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蟋蟀"式自行重步兵炮(Grille)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一款自行火炮。它是以捷克制造的Panzer38(t)坦克的底盘做基础,再加装上150毫米sIG33重步兵炮而成。在1942年,德国为了谋求加强战车的火力,便开始研究如何在旧有坦克的底盘中加装重型火炮。设计者把捷克的Panzer38(t)H型坦克的炮塔移去,并在坦克顶部划开一个隔间,再在这个隔间中加装了150毫米sIG33重步兵炮,便成为了一架自行火炮,官方将之命名为"蟋蟀式H型"。  相似文献   

2.
"亨伯"MK.Ⅱ 是性能优秀敏捷性佳的装甲车,该车由使用卡利亚KT4底盘的"亨伯"MK.Ⅰ型装甲车改装而成,装备一门机关炮和一挺机枪,其行驶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5英里,巡航范围是200英里,装甲厚度为15毫米,由一台90马力(6气阀)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这种装甲车1941年底开始投入第十一轻骑兵团服役,到有更新的装甲车替换为止."亨伯"MK.Ⅱ型装甲车总产量约为440辆.  相似文献   

3.
易语 《模型世界》2010,(9):22-25
“蟋蟀”式自行重步兵炮(Grille)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一款自行火炮。它是以捷克制造的Panzer 38(t)坦克的底盘做基础,再加装上150毫米sIG 33重步兵炮而成。在1942年,德国为了谋求加强战车的火力,便开始研究如何在旧有坦克的底盘中加装重型火炮。  相似文献   

4.
bubudou 《模型世界》2011,(12):20-23
实车介绍 1942年德国为了加强战车的火力,开始研究如何在旧有坦克的底盘中加装重型火炮的问题。设计者把捷克的Panzer38(t)H型坦克的炮塔移去,并在坦克顶部划开一个隔间,再在这个隔间中加装了150毫米sIG33重型火炮,于是它便成为了一架自行火炮。  相似文献   

5.
乐谱鱼 《模型世界》2014,(5):108-113
<正>"猎虎"坦克歼击车是基于虎Ⅱ坦克的底盘以及部件制造的,它安装了一门128毫米的PaK 44 L/55主炮以及两挺用于防空和自身保护的MG34/MG42机枪。其火炮是二战中威力最强大的反坦克炮,可以轻易地在盟军绝大多数火炮的射程以外击毁盟军的坦克。FOW中的"猎虎"拥有AT17这项全游戏中最高的穿甲能力,即使是面对虎王、IS-2这样的钢铁巨兽,也有一定把握  相似文献   

6.
黄河 《模型世界》2017,(3):68-73
<正>英军在二战中研制了相当多的装甲车(种类远超过美军),在二战中这些装甲车主要担负侦察搜索和联络任务,有一些也被改成其他特种装甲车,比如防空或者反坦克歼击车等。"猎犬"研发于1941年,T17普通装甲型4X4底盘原型由通用雪佛兰研发。第一批T17E1在1942年3月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后英军选择了37毫米火炮,安装自动变速箱。同年10月,测试完毕后开始定型量产,1943年12月结束生产的时候,总共生产了2844辆。最初的Mk.Ⅰ型装备  相似文献   

7.
SU-76自行火炮是苏联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使用的武器装备,它的底盘是以T-70/80轻型坦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还安装了著名的苏联76毫米野战炮,为此得名。  相似文献   

8.
叠氮活化烟草多酚氧化酶Ⅱ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至今人们一直报道叠氮作为金属蛋白(特别是铜蛋白)的一种抑制剂,本研究表明叠氮也可以作为烟草多酚氧化酶Ⅱ(简称PPOⅡ)的激活剂.在天然PPOⅡ、叠氮-PPOⅡ络合物和过氧化物-PPOⅡ络合物的方波电位学研究中,从硝基蓝四唑(nitro bluetetrazolium)能被酶还原和PPOⅡ能被过氧化物激活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叠氮与PPOⅡ的结合诱导了天然PPOⅡ活性中心的CuO2-Cu生成了CuO22-Cu活性中心结构.叠氮作为激活剂的原因应归因于叠氮分子与PPOⅡ的络合反应导致了CuO2 2-Cu的生成,它恰是过氧化物-PPOⅡ络合物的活性中心,其实质是过氧负离子起到激活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厂从日本引进了三台村田NO.7-Ⅱ型(60锭)自动络筒机。1990年4月中旬开始在筒并捻车间安装,4月28日投入运转至今。本机是能将连续自动喂纱机(CBF)、自动络筒机(AD)和监测系统(MMM)统一起来的并以9秒完成打结的单锭式全自动络筒机,还具有空气吹捻、无结头纱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掌握该机的实际性能,我们分项进行了使用效果的指标测定,测定数据如下: 1.络筒工序(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于2002年购买了2台No.7-Ⅱ型络筒机(二手设备),安装运行时发现有30多个电子清纱器(型号为Uster automaticC3型)不能正常使用。其中有10多个检测头损坏(一个检测头价值上千元)。  相似文献   

