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组织病理学图像是鉴别乳腺癌的黄金标准,所以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的自动、精确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了提高乳腺组织病理图像的分类准确率,从而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空间和通道特征的高精度乳腺癌分类方法。该方法使用颜色归一化来处理病理图像并使用数据增强扩充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DenseNet和压缩和激励网络(SENet)融合病理图像的空间特征信息和通道特征信息,并根据压缩-激励(SE)模块的插入位置和数量,设计了三种不同的BCSCNet模型,分别为BCSCNetⅠ、BCSCNetⅡ、BCSCNetⅢ。在乳腺癌癌组织病理图像数据集(BreaKHis)上展开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先是验证了对图像进行颜色归一化和数据增强能提高乳腺的分类准确率,然后发现所设计的三种乳腺癌分类模型中精度最高为BCSCNetⅢ。实验结果表明,BCSCNetⅢ的二分类准确率在99.05%~99.89%,比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分类网络(BHCNet)提升了0.42个百分点;其多分类的准确率在93.06%~95.72%,比BHCNet提升了2.41个百分点。证明了BCSCNet能准确地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分类,同时也为计算机辅助乳腺癌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软件工程师》2022,(1):6-9
为了提高乳腺癌病理图像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对乳腺癌病理图像的诊断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地对乳腺癌病理图像自动进行良恶性诊断。乳腺癌病理图像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利用VGG16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病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数据增强的方法扩充数据集,使用迁移学习,将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权重作为该网络的初始化参数,该模型在乳腺癌数据集Breakhis上得到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而在经过解冻部分训练层、调整学习率等优化操作之后,分类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99%。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在乳腺癌良恶性诊断准确率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和青芳  王慧  程光 《计算机科学》2021,48(z1):67-73,84
针对乳腺癌病理组织图像数据普遍存在数据集规模小、良性和恶性样本数量分布不均衡、自动识别精度低的现状,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小卷积核堆叠、增深降维等技术,结合文中提出的"SoftMax+WF"设计具备合理深度和宽度、适应小数据集、轻型的病理组织图像分类模型.在图像旋转、扭曲等传统增强数据方法基础上,采用随机不重复裁切法均衡良、恶性样本数量并扩充数据集.针对训练集中难以聚类的样本,提出"弱特征"概念、"弱特征"样本提取算法和自适应调整、二次训练算法改进模型训练.在参数设置和运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进行8组比对实验,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可达97%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文中设计的模型性能稳定,对小数据集和不均衡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乳腺X线摄影技术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结果很大程度上受放射科医师临床诊断经验的限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乳腺钼靶图像自动分类的研究可以为放射科医师临床诊断提供意见,然而乳腺癌肿块边缘模糊且良恶性肿块特征差异较小,分类任务面临重重挑战;为了提高乳腺钼靶图像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Xception模型的改进优化算法,改进模型中的残差连接模块,并嵌入Squeeze-and-excitation(SE)注意力机制对模型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Xception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算法进行乳腺钼靶图像特征提取,并优化全连接层网络进行图像分类,使用公开的乳腺癌图像数据库CBIS-DDSM进行实验,将乳腺钼靶图像自动分为良性和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分类效果,准确率和AUC分别达到了97.46%和99.12%。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度模型迁移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旺  郜翔 《计算机应用》2018,38(8):2198-2204
针对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中存在模型复杂度较高、难以利用较深模型等问题,提出深度模型迁移(DMT)分类方法。首先,在粗粒度图像数据集上进行深度模型预训练;然后,使用细粒度图像数据集对预训练模型logits层进行不确切监督学习,使其特征分布向新数据集特征分布方向迁移;最后,将迁移模型导出,在对应的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STANFORD DOGS、CUB-200-2011、OXFORD FLOWER-102细粒度图像数据集上,DMT分类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72.23%、73.33%和96.27%,验证了深度模型迁移方法在细粒度图像分类领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病理学检查是明确乳腺癌诊断及肿瘤类型的金标准。