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滔  顾栩 《锻压技术》2023,48(4):103-109
首次通过理论设计建立了在无补料液压胀形波纹管时,TRB管参数与S、V、U型波纹管参数的关系,并建立了TRB管液压胀形S型、V型、U型波纹管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无补料液压胀形技术的可行性。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S型波纹管的最大壁厚差为设计壁厚的8%,壁厚差大部分为设计壁厚的0%~2.25%;V型波纹管的最大壁厚差为设计壁厚的9.33%,壁厚差大部分为设计壁厚的0%~4.17%,壁厚分布均匀。成形极限图显示,S型和V型波纹管的成形应力状态均在安全区内,而U型波纹管在成形过程中发生破裂。因此,TRB管能成形为壁厚均匀的S型和V型波纹管,但不能成形为壁厚均匀的U型波纹管,模拟与理论设计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不同过渡区参数的TRB(Tailor-Rolled Blank)管液压胀形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离散不规则过渡区的新方法,研究了TRB管过渡曲线、过渡区长度和厚度差对胀形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TRB管液压胀形,进行了正交设计,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各参数对胀形性能影响的区域不同,但都对最大成形高度影响显著,极差最大达6.47 mm,最小为2.88 mm;凹弧型过渡曲线的成形性能最差,最大的成形高度差为2.88 mm;增大过渡区长度有利于胀形,随厚度差增加,成形性能快速下降,其中厚侧成形高度差值达8.22 mm。单组预测值在误差范围内,预测模型能用于预测其他过渡区参数组合的TRB管胀形。  相似文献   

3.
根据液压胀形中载荷法判断板料失稳的准则,用不同方法研究了板料失稳胀形高度H_m,导出了相应的失稳公式,并与九种板料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失稳公式H_m=R_0·(e(N 0.4171)/2-1)~(1/2)和H_m=R_0·((1 2N)/(5-2N))~(1/2)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伺服冲压成形测试系统,采用模内加热方式,对DP1180高强度钢板料在室温、100、200、300℃下进行胀形试验,获得了材料胀形极限随温度变化趋势,当温度升高到300℃时,IE值达到最大13.853,较室温下提升了93.6%,该高强度钢板料胀形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此外,通过改变压边力、冲压速度等工艺参数,探究该高强度钢板料IE值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0.8 mm厚的DP1180高强度钢板料的IE值随压边力的增大先增后减,随冲压速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对大型复杂的核电入口管液压胀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根据经验公式设计初始毛坯,通过DEFORM-3D模拟整个变形过程,获得了胀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根据模拟所得的关键截面尺寸,合理调整毛坯结构,最终得到比较理想的毛坯.减少了实验次数,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通管液压胀形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卫  罗上银 《锻压技术》1998,23(2):37-38,49
较详细的论述了在通用液压机上使用专用模具和装置来生产高压多通管的液压胀形工艺和技术。对胀形过程中管坯的变形和成形规律,管坯内液压力变化的控制方法,模具设计与参数确定等进行研究,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液压胀形是一种先进的成型方法,它具有工序少、节约金属、生产率高、成型质量好和胀形压力易控制等优点,可成型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液压胀形是近年来受国内外较重视的一种成型技术,在国外已被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汽车、船舶和建筑等工业中。我国对液压胀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少,虽然有些单位进行过工艺试验,多数是在普通的机械压力机上进行的,专用的胀形液压机却很少。由于受设备质量的影响,液压胀形技术  相似文献   

8.
借助于PAMSTAMP对管材液压胀形(THF)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基于应力的成形极限图(FLSD).发现并讨论了FLSD与传统成形极限图FLD之间存在的差别,分析了应变硬化指数n和壁厚t值对FLS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值的增加,成形极限值越来越高;当壁厚值较小时,成形极限值降低.  相似文献   

