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难降解有机物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难降解有机物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的电解工艺和降解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 (pH =10 )下 ,以自制PbO2 为阳极 ,电极面积为 1cm2 ,,保持电流密度 30mA/cm2 电解 134min ,2 0 0mL对硝基苯酚溶液 ,浓度从 2 0 0mg/L降低到 1mg/L以下 ,COD去除率 10 % ,BOD/COD值达到0 .6 3 这种工艺操作简单 ,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负载型催化剂在电化学降解苯酚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树脂负载金属离子型催化剂在电化学悬浮床体系中降解苯酚废水中的应用.分析了苯酚废水初始pH值、催化剂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及废水矿化度对电化学降解苯酚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负载三价铁离子的树脂对苯酚水电化学降解有很好的催化作用,10h内苯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3.
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In掺杂SnO2/Ti电极.采用In掺杂SnO2/Ti电极为阳极,Ti为阴极电解4-硝基苯酚,实验了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离和废水pH值等对4-硝基苯酚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间距离为2 cm,废水pH为1以及电解时间为5 h的处理条件下,4-硝基苯酚的电解处理去处率可达到96.2%.并利用HPLC对4-硝基苯酚降解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钢板、石墨和钛钌作阳极,钢板作阴极,探究不同阳极材料对苯酚电化学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阳极材料对苯酚的去除能力依次为:钢板电极、石墨电极、钛钌电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不同阳极材料电化学电解苯酚后的产物,发现三种阳极材料处理后的苯酚废水中存在不同种类和丰度的降解产物,说明苯酚在不同阳极材料的降解路径不同。综合苯酚和TOC去除率以及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的积累情况,确定钢板阳极最适用于苯酚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最佳条件下苯酚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9.51%和70.57%。  相似文献   

5.
微电解-电解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电解-电解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考察初始pH值、曝气、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硝基苯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初始pH 3.0、铁屑用量200 g/L、铁炭微电解反应1 h后,硝基苯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63.2%和22.1%;然后采用电解法处理,在电流密度为5 mA/cm2、电极间距为2 cm、电解1 h后,硝基苯和CODCr去除率分别提高至92.3%和45.2%;废水B/C由原来的0.19上升到0.36.因此,微电解-电解工艺是一种有效的硝基苯废水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经济且有效的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探讨苯酚废水在该法中的降解规律和机理,为该法应用于实际苯酚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根据电解原理,采用自制三维电极-Fenton试剂法反应器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结果三维电极-Fenton试剂法能够将电解产生的.OH和Fenton反应产生的.OH用于苯酚废水的降解,对苯酚废水具有较高的去除率,采用活性炭纤维作阴极,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3.0,Fe2+投加量为0.8 mmol/L,电解电压为12 V时,苯酚的最大降解率为94.5%.结论三维电极-Fenton试剂法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且有毒性的废水,是个快捷、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同时对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查电化学氧化对低浓度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研究阴极材料、阳极材料、电流密度、氯离子质量浓度、极板间距、沸石的添加和氨氮的初始质量浓度等影响因素对氨氮和总氮降解的影响,同时比较研究二维和三维电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适宜于废水脱氮的技术,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极板间距1 cm、电流密度5 mA/cm2、阳极RuO2-IrO2-SnO2/Ti、阴极钛网、氯离子质量浓度200 mg/L、改性沸石为粒子电极,在该条件下反应20 min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5%.与二维电极对比,三维电极是在多种物理化学过程协同作用下完成对氨氮的去除,可以达到更高的氨氮降解效果和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与生物法相结合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难降解的印染废水.电解实验以不锈钢作为电解槽的阴、阳极,活性炭作为粒子电极,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电化学反应的最佳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电流密度为60 mA/cm2,活性炭投加量为40 g,主电极极间距为7 cm的条件下电解60 min后,将电化学氧化后的废水再进行生物处理,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85%~87%,脱色率达到82%~92%.  相似文献   

9.
以高浓度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应用内电解-电化学氧化耦合技术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固液比、铁炭体积比、电流密度、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38%、铁炭体积比为1∶1、电流密度为9 mA/cm2、初始pH值为3、反应时间为36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58.4%和93.6%,说明采用内电解-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对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2,4-DCP的电化学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4-二氯苯酚(2,4-DCP)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对2,4-二氯苯酚(2,4-DCP)模拟废水的电化学氧化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外加电压、支持电解质浓度、初始pH值等影响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电化学氧化降解2,4-二氯酚的较佳条件.结果外加电压为5 V、电解质为Na2CO3,浓度为0.02 mol/L、pH值为3.1、极间距为15 mm、曝气强度0.15 m3/h,2,4-DCP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曝气加强传质能有效提高降解效率;酸性条件下有利于2,4-DCP的降解;当溶液中含有Cl-、CO32-离子时将有利于2,4-DCP的降解.结论电化学氧化法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2,4-二氯苯酚,降解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加强曝气传质可有效提高降解效率,较低操作电压和支持电解质浓度,有助于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0 INTRODUCTIONElectrolessnickel platingtechnologywasamethodofdepositingnickelionsonthesurfaceofmetalmaterialswithdifferentshapes .Thisprocesshadspecialadvantages ,andwasthereforewidelyap pliedinaerospace ,electronics ,petrochemistry ,foodindustriesandsoon[1]…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膨润土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膨润土,并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吸附苯酚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改性膨润土0.3 g处理浓度为20 mg/L的苯酚废水,固液比为6 g/L,常温吸附1.5 h,苯酚浓度去除率达到65%~70%;改性膨润土对高浓度苯酚的浓度去除率较低浓度的更好,浓度去除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3.
US/H2O2组合工艺催化降解苯酚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苯酚水溶液在超声波/过氧化氢(US/H2O2)复合氧化工艺条件下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详细讨论了H2O2体积质量、苯酚初始体积质量、溶液初始pH和外加Fe2+等因素对US/H2O2工艺氧化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的超声波辐照或者过氧化氢氧化下苯酚去除率很小,而在组合氧化过程US/H2O2工艺中有显著的提高;苯酚降解的拟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到6.904,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iO2悬浮体系光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利用紫外吸光度表示苯酚相对含量,考察了TiO2用量、pH值、曝气、苯酚浓度、处理时间及光强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O2用量为2g·L-1、pH值为3、连续曝气和搅拌条件下,在一定光强紫外光照射2.5h,苯酚(10mg·L-1)去除率达96%.  相似文献   

