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工人。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伴无力1月于1984年7月11日由本院产科转入神经内科。患者6月13日(妊娠38周)开始右上肢抽搐,每日发作4~5次,每次4~5分钟。发作时右拳紧握,前臂屈曲,上肢内收,有时伴右下肢抽搐。发作停止后有短暂右面部、右上肢发麻及右肢体无力。7月8日(即分娩后第三天)抽搐加重,抽搐从右上肢开始,再右下肢及右面部,最后意识丧失,约2分钟恢复。血压160/100,右侧肢体变为持续无力,头痛,无呕吐及发热。拟诊“局灶性癫痫”而由产科转入神经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2岁。诊断:右下肢闭塞性脉管炎、继发右(足母)指干性坏死,准备在腰麻下行右(足母)趾截指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纳0.1g和阿托品0.5mg,取右侧卧位,于腰3~4间隙作腰麻穿刺,操作过程顺利,脑脊液流出通畅,注入2%利多卡因4ml,即取平卧体位。10分钟后病人双下肢可活动,无任何麻木感。20分钟后仍然无麻醉效果。于是再次行腰麻,注入1%地卡因1ml加麻黄素1ml(30mg)加10%葡萄糖1ml,平  相似文献   

3.
邓仲存  马瑞芳 《淮海医药》2003,21(1):F003-F003
患者男 ,2 5岁。 1996年 9月出现颈项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行颈椎 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 ,经按摩、针灸治疗疼痛减轻。1999年 10月颈项部疼痛加重 ,且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以上肢为重。查体 :右上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级 ,左上下肢肌力 级 ,四肢肌力张力增强 ,C3以下轻触觉减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6 8岁。因“右下肢肿胀 5 d,伴咳嗽、胸痛 2 d”入院。入院诊断为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经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显示 :右下肢股静脉血栓 ,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提示 :肺栓塞。既往无左下肢、双上肢及头面部肿胀病史。为预防右下肢血栓脱落后造成致死性肺栓塞 ,拟行经左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术中左股静脉穿刺顺利 ,置入 7F鞘并留置长导丝 ,导入 30 cm后 ,通过障碍 ,造影显示 :髂总静脉缺如 ,侧支建立完善。由于导丝无法进入下腔静脉 ,改由右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后 ,造影显示 :右颈内静脉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6岁。3年前无意发现两侧腹股沟数个淋巴结肿大,不痛。2年后两下肢无力,近7个月疼痛,发麻、发凉、行走300公尺左右,需休息数分钟才能继续行走。1989年6月7日切除兰尾,腹股沟肿大淋巴结活检,报告为嗜酸细胞性淋巴肉芽肿。兰尾炎术后,两下肢无力、足趾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加重。体检:血压:左上肢100/80,右上肢120/70,左下肢测不出,右下肢130/90。除腹肢沟淋巴结肿大外,其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朐背部皮肤未见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27岁。自出生后,父母发现其右面部、右上肢、右下肢及右躯干比左侧肥大,尤以右下肢明显,且随年龄增长右下肢肥大加快,至17岁时右侧增长比左侧大1倍,21岁时因行动不便摔伤右下肢1次,使其加重,近年来已逐渐丧失生活能力。专科查体:体重100kg,行动极为困难,右面部与半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5岁。因反复发作口腔与外阴溃疡2年,间歇性发热半年入院。体检:体温40℃,脉搏96次,血压:右上肢与左下肢为“0”,左上肢,140/90。右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0岁,因发烧,头痛,呕吐半月,抽搐一次而来我院就诊。全身抽搐、昏迷、四肢强直、测血压31/15Kpa,经肌注利血平1mg,安定10mg,速尿20mg,并静脉推25%葡萄糖40ml加10%硫酸镁10ml后病情缓解,患儿意识恢复,血压降至22/15Kpa。住院期间“OT”试验卅,血沉平均53mmH_2O。右侧桡动脉搏动较左侧弱,左上肢血压24.16Kpa,右上肢血压21/15Kpa,左下肢血压25/16Kpa右下肢血压24/16Kpa。在右锁骨上窝,右胸锁乳突肌外侧缘和左上腹季肋下均可闻及血管杂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例 1:男 ,43岁。因右侧肢体无力 15h入院。患者入院前15h感觉右侧肢体无力、麻木 ,晨起后上述症状加重 ,即来我院就诊。体检 :神清 ,语言流利 ,颅神经未见异常 ,右上肢肌力Ⅲ级 ,右下肢肌力Ⅳ级 ,右侧巴氏征 ( )。头颅CT(病后 2 0h) :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 :左侧侧脑室体旁梗死 ,最大直径 1cm ,诊断 :脑梗死。入院后经静脉点滴巴曲酶 ,第 1天应用 10U ,第3天应用 5U ,第 5天应用 5U ,甘露醇 12 5ml ,tid ,应用 2d ,能量合剂等治疗 ,症状迅速好转。 3周时 ,右上肢肌力Ⅴ - 级 ,右下肢肌力Ⅴ级。例 2 :女 ,65…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30):4210-42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试验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10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1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5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臂丛神经注射。观察各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和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时间,镇痛和肌松质量,麻醉诱导前(T0)、神经阻滞10 min(T1)、手术开始(T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首次疼痛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对照1组>对照2组;T1、T2时各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组T0时,且T2>T1>T0,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镇痛和肌松质量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μ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明显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缩短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皮肤撕脱伤后药物的选择直接影响肉芽创面形成时间、植皮后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愈后效果等。