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59例周围型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超声(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组(常规超声组27例)与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组(超声造影组32例),术后将所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取材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分析两组肺肿瘤经皮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结果 常规超声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和77.7(21/27),超声造影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为100%(32/32)和96.9%(31/32);超声造影组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组,两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χ2=5.10,P<0.05)与准确率(Fisher检验P=0.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活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病灶内的肿瘤活性区,区别坏死区,有助于穿刺取材部位的选择,提高穿刺取材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在周围型肺肿瘤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外周型肺占位病变自动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内槽切割式自动活检装置,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54例经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并为超声显示的外周型肺占位病变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经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对照,组织病理学符合率92.5%.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准确无X线损伤,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鉴别诊断颈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颈部肿块穿刺活检病例,计算其取材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颈部肿块的位置、大小、血供及其穿刺针道.103例颈部肿块患者中,101例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获得满意的组织标本,并获得病理诊断,取材成功率为98.06%.2例因穿刺组织为血凝块而未取得满意的病理结果.97例患者的穿刺病理诊断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相符,其中61例为恶性病灶,36例为良性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4.17%.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颈部肿块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快速、安全、准确的优点,是诊断颈部肿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应用信航牌自动活检枪、20G槽式穿刺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24例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进行自动组织切割穿刺活检,全部获得病理学诊断。其中肺鳞癌9例,肺腺癌4例,肺未分化癌1例,增殖型肺结核10例。结果表明:超声引导自动活检能对外周型肺占位性病变作出迅速而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16G及18G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4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全部病例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结果16G针活106例,18G针活检34例,每例取材2~3次,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16G和18G针取材满意率分别为100%与97.1%。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0%,正确诊断指数为0.98,而超声诊断相应指标分别为83.7%和0.79。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确诊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6例超声诊断不明的肝占位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US组),99例行超声造影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CEUS组).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分析两组一次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组一次取材成功率为98.0%(97/99),诊断准确率为96.0%(95/99);US组分别为91.8%(89/97)和87.6%(85/97).CEUS组在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上均显著高于US组.此外,US组68例恶性病灶中,2例病灶活检阴性,在超声造影引导下再次活检,均被确认恶性.结论 超声造影可准确判断肝占位病变坏死、液化区,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引导准确进行定位取材,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满意率及诊断准确率,在肝占位病变穿刺活检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胰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胰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 18G (粗针 )及 2 1G(细针 )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 16 3例胰占位性病变 ,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 ,否则为不满意 ,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 6个月以上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 粗针活检 15例 ,平均进针 2 .3次 ;细针活检 14 8例 ,平均进针 3 .2次。组织学检查 15 5例 ,细胞学检查 12 2例 ,组织学加细胞学检查133例。同一部位取材满意率 ,在粗细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其组织学、细胞学、组织学加细胞学对胰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 95 .2 %、79.8%和 97.4% ,准确率分别为 96 .1%、84.4%和 97.7% ,特异性均为 10 0 %。并发症 3例 ,占 1.8%。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胰腺占位性病变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是临床确诊胰腺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8例胸壁及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胸壁及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有明确的病理结果,该组患予以治疗及随访。结果胸壁肿块(结核9/16,56.3%、腺癌3/16,18.7%,磷癌4/16,25%),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结核6/42,14.3%,炎性假瘤1/42,2.4%、腺癌14/42,33.3%,磷癌17/42,40.5%,肉瘤3/42,7.1%、未分化癌1/42,2.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胸壁及肺外周型占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估测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盆腔包块类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组织学穿刺检查,并对比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中60例接受经阴道穿刺活检,20例接受经腹穿刺活检。穿刺活检获得明确病理诊断76例,其中恶性肿瘤72例,良性病变4例。45例患者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4.44%。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来检查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是可行的,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于不宜手术而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胸部病变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和临床价值.