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5年1~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8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组:孕三烯酮预处理后长方案降调节为A组,共60个周期;超长方案降调节为B组,共56个周期;常规长方案降调节C组,92个周期。分析和比较A组与B组、C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结果 A组与B组、C组比较,年龄、不育年限、Gn剂量、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Gn天数[(11.4±2.0)d]和优质胚胎率(4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0.6±1.8)d,37.6%]和C组[分别为(10.7±1.6)d,39.5%](P0.05)。结论孕三烯酮预处理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优质胚胎率,但未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胚胎供体小鼠(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和接受胚胎移植的假孕小鼠(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来源,两两组合,将实验分为9组进行IVF-ET,移植7d后,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妊娠率及活胎率。结果IVF-ET后,9组小鼠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组比较,中药-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及假手术-假手术组的IVF-ET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中药组、假手术-模型组及假手术-假手术组的IVF-ET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9组活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假手术-假手术组、假手术-中药组、中药-中药组、中药-假手术组、中药-模型组、假手术-模型组、模型-假手术、模型-中药组、模型-模型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消异方可提高模型小鼠IVF-ET的妊娠率及活胎率。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行辅助生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育患者26周期,并与同期IVF、ICSI治疗的单纯输卵管性不育患者56周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创术后的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共237例,其中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220例为研究组,未行轻创术者17例为对照组,并根据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将研究组再分为正常月经期内膜组、分泌反应欠佳组和子宫内膜息肉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虽然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活产率明显低于月经期内膜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子宫内膜异常的病理学改变是导致活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中心对129例经腹腔镜证实为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而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从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经腹腔镜证实为ASRMII-IV期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的129个周期病例;对照组为输卵管性不育的1,543个周期。内异症组根据有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药物降调节分为A、B两组进行分析,A组:中重度内异症在手术后接受长效GnRH-a(3.75 mg/支,每28 d一支,共2~6支)抑制治疗的39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与移植日血清孕酮(P)与雌二醇(E2)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对244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育妇女进行胚胎移植日血清P/E2检测并作频数统计,根据频数表将患者分为P/E2<130、130~175、>175三组。同时对92例IVF-ET失败患者阴道流血24h内行子宫内膜活检,按P/E2不同比值将IVF-ET失败患者分为三组,并对各组患者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比较各组患者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特点,分析胚胎移植日血清P/E2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P/E2130~175组临床妊娠率最高(46.88%),与P/E2<130、>17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E2130~175和>175组子宫内膜发育同步率分别为66.7%和50%,P/E2<130组仅为16.1%,不同步率为77.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VF-ET治疗中移植日P/E2在130~175范围内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好,内膜具有良好的容受性,临床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427例EM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BMI(亚洲标准)分为4组:偏瘦组(60例,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289例,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66例,24kg/m2≤BMI<28kg/m2)及肥胖组(12例,BMI≥28kg/m2),比较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按照EMS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和Ⅲ~Ⅳ期亚组,比较不同BMI组中各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显示,偏瘦组的Ⅲ~Ⅳ期EMS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组的基础FSH、LH水平显著低于偏瘦组、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的Gn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正常体重组的获卵数显著高于偏瘦组和肥胖组(P均<0.05);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子宫畸形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3例畸形子宫患者行IVF-ET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同期子宫正常、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者73例作对照组。结果行IVF-ET患者子宫畸形患病率为1.30%,13例子宫畸形患者总妊娠数6例次,临床妊娠率46.2%,着床率29.6%,足月产占66.7%,平均孕周(37.83±0.73)w;与同期子宫正常、单纯输卵管因素不育者比较着床率、妊娠率及足月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行IVF-ET患者子宫畸形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如重视早期诊断及加强孕期监护,其妊娠率及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行宫腹腔镜术后的妊娠结局,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具体的术后受孕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由同一术者针对106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施行宫腹腔镜手术的病历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受孕结局,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并就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行长方案IVF-ET共132个周期,其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U/L的患者76个周期(A组),基础FSH 10~15U/L的56个周期(B组),同期基础FSH≤10U/L的单纯性输卵管性因素行长方案体IVF-ET共72个周期(C组),比较3组治疗结局。