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离心泵反转作透平是一种回收液体余压能的理想方法,泵壳的模态分析对泵作透平的振动性能至关重要.为了掌握泵作透平下,壳体模态对振动激发噪声辐射规律的影响,验证泵壳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离心泵泵壳结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模态试验台,采用捶击法对泵壳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对离心泵壳体进行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进行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壳体各阶模态均为独立模态,且相互正交,可认为试验模态识别精度得到检验,试验模态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结构的动态特性,可用于基于模态求解的振动辐射噪声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发动机罩振动的模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结构振动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结构振动特性的分析,确定试验模态与有限元计算模态的相应关系,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用了模态振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一拖拉机发动机罩壳的试验模态和有限元计算模态分别进行了欧氏空间中的相关分析和基于内积的相关分析。对模态振型相关分析技术用于具体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模态分析技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模态分析已经成为振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最终目标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阐述了国内外有限元模态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3今国际上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软件开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限元模态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英  滕召金  赵福水 《湖南农机》2009,(4):27-28,45
模态分析技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模态分析已经成为振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最终目标是识剐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阐述了国内外有限元模态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当今国际上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软件开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初步掌握振动基本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模态叠加法对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结构有限元模型、声腔有限元模型和结构声腔耦合模型进行了结构模态及声振耦合特性研究,获得了该消声器的结构模态和声振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G25型单缸柴油机的激励频率与该排气消声器的固有频率接近而引发共振,通过改进消声器结构的壁厚来改变其结构模态频率,避开了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从而减少振动、降低壳体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变速箱振动故障问题,对该型号变速箱的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升速过程、稳态运行过程以及降速过程进行振动测试。对2档工况下故障附近的测点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以及对变速箱壳体进行约束模态分析,找出了汽车变速箱振动故障原因所在,为下一步进行变速箱结构动力学修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安全壳喷淋系统是保障核电站安全的关键设施,该系统中的喷淋泵更是核电站的核心安全设备.以一台核电站用安全壳喷淋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安全特性方面的研究,以验证其设计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要求.首先,对泵壳结构体进行模态分析;其次,对其结构体加载运行基准地震载荷和安全停堆地震载荷,并进行基于模态响应下的地震动分析;最后,对泵壳内壁表面加载热变载荷,并对结构体进行热冲击计算.结构体安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喷淋泵壳体的基频为104.45 Hz,远大于33 Hz,为刚性结构,结构体振动方式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热冲击作用下产生的高热应力区域集中在泵座与壳体交界处;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动效应高应力区域集中在壳体上的结构分布不均匀处.无论是在热冲击还是地震动作用下,高形变区域均集中在泵底.泵壳结构体上出现的最大应力小于ASMEⅡ所确定的材料许用应力,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客车车身振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了汽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通过比较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验证了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车身减振的改进方案,并且对改进前后的车身结构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能有效减轻车身结构的振动,可以作为控制车身振动,进而控制车内低频噪声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汽车离合器壳体的结构特点,采用机械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气体泄漏测试仪对离合器壳体的内在质量(气孔、砂眼、断芯等)进行检测。介绍气体泄漏测试站的工作原理、所需设备及检测方法,为汽车离合器壳体的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田用大功率拖拉机驱动桥壳体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体简化为变截面简支梁,设计58.8~73.5k W功率段的水田用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体,用SolidWorks软件对壳体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在Hypermesh中对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导入ANSYS中计算。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模态试验及有限元静力分析,表明壳体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磨粉机喂料机构是保证和提高研磨效果的主要机构之一 ,喂料离合器对能否紧密配合磨辊的离合 ,做到工作时“先喂料 ,后合闸”,停止工作时“先离闸 ,后停料”,以及对减少磨辊的磨损 ,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通用的磨粉机喂料离合器有气动膜片离合器、牙嵌式机械离合器、齿轮式机械离合器等几种 ,下面介绍的是一种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1 结构该离合器的结构组成见图 1。轴承座 2固定在机体上 ,离合器壳体 3空套在轴承座的伸出端 ,离合器壳体上有 α升角的螺旋型长槽孔 (见 A向视图 ) ,销 1 0固定在轴承座上 ,离合器壳体绕…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利用UG(Unigraphics)软件建立整个离合器盖三维模型;接着,采用NX nastran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离合器盖进行了危险工况下的静应力计算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在各危险工况下的最大静应力、应变及固有频率;最后,对离合器盖进行了耐久性分析,找出了其危险疲劳点.研究结果可为传统离合器盖的设计或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动力学软件ABAQUS和MSC.adams建立某种船用气胎摩擦离合器的刚柔耦合模型,利用在网格节点上平均加模态力成功地模拟了气胎的充放气过程,并对离合器的刚柔耦合模型进行动力学有限元分析。通过研究4种不同的气胎充气时间,两种不同的摩擦片接触摩擦系数和两种不同的从动端转动惯量(分别对应离合器工作和空载)等工况下从动端角加速度总振级的大小,利用控制单一变工况法,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冲击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较长的气胎充气时间,较小的接触摩擦系数,离合器接合时的振动冲击较小。另外,离合器为空载时,从动端振动噪声较大,离合器工作时,气胎和摩擦片的振动噪声较大,为该类型离合器的制造参数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4100QB柴油机机体不同加筋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了不同加筋结构的机体表面在各模态下的振动特性,探讨了增强机体结构强度与刚度的一般方法,为机体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收获机车架瞬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车架作为农用收获机承载基体,承受着发动机、离合器、车身和货箱等所有机件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车架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动态模态分析是保证机器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采用传统方法很难得出精确分析结果,而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精确获得车架的应力分布以及车架两端与中间部位下沉量的规律和车架的瞬时动态。以往的有限元分析只是关注了车架的质量与车型进行优化分析,因此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SX360车架做了固有振动频率与动态模态分析,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逯世廷 《河北农机》2019,(10):64-64
研究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需要研究振动系统的模态特性参量,主要包含有振动系统的模态质量、固有频率、模态刚度、模态阻尼、固有振型等。建立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模态分析。可以深入分析振动系统结构动态特性,是对振动系统结构进行减震降噪设计的重要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割台结构设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是收获作业的主要工作部件,割台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收获质量。针对收割机在作业时,割台部件普遍存在振动强烈、无故障工作时间短及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通过Pro/E设计并建立了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的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割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别求解得到了割台部件前8阶模态振型及其固有频率,并通过分析割台结构的模态与振动的内在联系,得到最大振动区及割台部件之间振动关系。通过研究,可为现有水稻联合收割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主轴承盖在自由状态下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状态下主轴承盖的模态振型以弯曲和弯扭振动为主,通过主轴承盖的模态振动特性分析,可以防止其与相邻件发生共振,减小内燃机故障概率,为主轴承盖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小功率直流无刷永磁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振动明显,噪声较大。为研究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在半消声室内对自由状态下的电机单体进行转速扫频试验,分析得到近场噪声的频谱特征,并结合输入电流、壳体表面振动频谱结果,以及电机结构模态试验结果,得出电机噪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转动部件动不平衡、电机结构导致的轴向振动与结构共振以及轴承早期磨损等,为电机NVH性能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风力机风轮的振动,提出一种用于小型风力机的双叉式叶尖结构改型设计方案,通过风轮模态试验与风轮振动特性试验,测出改型设计前后风轮的模态参数、振动频率与振动加速度幅值,研究不同夹角的双叉式叶尖结构对风力机风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未改型风轮与双叉式叶尖结构风轮的试验.结果发现:双叉式叶尖结构使风轮的二阶到四阶固有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