11.
整经机筒子架上安装的电气式断头自停装置一般多为停经片或落针式结构,由于该装置为间隙接触配合,对低压电路的导通很不可靠,灵敏度较低。尤其是经长期使用,灰尘粘附,清洁保养不便,调整困难,致使断经不停机的现象更多,断头被卷入经轴产生浆纱和织机倒断头,操作者必须随时注意断头情况,否则将影响经轴质量和织机效率。我厂在ST-Ⅱ型张力器的基础上研制了ST-Ⅱ型可调式断经自停张力器(以下简称ST—Ⅱ型张力器)。该张力器的原理如附图。将导纱钩3与定触片10安装在挡纱板7靠近筒f一端.一旦。绝妙断头‘导外约3沿着纱的运动厅…  相似文献   

12.
田宫出品     
正35349 1/35法国AMX-13轻型坦克AMX-13是法国从1946年开始设计并服役到80年代的一款轻型坦克。因其重13吨而被命名为AMX-13,可靠的底盘上安装了一个由GIAT工业生产的旋转弹夹式的摇摆炮塔。根据其底盘发展出了自行火炮、防空车、装甲运兵车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延伸型。AMX-13一共制造了7,700辆,其中有3,400辆出口。作为一款经典型号以及坦克世界迷心中的"神车",田宫这次在纽伦堡展出的实物也是众望所归。从板件上看秉承了田宫一贯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对于1/35比例模型玩家来讲,"骡子"野战医疗车一直都是自制或改造的对象,直到威龙推出了这款二战德军"骡子"半履带式野战医疗车,玩家们才拥有了现成的套材。"骡子"系列车型诞生于1942年,其在欧宝的闪电轻卡后底盘换装了一副履带,因而越野通过性能优良,常服役于东线战场。那时德国人研制了一种通用的方舱,适配于中期型3吨卡车和"骡子"  相似文献   

14.
"瓦伦廷"是那些既有好的表现又有很好的可靠性的坦克之一,它被英联邦国家使用,同时在《租借法案》的执行中它还提供给了苏联使用。我寻找到这款英国战车真实的历史资料(还有你),皮特·布朗提供了这辆战车更多的历史细节,我绝大多数的历史知识都是来自俄罗斯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sd.kfz.11轻型半履带牵引车是用作牵引各类中型火炮的辅助车辆,二战期间被广泛用于欧洲及北非各条战线,随着二战后期德国战略物资的匮乏,钢材主要被用于生产坦克等主战武器,后期生产的sd.kfz.11除了底盘维持与标准型相同的样式以外,全车在外观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sd.kfz.11后期型使用与251装甲车通用底盘的车身并采用了大量木制结构,车头的引擎室为配合“251”的零件而加长,使得驾驶室后移,木质驾驶室为封闭结构,内部的方向盘也与“251”相同改为向下倾斜。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岁月里,该车的主要任务也由牵引火炮转变为用途广泛的载重车辆直至…  相似文献   

16.
简介1942年,战局的发展使得德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的自行反坦克炮。此时,38(t)坦克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然而其底盘非常适合改装成其他车辆。另一方面,德军缴获了大量苏制76.2毫米反坦克炮,其性能明显优于德军制式的75毫米炮。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将76.2毫米炮安装在38(t)底盘上,制成了这款"黄鼠狼"Ⅲ自行反坦克炮。  相似文献   

17.
易语 《模型世界》2012,(3):32-35
说到Sd.Kfz.6/2五吨半履带自行高炮,就得先说说其用来改造的基本车型——Sd.Kfz.6五吨半履带牵引车,它是二战德国布兴公司于1934开始研制的。由于其性能比较落后,所以牵引车型在生产了约2600辆后于1941年就停止生产了,不过战争后期还是能看到该车的身影的。其中在1939年为了满足高炮能跟上装甲部队的进攻,用牵引型的底盘搭载了Flak36型3.7厘米高炮,使其成为了一门自行高炮,大大提升了高炮的作战能力。这种改进后的车辆被定名为Sd.Kfz.6/2五吨半履带自行高炮。该自  相似文献   

18.
起重机底盘在复杂载荷作用下,造成底盘关键承载部件出现疲劳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结构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故需对底盘结构的疲劳耐久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文章根据底盘结构所承受载荷的不同、把底盘结构分为吊装作业承载结构件、行驶结构承载结构件和非承载安装结构件三类,分别介绍了这三类结构的强度和疲劳耐久仿真计算分析方法。所研究成果对起重机底盘结构耐久性能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惯了使用Windows 2000系统的朋友一定对ⅡS非常熟悉吧!它是系统附带的一个功能强大的组件,全名为因特网信息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利用它可以实现WEB、FTP、SMTP等功能,很多网站的主机都采用ⅡS做为网站的发布后台,可以说它是Windows NT系统中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李楠 《模型世界》2009,(8):26-31
F-8Ⅱ,即歼八Ⅱ战斗机的简称,它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未在歼八或歼八Ⅰ歼击机基础进行全面改进后研制出的一类高空高速战机。这种战机采用两侧进气方案,突出中低空作战能力,因此,歼八Ⅱ系列的整体性能较之机头进气的歼八Ⅰ有了巨大提升,其不但被中国空军作为一种全天候的歼击机,而且还可以对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打击。自1984年它首次试飞以来,先后衍生出了众多型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