深度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乳腺病理全切片的诊断工作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现有大多数工作只是将全切片切割成小图像块,对每个图像块进行单独处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空间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空间相关性特征的乳腺组织病理全切片分类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病理图像块进行预测,并提取每个图像块有代表性的深层特征,然后利用特征融合将图像块及其周围图像的特征进行聚合,以形成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块描述符,最后将全切片图像中最可疑的块描述符传递给循环神经网络,以预测最终的全切片级别的分类。结果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过详细标注的乳腺病理全切片数据集,并在此数据集上进行良性/恶性二分类实验。在自建的数据集中与3种全切片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达到96.3%,比未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方法高出了1.9%,与基于热力图特征和基于空间性和随机森林的方法相比,分类精度分别高出8.8%和1.3%。结论 本文提出的乳腺组织病理全切片识别方法将空间相关性特征融合和RNN分类集成到一个统一模型,有助于提高图像识别准确率,为病理图像诊断工作提供了高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车型识别在智能交通、智慧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而车型识别中,带标签车型数据的数量是影响车型识别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增强数据"为核心,结合PGGAN(progressive growing of GANs)和Attention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对抗网络生成数据再分类的网络模型AT-PGGAN(attention-progressive growing of GANs),采用模型生成带标签车型图像的数量,从而提高车型识别准确率。方法 该模型由生成网络和分类网络组成,利用生成网络对训练数据进行增强扩充,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标签重嵌入方法对生成网络进行优化使其生成图像细节更加完善,提出标签重标定的方法重新确定生成图像的标签数据,并对生成图像进行相应的筛选。使用扩充的图像加上原有数据集的图像作为输入训练分类网络。结果 本文模型能够很好地扩充已有的车辆图像,在公开数据集StanfordCars上,其识别准确率相比未使用AT-PGGAN模型进行数据扩充的分类网络均有1%以上的提升,在CompCars上与其他网络进行对比,本文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最高准确率达到96.6%,高于对比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车辆精细识别的准确率。结论 将生成对抗网络用于对数据的扩充增强,生成图像能够很好地模拟原图像数据,对原图像数据具有正则的作用,图像数据可以使图像的细粒度识别准确率获得一定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肺癌病理图像的自动分类,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引入一种新型卷积结构。以ResNeXt残差网络作为基础网络模型,使用新型卷积involution替代部分传统卷积层,解决传统卷积核的感受野小和通道之间信息比较冗余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在LC25000数据集的肺癌病理图像分类任务中,肺良性图像、肺腺癌图像和肺鳞状细胞癌图像准确率分别达到100.00%、99.47%、99.47%,整个数据集准确率达到99.47%,表明改进的网络模型可以提高对肺癌病理图像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针对乳腺癌病理图像分析提出新的方法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和可疑区域标记。由于深度神经网络,例如 VGG,GoogleNet,ResNet 等,均需要大量的标注样本才能完成训练,而医疗影像图像的标记成本很高,并不能为训练复杂的网络提供足够的训练数据。本论文借鉴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的思想,提出基于弱监督学习的病理图像可疑区域标记网络,首先利用少量有标记的病理图像数据来训练分类模型,即判断该图像是否是乳腺癌,然后通过融合该网络提取到的具有判别力的特征来对可疑区域进行标记。由本文提出的网络在已有的国外乳腺癌病理图像数据集上达到的平均准确率为 83.8%,比基于卷积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的分类方法在准确率上分别高 3 个百分点,说明该网络提取到的特征具有更好的判别力,不仅能够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率,还更有助于对病理图像的可疑区域进行标记。  相似文献   

10.
杨明羽  叶春明 《计算机工程》2021,47(12):278-284
针对现有美式手语(ASL)识别算法准确率低和模型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并基于贝叶斯优化的识别算法。利用Bi-2DPCA算法对原始图像做数据降维处理,提取行、列方向的特征图,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图进行训练分类,同时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自动调参。在24分类ASL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15%,训练时间相比传统CNN算法减少90.3%。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机器学习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图像诊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提高乳腺癌组织病理图像识别准确率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针对单一分类器和集成学习分类器模型观测域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训练的分类器模型;通过单一分类器相互影响扩大观测感知域来寻找损失最小的估计点,根据估计点来迭代优化超参数进而联合训练出拟合性能最好的分类器,这样既汲取不同分类器模型的可取之处来增强泛化能力,又加大了模型观测域在可以更快的得到全局最优的同时提升了识别准确率;实验表明,提出的联合训练的分类器能够提升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的分类性能,在不同放大倍数40×、100×、200×、400×下图像良恶性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67%、98.08%、99.01%、96.34%。  相似文献   

12.
