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风暴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速风暴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美托洛尔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于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基础上采用电复律治疗,美托洛尔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结果:美托洛尔组终止反复室速、心室颤动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2%∶30.0%,P0.05),终止室速及心室颤动所需放电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4.19±3.27)∶(8.48±5.12)次,P0.05)],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6%∶6.7%,P0.05),与对照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2%∶33.3%,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足量地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给“室速风暴/电风暴/交感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24h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发作2次或2次以上称为室速风暴。  相似文献   

3.
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侯群^[1],其发生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有关。本研究对采用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后交感风暴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性,73岁,2013年7月因突发上腹痛伴胸闷3 h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可,无家族遗传病史。急诊测血压90/55 mm Hg (1 mm Hg=0.133 k Pa),氧饱和度95%。候诊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等。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转运至监护室,床边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8岁,因胸痛2 d于2013-06-0601:17时急诊入院。曾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因心电图和心肌肌酶谱改变确诊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未行再灌注治疗。患者高血压史10年,服用氯沙坦50 mg,1次/d,自诉血压控制在150/90mmHg(1mmHg=0.133kPa)。3个月前体检血肌酐180μmol/L,诉"胃溃疡"史,否认糖尿病、浮肿、乏力、贫血史,无慢性咳嗽史。无吸烟、长期饮酒史。入院体检:体温36.5℃,心率8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4/71mmHg,体重38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分析总结8例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心室电风暴发作距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时间、心室电风暴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6例(75%)为男性,70~79岁4例(50%),6 h以内发病5例(62.5%),下壁梗死5例(62.5%),心室电风暴平均持续时间(107.4±110.9)min,2例单用胺碘酮,3例胺碘酮加用硫酸镁,1例胺碘酮加利多卡因,2例胺碘酮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艾司洛尔后心室电风暴立即终止。死亡2例,抢救成功6例,抢救成功率75%。结论心室电风暴好发于老年男性,常于急性心肌梗死后6 h以内发病,右冠状动脉病变更易诱发心室电风暴,早期电复律、除颤及合理应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关重要,抢救同时静脉溶栓开通罪犯血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8岁。因“突发晕厥30min”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体检:体温36.6℃,脉搏、血压测不到,昏迷。急查心电图(图1)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86次/min,立即行电复律(50J),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图2)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4呈QS型,V5~V6呈qR 型,V1~V6 ST段呈弓背型抬高0.05~0.3mV。急转ICU,途中又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先后给予静脉利多卡因100mg,胺碘酮150mg,未能转复,到病房后,给予静脉滴注丙泊酚200mg,充分镇静后行同步直流电转复,转为窦性心律,并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又出现两次室性心动过速,均行电转复。于入院6h窦性心律、血压稳定。心肌酶学检查示:肌酸激酶(CK)1071U/L(正常24~19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9 U/L(正常0~24 U/L),α-羟丁胺酸脱氢酶521 U/L(正常72~182 U/L),乳酸脱氢酶(LDH)635 U/L(正常135~248 U/L),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行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明确诊断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风暴。经溶栓、扩血管等治疗,2周后好转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揭示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性、76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 1h入院。来院时突然神志丧失、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两便失禁 ,心电监视示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气囊人工呼吸 ,2 5 0J心脏电复律 1次成功 ,转为窦性心律。其PP间期 0 .5 2s(心室率 115bpm) ,PR间期 0 .18s ,QRS波群呈室上型 ,各导联未见病理性Q波 ,Ⅱ、Ⅲ、aVF导联的ST段下斜型抬高 0 .6~ 0 .9mV ,其余导联ST段压低0 .2~ 1.0mV(图 1)。约 30min后 ,窦性心律减慢至 10 0次 /分图 1 说明见正文(PP间期 0 .6 0s) ,可见频…  相似文献   

9.
电风暴是指24小时内反复2次或2次以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室颤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通常需电转复和电除颤。电风暴发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电风暴病人7例,1例因大面积心肌梗死、冠脉左主干病变于入院2小时后死亡;其余6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而转危为安,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肌梗死(MI)后血运重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2例.方法 2例病人为男性,64岁和73岁.前壁MI后出现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经血运重建、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室速、室颤仍反复发作.2例患者室速、室颤均由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室性早搏(室早)所诱发.标测和消融方法为在左心室内标测室早时最早激动部位后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2例均可记录到频发呈RBBB图形室早,在2例患者中室早均可诱发室速,与临床诱发方式相同.左心室内激动标测显示2例呈RBBB伴心电轴左偏形态的室早的最早激动部位在中下间隔,室早时浦肯野纤维电位提前体表心电图QRS波均为50 ms,窦性心律时在同一部位也可记录到清晰的浦肯野电位,2例分别放电6次和8次,均成功消融室早.2例分别随访49个月和4个月,无室速和室颤复发.结论 MI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可能由起源于左心室浦肯野纤维网的室早所诱发,经射频导管消融MI后药物和血运重建等治疗无效的电风暴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临时起搏治疗,出现心室电风暴,经电除颤、可达龙治疗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可达龙,给予提高起搏频率、利多卡因、倍他乐克、镁剂等综合治疗后,有效终止了电风暴。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VES)抢救治疗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早期识别和抢救VES的经验。方法6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室速/室颤的患者,6例均多次给予同步月#同步心脏电击复律/除颤、应用胺碘酮及倍他乐克联合抗心律失常、补钾、降压、抗冠状动脉炎症等改善心肌缺血综合治疗。结果其中5例转复成功;1例不能维持窦性节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下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心室电风暴终止发作。6例患者长期服用胺碘酮、倍他乐克维持,门诊随访,1例因心力衰竭于18个月后死亡,其余5例至今存活。结论心脏同步月E同步电复律/除颤、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安全有效,但要注意基础病因治疗,转复后长期服用胺碘酮、倍他乐克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主因"发热2周,加重伴嗜睡1 d"于2012年4月12日门诊入院。患者既往糖尿病史40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多年;脑梗死病史10年;老年性痴呆多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高血压病史30年;冠心病史10余年。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后遗症。入院时化验血钾4.3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86岁,因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可达龙口服、维持静滴的情况下仍多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考虑存在交感风暴,遂停用可达龙,静脉推注倍他乐克抢救成功。结论对于多种方法救治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考虑选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交感电风暴心室颤动51次抢救成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5岁,退休工人,因反复胸闷、憋气5个月加重2d,2009年4月5日清晨症状加重入院。既往患有高血压病20余年,最高达180/100mmHg(1mmHg=0.133kPa),用药控制在150/100mmHg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对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紧急电复律等处理,并相应行血管再灌注等治疗,均成功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有效控制其复发。结论AMI合并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或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杜希罕  王慧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29-112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严重危害中老年生命安全的急症之一。发病后的前4h内死亡率最高,约占40%~60%。而国内统计AMI在开始出现症状到医院的平均时间超过6h,因此,心肌梗死急性期现场抢救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将现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8例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柳森  于永芬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1):756-756
患者,女性,83岁。因突发胸痛并憋喘18小时入院。18小时前于休息时突发胸骨后闷塞样疼痛,并憋喘,大汗,胸痛无放射,无咳嗽咳痰,静脉滴注青霉素等药物,至清晨病人胸痛未缓解,憋喘呈进行性加重,遂呼其子女护送其来院就诊。病人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发病后未解小便。来院后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V3~V6ST段水平下移2~4mm,遂以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收入病房。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大多是心电不稳定所致。本院最近发生2例心梗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抢救病例,临床特征相似,预后不同。通过分析2个病例救治过程,探讨心梗后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及抢救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