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针对服装排料中如何将样片在指定的面料内进行合理的排列,使面料利用率达到最大的问题,在服装样片矩形化的基础上,建立混合组合方式下的服装最优排料的数学模型,并将粒子群算法与实际服装排料经验相结合,设计了整体排料最优求解算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服装排料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交互式CAD技术的微机服装样片排料系统MAPMS的研制。该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利用菜单技术进行人机交互,设计了多种排料操作功能,能方便灵活地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服装样片排料,排料速度可比人工排料提高几十倍,同时,还能减少排料浪费。  相似文献   

3.
快速而准确地估算服装的排料长度,不仅有利于服装企业核算成本,也有利于企业缩短快速响应时间,把握更多商机,创造更多价值。基于此,以男西服为例,在利用NAC服装CAD系统制板、推板和排料的基础上,采集影响男西服排料长度的相关数据,进而构建出用于估算男西服排料长度的RBF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和分析影响RBF神经网络的诸因素,经过多次仿真测试,表明该RBF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若将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导入模型中,通过适当样本训练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为企业实现快速准确地估算面料消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影响服装排料的因素之一——版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服装排料的定义、影响因素、原则、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重点提出了服装版型对排料利用率的影响;用一款三粒扣单排扣的西装的两种结构图的排料图做了案例分析,得出了结构图的细微改变会影响面料利用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服装CAD是服装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运用服装CAD可大大提高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国产服装工艺CADARISA系统的样片设计、放码、排料等功能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产服装工艺CAD ARISA系统的功能与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CAD是服装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运用服装CAD可大大提高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国产服装工艺CAD ARISA系统的样片设计、放码、排料等功能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服装裁片排料过程的自动化,本文运用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搜索方法把裁片的二维最优布局问题转化为在一个状态空间寻找一条最优路径的问题,提出了自动排料算法,并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这种算法不仅适用于服装裁片排料,还适用于其它各种套料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当系统在此方式下进行时,可以完全摆脱人工的干预,得到较好的排料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数企业在机械加工中都是采用人工排料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计算机辅助排料算法,并建立了管材下料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所有合理下料方案的高效算法,以及求解该数学模型适合生产实际的快速算法,根据此算法下料能得到最优的结果,即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针织服装核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建立了样板面积计算、面料成本计算和服装成本计算的数学模型,论述了面料成本计算模块,服装成本计算模块的功能及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以某企业家居服的排料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际排料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样片特征、样板的轮廓线性特征等方面对家居服的不同排料方案进行特征提炼,并分类共性与个性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家居服的裁剪难度,为自动裁剪系统的路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中运用模型与数值换算方法将数值结果和矩形裁片排列图进行对应,通过实例演示论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从而将服装排料问题转换成二维装箱问题,解决服装排料中存在的不能紧密套排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从二维衣片到三维服装的仿真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服装工艺的虚拟服装缝制系统.本文改变以往系统中常用的前、后两片式纸样,遵循纸样设计原理,以四片斜裙为例,对虚拟缝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中,二维衣片的网格剖分及优化、缝合力的设计与实现、缝合系数的设置、衣片参考点的几何约束都证明了系统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服装工艺有机结合.系统所实现的三维服装效果真实、性能稳定、实时性好,可以作为预测服装造型效果及虚拟展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构件布局定序和定位优化方法。充分考虑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模具、构件布局尺寸、操作空间等实际约束限制,以构件占用模台总长度最短为目标,建立基于最低水平线排布算法的数学模型;应用改进灰狼算法确定构件排布顺序,通过构件类型、尺寸信息、模台尺寸约束、模具数量约束等对待排构件进行编码,并设置追随系数和自由系数控制灰狼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范围,经过多次优化迭代得出最优布局方案。在实证分析中,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布局优化模型进行编码,最终表明该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模台利用率显著提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求解不规则件排样问题的方法。对于二维不规则零件在排样区域上的优化排列,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M)和Hopfield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排样件在排样时的最优位置及各自的旋转角度,实现了二维不规则件自动排样,得到满意的优化排样结果,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方日光温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布设问题,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分批估计理论与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的日光温室传感器布设方案.利用11个监测点采集到的温室内西红柿生长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在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缺失值补全的基础上,结合分批估计理论和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过对比融合值与原始数据的相对误差,选择最佳传感器数据,以此为基础确定最优传感器布设区域.结果表明,相对于算数平均融合与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基于分批估计的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方法可以更合理地反应多传感器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最优平均站间距在实际布设站点时指导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优化模型与算法.首先定义了城市半径,然后将城市分为3种形态,线路分为两类,分别建立基于城市规模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根据线路途经区域能否建设站点,将线路分为障碍区、连接区和可行区,确定可行域.根据站点客流量及线路途径区域的功能布局将站点分为3个等级,建立求解站点位置模型.最后以长春轻轨4号线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求解最优平均站间距,并确定每个站点的布设位置.与既有站点比较分析,模型求解的站点分布将轻轨4号线高峰小时运能提高了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滚刀的换刀次数,提高隧道掘进机在复合岩层地质下掘进时的施工效率, 针对复合岩石地层中刀盘滚刀磨损程度不同且所受载荷不均匀的特点,提出基于等磨损速率的正滚刀极径设计方法. 以秦岭隧道TB880E实际施工记录的数据为实例,得出滚刀的等磨损速率方差相对降低了10.45%;结合刀盘盘体载荷的分布特性,提出基于刀盘受载均匀的多螺旋线旋转分区域极角设计方法. 分析随机型刀盘、等速螺旋线型刀盘、多螺旋线型刀盘在复合地质条件下刀盘滚刀的磨损速率方差、倾覆力矩、径向不平衡力和质心偏斜量. 结果表明,8条螺旋线型刀盘滚刀的布置性能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对服装产品、种类需求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下要求企业生产系统更具有柔性。通过对服装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要素在时间、范围、费用维度的分析,建立了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生产系统柔性评价体系。应用AHP方法并结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状况建立柔性度量模型,通过服装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分析验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