史是一部藏在风景中可触摸的人类发展史,研究这种规律有助于我们"继承发展、与古为新"。  相似文献   

18.
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讲都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文章以讲授土层的应力历史为例,对土力学面向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教师在授课时可围绕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理解知识点。在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进一步就该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层面深入思考,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研究概况,以及与知识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前沿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点,又能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启蒙,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decipher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o English speaking scholars and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topics of therapeutic landscapes and healing gardens. Three parts of cont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paper. Firstly, four schools of theories explaining how and why nature can heal,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terminology used. In the second part, 71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with 19 significant studies analyzed in details, including focus area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major findings. In the final part, Chinese studies are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the theor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Ageing has received broad attention worldwide. Gardens for the elderly have also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they have been revealed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elderly’s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existing design guidelines for such garden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patial organisation on use patterns needs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one garden at a care facility for the elderly was studied through total site factor measurement, resident and staff interviews, along with observations. A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topographic level changes are found to be more influential than distance and shade. Enclosure of space is also influential on the pattern of use, but needs to be applied carefully for safety concerns. Management is also found to be a flexible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modify spatial organisation and further alter use patterns in the gar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