9.
焊缝管液压胀形模拟建模及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周向显微硬度的分布及经验公式法,确立了STKM11A焊缝管热影响区的流动应力;通过对热影响区进行分片的方式,建立了包含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焊缝管液压胀形的有限元模拟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分析了STKM11A焊缝管液压胀形时的变形规律,如截面轮廓形状、周向壁厚分布和成形极限等,并与胀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液压胀形后焊缝管的截面轮廓形状不对称、壁厚分布不均匀,最小壁厚位于热影响区;包含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有限元模型在预测焊缝管液压胀形的变形规律、极限载荷和潜在胀裂位置等方面,较其他常规模型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
对近几年在国外获得迅速发展的新型轧辊——液压胀形轧辊的胀形凸度进行了弹性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受动应力边界条件逼近真实应力边界条件这一新方法。本文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某些结论可用于指导液压胀形轧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液压胀形轧辊胀形凸度的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几个在国外获得迅速发展的新型轧辊-液压胀形轧辊的胀形凸度进行了弹性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变动应力边界条件逼近真实应力边界条件这一新方法。本文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某些结论可用于指导液压胀形轧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大减径比、轴向尺寸长阶梯管为管坯的液压胀形,理论确定了胀形管坯各区段的轴向应力,分析了轴向力作用位置对阶梯管坯直臂区及锥形区轴向应力状态和胀形区金属补料效果的影响。提出胀形初始轴向力同时作用于管坯端头及锥形区,仅作用于管坯端头和仅作用于锥形区3种轴向力加载方式。通过模拟阶梯管坯的胀形过程,揭示了不同轴向力加载方式对胀形管坯成形性的影响规律:胀形初始轴向力同时作用于管坯端头及锥形区时,管坯成形稳定性高,胀形区最大壁厚减薄量小,且成形合模力较仅作用于管坯端头方式低68.9%(较仅作用于锥形区方式低39.7%)。在普通液压机上试制出合格样件,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三通管复合胀形与轴向压缩胀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显示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复合胀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深入研究了三通管液压胀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系统比较了轴向压缩胀形和复合胀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规律、胀形支管高度、壁厚分布的差异。研究表明:复合胀形较轴向压缩胀形应力应变分布更均匀、壁厚分布更均匀、更易获得较大的支管高度。  相似文献   

14.
液压胀形法(Hydro—bulging)是在金属管或容器壳体的内侧施加液体压力,使其膨胀成形的一种塑性加工法。现在,已有多种方法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利用橡胶、粉或粒体、刚体模具的方法或利用密闭液压的方法等,但任何一种方法大都在压力机上进行。在加工机理上,变形部位的圆周方向及高度方向的变形,都呈拉伸应变,变形部分的厚度严重变薄,所以,即使  相似文献   

15.
环壳液压胀形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现有弯头制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环壳液压胀形工艺制造弯头的方法,分析了环壳的应力特点及塑性变形规律,通过实验,研究了环壳胀形过程位移及应变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用液压成形法制造弯头是可行的,为大型弯头的制作提供了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内高压成形是以某种传力介质,使管材成形的一种现代塑性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制造出的三通管相比,内高压成形的异径三通管质量高(强度高、精度高),且成本低(减少成形和装配工序.本文进行了异径三通管内高压胀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异径三通管成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纯石蜡为胀形传力介质,成形结果较理想;几何尺寸也是较重要的参数;轴向压力为17MPa~22MPa、平衡压力为3.5MPa~4.5MPa时,成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驱动桥壳整体复合胀形装置的液压系统,其主要由油源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机构及辅件等组成。运用电气自动程序控制实现点动、半自动、全自动控制操作,使用合理的调速、调压、换向、动作顺序及动作互锁等液压回路,满足开式泵循环系统功能需求。液压驱动外模与内模组件联合承载,由限压式变量泵、比例电磁换向阀和梭阀网络反馈油路组成负载敏感容积节流联合调速控制系统,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和综合性能,实现了九连杆机构的复合联动。结合位移、速度和压力反馈进行闭环控制,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实现开槽加热管坯连续、稳定、可靠的弹塑性变形,得到合格的驱动桥壳半成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护环液压胀形工艺的新进展。分析比较了这些工艺的先进性和不足之处。同时,介绍了一种新的液压胀形方法,即内补液胀形法的基本原理、试验研究结果及其优点。并且提出了今后进行研究的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皮带轮液压胀形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带轮零件是周向带有两条V形槽的圆筒形冲压件,采用液压胀形.分析了带轮成形工艺特性,介绍了皮带轮液压胀形模具结构,论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该模具的凹模主要由三瓣可浮动的上环和下环组成,由气缸驱动的斜楔机构和三瓣环座控制其径向运动,并且上环压紧工件后随其纵向运动,保证了零件成形质量.模具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壁厚与补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加载参数条件下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支管高度、壁厚分布和补料情况,得出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壁厚分布和补料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以两支管外侧主管补料为主,支管间内侧主管补料很少.加载参数对支管高度和外侧主管补料影响较大,对最大、最小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