结果获卵数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C组显著高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Gn)量C组显著低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E2、不孕年限、受精率、优胚率、Gn天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基础FSH≤10U/L患者与FSH值相当的输卵管因素患者行IVF的妊娠结局相似,但获卵数较少且Gn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种降调节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进一步优化临床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治疗的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1周期,按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分为长方案组(n=97)、超长方案组(n=32)及改良长方案组(n=52),对促排卵监测指标、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三种促排卵方案中,长方案组的Gn天数和Gn用量均显著低于改良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P0.05)。三组之间获卵数、MII卵率、2PN受精率以及D3可利用胚胎数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三种促排卵方案中,超长方案组较改良长方案和长方案组的胚胎着床率[新鲜周期(60.71%vs.46.00%vs.48.42%)、FET周期(66.67%vs.48.72%vs.44.74%)]和临床妊娠率[新鲜周期(78.57%vs.67.86%vs.56.86%)、FET周期(78.57%vs.66.67%vs.66.67%)]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超长方案组的累积妊娠率较改良长方案和长方案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分别为88.46%vs.84.44%vs.77.78%),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方案、超长方案和改良长方案都是EMs患者进行IVF-ET的有效治疗方案,长效GnRH-a的持续作用对改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卵巢功能无明显下降的EMs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所行IVF-ET助孕的EMS合并不孕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促性腺激素的来源分为A组(国产组,201例)与B组(进口组,8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控制性促排卵(COS)周期资料及移植周期临床助孕结局。结果 (1)A组患者较B组患者年龄更大(32.6±3.3vs.31.7±3.8)、不孕年限更长(6.6±3.9vs.6.0±3.6)、基础窦卵泡数更少(8.3±4.1vs.9.1±4.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周期取消率(11.9%vs.12.8%)以及因未获卵、无可移植胚胎、OHSS中重度等取消周期原因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较B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250.5±55.7Uvs.227.3±52.6U)及总量(2 626.4±804.6Uvs.2 432.2±750.4U)更大,卵泡数(9.3±4.7vs.10.1±5.0)、获卵数(8.3±5.0vs.9.3±5.1)、获成熟(MⅡ)卵数(6.9±4.4vs.8.0±4.8)、获卵率(88.7%vs.91.9%)、获MⅡ卵率(83.7%vs.85.9%)、可移植胚胎数(3.1±2.6vs.3.7±2.3)、优质胚胎数(1.0±0.8vs.1.3±1.1)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Gn总费用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5 258.4元vs.9 979.0元,P<0.05);(5)A、B组分别有177例、767例行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57.1%vs.64.9%)、种植率(40.3%vs.45.7%)、流产率(9.9%vs.12.0%)、活产率(49.2%vs.54.6%)及胎儿出生缺陷率(3.3%vs.2.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IVF-ET助孕治疗可获得与使用进口促性腺激素助孕相似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率,由于其费用明显降低,可作为EMS患者IVF助孕中更经济实惠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P)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果以及EP次数及输卵管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我中心行IVF-ET的患者,选择经腹腔镜或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盆腔、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症患者的401个周期,根据既往有无EP史,分为EP组270周期和非EP组131周期;EP组又根据既往EP的发生次数分为EP1次组和EP≥2次组。分别比较EP组和非EP组、EP1次组和EP≥2次组的种植率、妊娠率以及重复异位妊娠(REP)的发生率。同时根据输卵管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比较患侧输卵管结扎或根治性手术组(A组)和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组(B组)以及对侧输卵管结扎或根治性手术组(A1组)和对侧输卵管保留组(A2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1)EP组与非EP组促性腺素激素(Gn)用量、Gn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及EP发生率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EP1次组和EP≥2次组的妊娠率、E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P≥2次组的种植率(72.04%)明显高于EP1次组(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B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及EP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1组的妊娠率(87.14%)和种植率(59.03%)明显高于A2组的妊娠率(65.22%)和种植率(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EP后行IVF-ET并不影响临床妊娠结局,亦不增加REP的风险,且与既往EP次数无关。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或根治性手术治疗均不影响妊娠率,不增加REP的风险;对侧输卵管是否保留,则应进行综合评估后判定。对既往发生2次以上EP的患者,双侧输卵管切除更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IVF-ET助孕治疗中5种促排卵方案(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克罗米芬方案及自然周期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2014~2015年收治的年龄≥35岁患者采用5种不同方案促排卵后行IVF/ICSI-ET助孕的5 031个周期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将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为3组:35~39岁、40~42岁、42岁,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的Gn用量、天数、获卵数、MⅡ卵数、有效胚胎数、正常受精率、有效胚胎率、周期取消率、新鲜移植及冻融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指标。