我们对2001-03~2003-03住院的皮肤撕脱伤患者予以注射用胸腺因子治疗,并与同期未用胸腺因子治疗患者对照。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住我科治疗的皮肤撕脱伤患者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18~47岁,平均34.5±1.3岁。皮肤撕脱伤部位:上肢27例,其中右上肢21例,左上肢6例;下肢34例,其中右下肢25例,左下肢9例。撕脱创面面积占全身面积2%~5%(1%=150cm2),平均(3.1±1.0)%。入选标准:①伤后24h入院,无2个以上创面、带蒂撕脱及骨折;②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院近2年收治5例肢体周围血管栓塞的患者 ,现将治疗经过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男2例 ,女3例 ,年龄64~74岁 ,平均年龄71 4岁。动脉栓塞3例 (左下肢足背动脉栓塞1例、右上肢肱动脉栓塞1例、双下肢月国动脉不全栓塞1例 )。静脉栓塞2例 (右下肢股静脉栓塞1例、左下肢股静脉栓塞1例 )。发病时间最短2小时 ,最长1周。1 2临床症状 :3例动脉栓塞患者表现为肢体疼痛、无脉、苍白、麻木、运动障碍。2例静脉栓塞患者表现为肢体疼痛、高度肿胀、浅静脉扩张。1 3诊断方法 :超声多普勒检查诊断。1 4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6岁,工人.因右上肢无力,肌萎缩2年.于1997年4月8日入院.近2年来,病人常在体力劳动时感右上肢无力,肩背部酸胀、麻木感,双手平举时右手细震颤并渐渐出现右手背肌肉萎缩、肌束颤动.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无异常,右侧肩胛带肌、前臂肌、手部小肌肉均明显萎缩,右下肢踝关节上10cm轻度肌萎缩,右肩、肘关节活动受限,右上肢肌张力减弱,右上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上肢近端肌力Ⅱ°~Ⅲ°,远端肌力Ⅳ°,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患者,女,20岁,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口唇发绀6年加重1年伴下肢水肿,2007年6月20日入院。查体:血压左上肢150/90mmHg,左下肢140/80mmHg,右上肢156/96mmHg,右下肢145/74mmHg。口唇及颜面、四肢发绀,以下肢明显。心电监护仪示上肢SpO2 80%;下肢SpO2 58%。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为1例下肢巨大弥漫性脂肪瘤患者行右膝部肿瘤切开探查并截肢术。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未婚,农民。以左下肢进行性肿大11年加重3个月,前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体检发现左下肢极度肿胀,皮肤粗糙,并可见粗大、曲张静脉,左下肢较健侧长43 cm,肢体测量对比见表1。入院诊断为巨大弥漫性脂肪瘤。在全麻下行右膝部肿瘤切开探查并截肢术。术中出血约1200 ml,输浓缩性红细胞1400 ml,输血浆655 ml,切除左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依据所给麻醉药不同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静注1.5 m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0.5μg/kg丙泊酚。结果:术后苏醒实验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实验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能减轻应激反应和疼痛症状,且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应用全麻和小剂量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小剂量腰麻方式,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恢复到2分以下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252±13.5)ml、术后下肢运动恢复时间(64±10.1)min、住院时间(10±1)d、住院总费用(25900±235)元、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0.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261±13.3)ml、术后下肢运动恢复时间(62±9.6)min、住院时间(16±1)d、住院总费用(29500±312)元、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小剂量腰麻制药控制好麻醉平面,保持患者呼吸到通常维持循环功能,更适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与全身麻醉比较可明显降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是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行右美托咪定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显效率为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43%(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中的不良反应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2型糖尿病(DM)交感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Hhcy患者22例,并以22例2型糖尿病非Hhcy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丹麦Keypoint.net肌电图仪通过皮肤交感反射(SSR)检测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四肢SSR测定,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SSR波平均潜伏期、波幅及上肢-下肢SSR潜伏期比和波幅比差异.结果:Hhcy组和非Hhey组SSR潜伏期上肢分别为(1 593.11±149.85) ms、(1 539.75±149.22)ms(P>0.05);下肢分别为(2 795.86±415.24) ms、(2617.93+327.61) ms(P<0.05).Hhcy组和非Hhcy组SSR波幅上肢分别为(1.03±0.38 )mY、(1.22±0.30)mV(P<0.01);下肢分别为(0.28±0.17) mV、(0.38±0.15 )mV(P< 0.01).2组上肢-下肢SSR波幅比Hhcy组较非Hhcy组增高(P<0.01),而同侧上肢-下肢SSR潜伏期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h-cy可以加重2型DM交感神经损害程度,且有长度依赖性特点,而SSR检测是简单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患者25岁,住院号138473。孕1产l,因剖宫产术后15天,右下肢疼痛11天,于1999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15天前因36周妊娠、前置胎盘行新式剖宫产术,术中娩出1女婴。出血约100ml,手术顺利。术后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子宫复旧好,阴道流血不多。患者因体弱、刀口疼痛很少离床活动。术后第4天即感右下肢疼痛,尚能活动,未在意。术后5天拆线出院,刀口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