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特色犹如城市生命,具有独特个性和人情味的城市才拥有生命力。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风貌趋同、城市特色丧失的现象日益显现。文章基于美学视角挖掘城市具有个性化和文化意义的地域特色,以塑造具有活力、生命力与人情味的城市风貌,解决城市"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  相似文献   

2.
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但是却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现代建筑虽有很大的优势,却避免不了"城市无特色"、"千城一面"的负面效应。如何理解和诠释"新而徽"的设计理念,研究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作者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梁添  张乐 《城市住宅》2021,28(6):136-137
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使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保留城市的独特个性方面,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的作用逐步体现.研究我国城市风貌管控体系的实践案例,介绍广州市黄埔区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体系的模式和实践,并对其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梁添  张乐 《城市住宅》2021,28(6):136-137
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使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保留城市的独特个性方面,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的作用逐步体现.研究我国城市风貌管控体系的实践案例,介绍广州市黄埔区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体系的模式和实践,并对其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城镇风貌特色的重要构成部分。当下国内城市面貌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漠视地域特色的建筑构成了城镇"千城一面"的消极景象。为塑造皖北城市风貌特色,本课题探寻皖北的地域建筑特色,然后提出新地域建筑的创作原则及常用手法,最终总结出一套具有可行性、推广性的地域建筑特色传承方法的步骤程序。  相似文献   

6.
观点     
《建筑师》2008,(1)
2.1中国建筑要少赶时髦多些民族个性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11日,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长曹嘉明在同济大学举办的"2008上海市建筑学会年会"上呼吁,"中国建筑在追寻设计时尚化、现代化的同时,不应忘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不要忘了用‘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建筑设计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南北城市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曹嘉明指出,近年来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资源的重要构成,也是文明价值继承与传递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城市外貌"千城一面",个性缺失;城市内部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承载历史文脉的空间载体逐渐消亡.为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的传承和发掘是各城市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强调了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云南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进一步塑造云南城乡风貌、地域特色,以解决"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万屋一貌"的诟病,最近,云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实施了《云南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与审查要点》《关于在建筑设计中突出云南地域特色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9.
本地化是特色化的核心承载,本地化特征的挖掘和塑造是城市特色风貌规划的关键环节,要避免城市建设面貌的"千城一面",唯有首先避免城市规划的"千城一面"。金寨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中,注重将本地化特征体现于特色风貌体系建构的全过程,从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空间特色资源的挖掘入手,提出了城市总体特色的意向,构建了具有金寨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并在城市风貌特色的诗性化表达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建设出现广场热、宽马路热、大草坪热等等不良现象,这种群体竞相"发热"的后遗症之一,便是"千城一面",城市的历史和个性被抹杀。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分析解读,提出了如何从规划层面采取措施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熊茂华 《山西建筑》2009,35(5):24-25
由服饰引出对建筑地域性的一些思考,分析了服饰行业与城市建筑的相似之处,并通过服饰行业的现状推论出我国城市建筑从外观上应该是“千城一面”的趋势,最后推论出:“千城一面”不等于建筑地域性的消失。  相似文献   

12.
济南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宁 《山西建筑》2005,31(8):13-14
针对千城一面现象,结合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背景,对济南传统的“泉城”特色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对“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从而促进济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日参加"温州市建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期间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讲"建筑和城市"专题,他对"千城一面"和"现代城市"的介绍使笔者受益颇深。温州城至少已有2200年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沧海桑田,留下许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记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建设,温州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几乎成了秦佑国教授课中"千城一面"的城市典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建筑的全盘西化,使得城市有"千城一面"之感,建筑装饰也无法拥有更多内涵表达。自古便是中华文明中心区域的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和现代建筑装饰相融合,不仅可以拓宽现代建筑装饰的思路,还能使得建筑彰显本土优势,发挥本地特色,从而更具竞争优势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不断更新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地方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发掘倍受关注。在"城市双修"的政策背景下,建筑立面整治成为塑造城市特色形象的有效途径。基于当阳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该文以长坂路临街建筑立面整治为例,探索当阳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表达,并提出相应的整治策略和方法,对当阳市传统风貌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起到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娟 《建筑》2013,(18):21+4
近30年,中国建筑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大体量、超高层的新特建筑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负效应。对此,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地产设计创新论坛上,一些建筑规划师直言:"我们的城市建设不是规划师说了算,而是市长说了算"。(8月19日《人民日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摩天大楼风靡全国,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或是"欧陆"风,或是"迪拜"版,缺乏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设计要有地方文化个性,在认识上并不存在争议。可为什么城市建筑趋同化又是那样的不可逆转呢?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两方面去分析。一方面,从社会经济根源来看,工业化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8)
"千城一面"已经是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人们置身于城市中感受到的只是钢筋混泥土,丝毫没有文化气息,人文底蕴。为什么后出现"千城一面"呢,又该如何破解"千城一面"呢?  相似文献   

18.
闫彩虹 《山西建筑》2006,32(6):18-19
分析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对建筑文化的传播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城市特色的价值及建筑背后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建设既要保持原有特色,又要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建筑和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文化单一模式所带来的危害性。如今,旧城更新等问题的出现,无疑为改变目前国内"千城一面"的局面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泉州地域建筑的特征,以及泉州当代建筑的创作与发展,希望在未来的城市更新浪潮中,为创造具有地域特色或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的特色。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倾向,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研究城市特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