结果 (1)各不同年龄组的促排卵方案中,患者的基本情况除了自然周期组的基础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年龄组均表现为:长方案组的Gn天数最长、克罗米芬方案组的Gn用量最少、自然周期组的周期取消率最高,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妊娠率在35~39岁组的短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较低(分别为33.70%和27.45%),在40~42岁组的拮抗剂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妊娠率较低(分别为18.95%和13.33%),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2岁组各促排卵方案间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早期流产率在各年龄组的不同促排卵方案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芬方案在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与长方案相当的前提下,Gn用量及天数较少,不失为高龄患者较推荐的一种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ProQuest Medical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表的论文,对宫腔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进行数据提取,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宫腔镜干预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35,95%CI(1.17,1.56),P0.000 1]。宫腔镜异常组临床妊娠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RR=0.94,95%CI(0.83,1.06),P=0.280]。结论对于首次IVF-ET术前患者,宫腔镜干预有助于发现阴道B超遗漏的宫腔微小病变,改善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应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后进行IVF-ET助孕的临床情况和胚胎体外培养结局。方法收集经保守治疗后完全缓解,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转诊至我院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治疗的3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资料共57个IVF周期作为研究组,根据年龄、BMI、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等在同时期匹配114个子宫内膜正常的IVF周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和胚胎体外培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中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FSH、E2、PRL、LH)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研究组基础睾酮(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6±0.72)nmol/L vs.(1.71±0.68)nmol/L,P<0.001]。研究组较对照组Gn起始剂量[(271.2±56.3)U vs.(247.0±63.7)U]和总量[(3534.4±1263.3)U vs.(3104.9±1282.2)U]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HCG日内膜厚度较对照组薄[(7.07±2.08)mm vs.(11.57±2.38)mm,P<0.05];两组间Gn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HCG日激素水平除FSH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所检测的激素水平(E 2、P、T、LH)在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获卵数[(9.0±5.8)vs.(10.4±6.4)]、MII卵数[(7.9±5.4)vs.(9.1±6.1)]、受精率(90.42%vs.90.50%)、卵裂率(99.75%vs.99.26%)和优质胚胎率(10.37%vs.10.58%)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1%vs.40.75%,P<0.05)。34位患者中有19位进行了共27个周期的冻融胚胎移植,每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44.4%(12/27),累积妊娠率为63.2%(12/19)。结论子宫内膜病变保守治疗后体外受精过程与其他患者类似,对于存在不孕病史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保守治疗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可以提供可靠的生育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接受常规超促排卵体外受精(IVF)≥2周期失败,年龄≤38岁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微刺激周期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既往治疗周期表现为卵巢反应低下71周期(A组),优质胚胎率低下98周期(B组).将月经第3天窦卵泡直径<8 mm,雌二醇(E2)<280 pmol/L的患者,从第3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 mg/d至取卵日,第8天B超监测,酌情增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注射.两组均在优势卵泡直径>15 mm,平均每个优势卵泡E2≈1,100 pmol/L时,于当天20:30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肌注0.2 mg诱发排卵,34~36 h后采卵;在内膜厚度达8~14mm时行胚胎移植;否则实行胚胎的玻璃化冷冻,待以后进行自然周期移植.结果 A组,优质胚胎率62.48%、临床妊娠率28.57%、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14.08%;B组分别为73.39%、45.90%及28.58%.两组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流产率(A、B两组分别为20.08%和34.5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多次使用常规超促排卵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微刺激方案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龚梦  明蕾  张露  李春燕  项燕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797-804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避孕药(OC)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育患者IVF-ET治疗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Biomed Central、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的原始论著,收集在IVFET治疗周期前,使用OC和不使用OC对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同时筛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3名独立研究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评价和信息提取,并通过RevMan5.2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RCT文献,共计1 620例患者,其中1例退出;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卵巢功能正常不育患者在IVF-ET前使用OC预处理会使临床妊娠率降低[RR=0.70,95%CI(0.55,0.88),P=0.002],继续妊娠率亦降低[RR=0.70,95%CI(0.54,0.92),P=0.01],但是两组间获卵数[WMD=0.53,95%CI(-1.20,2.26),P=0.55]、可移植胚胎数[WMD=-0.14,95%CI(-0.40,0.11),P=0.27]、优胚数[WMD=0.37,95%CI(-0.36,1.11),P=0.32]、种植率[RR=0.98,95%CI(0.79,1.21),P=0.83]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不育患者,使用OC预处理并不显著改善其IVF-ET的妊娠结局,甚至可能会降低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