方法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使用18 G活检针对48例胸部病变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本组穿刺成功率100%,经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或经临床治疗转归对照,穿刺组织取材阳性率为93.7%,发生轻微并发症百分比为2.1%.结论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胸部疾病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68-156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肺外周占位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疾病确诊率90.7%(43例患者中39例确诊,其中恶性病变28例),发生并发症8例(气胸5例,咯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55例中50例有阳性结果,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活检阳性率达90.91%,余5例未能取出病变组织。并发症:术后胸部胀痛不适2例,少量咯血3例,气胸2例,出现晕厥和血压轻度下降1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对肺部周围型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学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PP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PL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PPL,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成功率,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PPL的效能,并观察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76例患者中,172例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97.72%(172/176)。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168例,诊断准确性为97.67%(168/172),余4例肺腺癌伴坏死感染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坏死组织。以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周围型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7%(120/124),特异度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阳性预测值为100%(120/120)。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少量气胸9例,少量胸腔积液8例,痰中带血丝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23/176)。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的检查技术,对PP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相关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单发肺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穿刺活检资料,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声引导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为99.58%(235/236),病理确诊率为85.11%(200/235)。穿刺活检相关肺出血发生率为11.91%(28/235)。病变血流显示较丰富与不丰富者相比,穿刺后有无肺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而不同性别、年龄、病变位置、病灶前后径、病理类型、病变内支气管征、穿刺针型号及进针次数的患者,穿刺后有无肺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病变的血流显示是否较丰富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引起肺出血关系密切,术前详细了解病变内血管数量及其走行、分布,有助于减少肺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11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7例肺部病变(肿块66例,结节42例,实变9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18G穿刺针,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多点取材,活检后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穿刺的成功率为94.1%。117例中,肺癌84例,其中穿刺确诊77例,穿刺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2.5%,假阴性7例,假阴性率为17.5%,无假阳性。良性病变33例,经手术和随访证实。共7例发生气胸,占14.5%,仅2例经插管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声-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胸部CT确诊为肺部周围型病变需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的患者64例,其中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组32例,经CT引导组32例,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结果影像融合引导组穿刺成功率93.8%(30/32),CT引导组穿刺成功率100.0%(3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7)。影像融合引导组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6.3%(2/32),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25.0%(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4)。 结论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引导超声不能显示的肺部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胰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胰腺病变患者104例,均于超声引导下用20 G自动切割针行经皮穿刺活检。104例患者中16例以手术后病理做最终诊断,88例以活检病理结合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结果做最终诊断。评价穿刺活检取材满意率,诊断符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中胰腺局灶性病变97例(97/104,93.27%),其中实性病变84例(84/97, 86.60%),囊实性病变13例(13/97,13.40%),弥漫性病变7例(7/97,6.73%)。104例患者共接受112次穿刺活检,97次取材满意并得到病理诊断,其中实性病变取材满意率(89/97,91.75%)高于囊实性病变(8/15,53.33%),优势比为9.973。97例取材满意标本中得到的病理诊断与最终诊断相符者89例,8例诊断不相符者均误诊为胰腺炎。活检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5%(89/97)、90.12%(73/81)、100%(16/16)。患者活检后7例发生并发症,均为轻-中度腹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胰腺病变安全、有效,其对胰腺实性病变取材满意率优于囊实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介入超声治疗中心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06例病例,将穿刺活检结果与病理最终结果作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106例病例中,穿刺病理为恶性者84例(79.2%);穿刺病理为良性者20例(18.9%),另有孤立性纤维瘤1例(0.9%),胸腺瘤1例(0.9%),106例病例中,并发症发生者32例(30.2%),其中出血17例(16.0%),发生气胸者15例(1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病灶位于上中肺、合并肺气肿是出血发生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穿刺次数、穿刺体位及是否合并肺气肿与气胸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活检技术,性别、穿刺体位、有无肺气肿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否则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病变(包括肺周围性结节29例,肺门1例,纵隔1例,胸膜1例)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采用COOK公司21G抽吸针和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作多点抽吸结合活检枪取材,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总阳性率为100%,气胸发生率为6%,结论: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细胞学,组织学,病原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外周孤立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痛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