Zhao  Chen  Shuai  Renjun  Ma  Li  Liu  Wenjia  Wu  Mengli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22,81(17):24265-24300

Cervical cell classifica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t early stages. However, there are fewer public cervical cancer smear cell datasets, the weights of each classes’ samples are unbalanced, the image quality is uneve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CNN tend to overfi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e propose a cervical cell image generation model based on taming transformers (CCG-taming transformers) to provide high-quality cervical cancer datasets with sufficient samples and balanced weights, we improve the encoder structure by introducing SE-block and MultiRes-block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cervical cancer cells images; we introduce Layer Normlization to standardize the data,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subsequent non-linear processing of the data by the ReLU activation function in feed forward; we also introduce SMOTE-Tomek Links to balance the source data set and the number of samples and weights of the images we use Tokens-to-Token Vision Transformers (T2T-ViT) combing transfer learning to classify the cervical cancer smear cell image dataset 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s using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performed on three public cervical cancer datasets,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 the liquid-based cytology Pap smear dataset (4-class), SIPAKMeD (5-class), and Herlev (7-class) are 98.79%, 99.58%, and 99.88%, respectively.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s we generated on these three data sets is very close to the source data set, the final averaged inception score (IS), Fréchet inception distance (FID), Recall and Precision are 3.75, 0.71, 0.32 and 0.65 respectively. Our method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cervical cancer smear cell classification, provides more cervical cell sample images for cervical cancer-related research, and assists gynecologists to judge and diagnose different type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and analyze cervical cancer cells at different stage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ransformer to the gene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ervical cancer cell images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3.
邱津怡  罗俊  李秀  贾伟  倪福川  冯慧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930-2936
葡萄品种质量检测需要识别多类别的葡萄,而葡萄图片中存在多种景深变化、多串等多种场景,单一预处理方法存在局限导致葡萄识别的效果不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大棚中采集的15个类别的自然场景葡萄图像,并建立相应图像数据集Vitis-15。针对葡萄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差异较大而不同类别的差异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葡萄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对Vitis-15数据集中的数据通过三种方法进行预处理:旋转图像的数据扩增方法、中心裁剪的多尺度图像方法以及前两种方法的数据融合方法;然后,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分类识别,迁移学习选取ImageNet上预训练的Inception V3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采用AlexNet、ResNet、Inception V3这三类模型;最后,提出适合Vitis-15的多尺度图像数据融合的分类模型MS-EAlexNet。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学习率和同样的测试集上,数据融合方法在MS-EAlexNet上的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9.92%,相较扩增和多尺度图像方法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并且所提方法在分类小样本数据集上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病理图像的自动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人工提取特征的分类算法,存在需要专业领域知识、耗时费力、提取高质量特征困难等问题。为此,采用一种改进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乳腺癌病理图像的自动分类;同时,利用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方法,有效避免了深度学习模型受样本量限制时易出现的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可达到91%,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15.
准确、高效的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日渐成为一种有效的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处理方法。分析了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四种相关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方法进行梳理,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现有模型的性能;最后对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依靠鲸鱼尾巴的形状及其独特的标记来识别鲸鱼的种类,但靠人眼识别和手工标注的过程非常繁琐。而且鲸鱼尾巴照片数据集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其中个别种类样本数量极少,甚至仅有一份;同时样本个体差异较小,并且包含未知类别,导致以图像分类的方式完成鲸鱼身份的自动标注存在困难。为解决度量学习在该任务下难以分类的问题,在孪生神经网络(SNN)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分配问题(LAP)算法进行难负样本挖掘训练过程从而动态地构筑训练批次。首先对训练样本提取图像特征向量,并计算特征向量的相似性度量;然后通过LAP为模型分配样本对,根据度量分数矩阵动态地构筑训练样本批次,针对性地训练困难样本对。在一个数据分布不平衡的鲸鱼尾巴图像数据集和CUB-200-2001数据集上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少数类学习和细粒度图像分类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In Brazil breast cancer is the foremost cause of fatality by cancer for women. Given that the causes are unidentified, it cannot be prevented. Mammography is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exams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and it is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by radiologists. Early detection is the key issue for breast cancer control and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system can help ra diologists in detection and diagnosing breast abnormalities. Hybrid neuro-fuzzy systems are suitable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tasks and therefore useful for medical diagnosis support through pattern identification in mammographic images.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dapta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that classifies the mammographic images calcification region of interest as benign or malign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tool for breast cancer image assessment. The ANFIS model, utilized in the mammogram region of interest’s classification phase, reached a maximum accuracy rate of 9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