15.
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中不同因素对苯酚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反应机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制反应器,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试验分析pH值、进水苯酚质量浓度、电解电压、Fe^2+投加量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对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为pH=3,电解电压=15V,Fe^2+投加量为1mmol/L,反应时间90min,质量浓度为300mg/L的模拟苯酚废水最大去除率达到91.2%.结论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经济高效,pH值、电解电压、Fe^2+投加量、进水苯酚质量浓度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设备和工艺简单、无污染、生产过程费用低的分离水溶液中微量茶碱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物质,利用以加强排液的一种球形构件的泡沫分离塔对富集水溶液中微量的茶碱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适的操作条件为CTAB浓度0.2 g/L、初始pH 8.0、气体流量300 mL/min和装液量350 mL时,茶碱的富集比为49.3,回收率为56.9%.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露天矿潜孔钻机作业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从传统除尘技术应用效果差、耗风量大、取水困难等事实出发,根据泡沫除尘机理及两相泡沫发泡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露天矿潜孔钻机的泡沫发生器,并对其发泡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泡沫发生器的泡沫流量、发泡倍数及半衰期等性能实验,确定出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泡沫发生器的最佳工况点.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气液比)、发泡网及发泡剂质量分数是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在工况为发泡网1、质量分数1.5%的配方2、气体压力0.7 MPa、液体流量18 L/min及气体流量30 m~3/h条件下,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达到最佳,其流量为515 L/min,发泡倍数为22,半衰期为65 min.经现场试验,泡沫除尘后采场平均降尘率高达90%以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电解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解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方法以泡沫镍为阴极、Ti基RuO2涂层电极作阳极电解回收废液中的镍.分析反应pH值、电流强度、温度、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控制pH=7~8,表观电流强度Ⅰ=0.45-0.5A,试验温度80℃、电解2h,可以使废液中镍的质量浓度从2018mg·L^-1降至53.7mg·L^-1,去除率高达97%以上.但随着镍离子质量浓度的降低,镍的单位时间去除率和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很快.当镍离子质量浓度降至54mg·L^-1时,能耗升至9.9×10^5kJ.此外,经过2h的电解处理,废液中的总有机碳(TOC)的质量浓度可降低97.3%.结论利用电解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不但可有效回收废液中的镍资源,还能去除废液中的大量有机物.但电解法应用也有局限性,不适于低质量浓度含镍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工艺的 C u O - Z n O -C e O2 / A l 2O3 催化剂, 采用 X射线衍射 ( XR 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以实验室配置的苯酚溶液为目标污染物, 考察了C u O - Z n O -C e O2 / A l 2O3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 C e的加入有提高催化剂体系分散度的作用; 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 C u、 Z n、 C e分别以 C u O、 Z n O、 C e O2的形式存在, 并成功负载于载体 A l 2O3; 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9 0 0m g / L的实验室配置苯酚溶液, 在反应温度为1 8 0℃, 压力为4MP a, 搅拌速度为3 0 0r /m i n, 催化剂加入量为0. 1g /( 1 0 0mL) , 反应时间3 0m i n时, 化学需氧量( COD) 去除率达到9 5%。  相似文献   

20.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effective enrichment of Cd2+ ions from water with a calcium alginate(CaAlg) hydrogel filtration membrane. First, the CaAlg hydrogel filtration membrane was prepared without a pore-forming agent. This membrane was used to remove Cd~(2+) via ion exchange with Ca~(2+), and the Cd~(2+) was preserved in the CaAlg hydrogel. Then, the CaAlg hydrogel containing Cd~(2+) was soaked in a sodium citrate solution, and the hydrogel was fully dissolved. The removal rate of the CaAlg filtration membrane reached almost 100% within 120 min when the Cd~(2+) concentration was under 1 mg/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moval rate were investigated, such as NaAlg concentration, operating pressure, operating time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d~(2+). The effects of initial Cd~(2+) concentration, pressure and filtration time on the enrichment factor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richment factor reached 87.3 when the pressure was 0.18 MPa and the filtration time was 240 min. Different enrichment factors could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operating pressure and filtration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