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昌市西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解南昌市西湖区 0~ 6岁流动儿童的分布、计划免疫工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于 2 0 0 2年 11月在全区随机抽取 4 72名流动儿童与 4 72名常住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率 ,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 ,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常住儿童的相应指标 ( χ2 分别为 14 0 8、15 0 0、18 83、12 6 1、11 79、13 71、13 4 7,P均 <0 0 0 5 ) ;散居流动儿童的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非常显著地高于聚集地流动儿童 ( χ2 =13 0 0 ,P <0 0 0 5 ) ;户籍在本市的各县流动儿童 ,其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非常显著地高于户籍在外省的流动儿童 ( χ2 =14 0 0 ,P <0 0 0 5 )。流动儿童未接种的主要原因是 :不知道要接种占 6 1 0 8%。提示城市计划免疫工作应重视流动儿童 ,加大对流动人群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 ,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知晓率 ,尤其是对流动人群聚集地和户籍在外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户籍类型儿童微量铅污染的情况,为预防婴幼儿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血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的血铅含量,比较分析不同户籍类型儿童血铅的差异。结果 不同户籍类型儿童血铅含量和微量铅污染率增高的趋势依次为:流动户籍儿童→暂住户籍儿童→常住户籍儿童。常住户籍儿童微量铅污染率与暂住户籍儿童、流动户籍儿童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暂住户籍儿童微量铅污染率与流动户籍儿童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加强对深圳市暂住户籍儿童和流动户籍儿童的铅污染、铅中毒的防治力度,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1990~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1990~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报告的分析表明,1990~1997年本市户籍NNT的发病率为0.04/1000活产儿(‰).1997年加上外省户籍病例,NNT发病率≤0.1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发病率为1%的消除水平.本市NNT疫情受外省来京人员的影响较大,1997年外省户籍病例占全年发病的8462%。加强NNT疫情监测有重大意义,1997年开始将外省户籍病例纳人管理,NNT升为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处理,更实际地反映了北京市NNT的疫情特点。外省户籍病例均为在家分娩,旧法接生,且放弃治疗的较多,因此加强外省来京育龄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对高危人群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本市消除NNT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大兴区学校托幼机构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梅  刘海博  甘亚弟 《职业与健康》2010,26(24):3013-30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学校、托幼机构近5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对大兴区学校、托幼机构的学生、幼儿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5—2009年大兴区学校传染病发病以水痘、感染性腹泻、痢疾为主,学生中出现了性传播疾病,但构成比低;学生与托幼儿童中外省户籍病例数呈总体上升趋势,且2009年托幼儿童中外省户籍病例数高于本市户籍病例数;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以手足口病、水痘、感染性腹泻为主:与学生病例户籍分布特点类似,外省户籍所占比重较大且出现"倒挂"现象。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可能出现的病种,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及流动儿童的管理是降低该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长宁区0~6岁非户籍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长宁区0~6岁非户籍儿童的卫生保健现状与需求。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按照1∶1配对的方法,抽取长宁区北新泾街道0~6岁户籍与非户籍儿童共计436例,对家长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 【结果】 非户籍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率低,仅19.18%,户籍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高达80.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户籍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较户籍儿童差,非户籍儿童体重、身高低于P10的儿童明显较户籍儿童多;户籍儿童与非户籍儿童家长对儿童系统保健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户籍儿童家长对营养疾病的知晓率及儿童保健项目的知晓率中只有预防接种较户籍儿童高,其它内容均较户籍儿童低。 【结论】 非户籍儿童的保健状况较户籍儿童差,应加强对非户籍儿童家长保健知识的宣传,儿童保健管理真正从户籍儿童向属地化儿童转变。让非户籍儿童享受基本、均等化的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统计儿科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及变化趋势,探讨传染病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传染病的传播。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共报告5 459例麻疹等乙类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报告的乙类呼吸道传染病以麻疹、猩红热、肺结核为主;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段,其中<8月龄麻疹患儿360例占41.62%;麻疹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托幼儿童次之、学生最低,其中散居儿童报告810例占93.64%;北京市户籍244例、外省户籍621例,外省病例占总例数的71.7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3岁年龄段,其中<8月龄麻疹患儿360例占41.62%;麻疹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托幼儿童次之、学生最低,其中散居儿童报告810例占93.64%;北京市户籍244例、外省户籍621例,外省病例占总例数的71.7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5月份最高。结论加强儿科传染病预检分诊、规范传染病门诊管理、全员培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健康宣教及疫苗接种,是传染病和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常山县流动儿童的结构组成及其免疫接种情况,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将流动儿童分为本县以外区域户籍、流动至我县辖区且居住满3个月、年龄为0~7岁的流入儿童,本县户籍、流动至本县以外区域且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为0~7岁的流出儿童,和本县户籍、流动至本县其它乡镇且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为0。7岁的县内流动儿童,对他们的数量、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华泾镇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制定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华泾街道辖区内5所托幼机构984名儿童的健康普查资料结果。结果本市户籍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肥胖、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儿童营养不良和龋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儿童,而肥胖检出率低于本市户籍儿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肥胖和龋齿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和龋齿的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5~7岁。结论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的监督和指导,加大对幼儿家长的宣传力度,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鲍文娴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98-2099
[目的]了解绍兴市越城区外来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区各镇(街道)抽取外来人口较集中的1~2个社区(村)中的1—7周岁273名流动儿童和273名常住儿童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率,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常住儿童的相应指标(x^2分别为96.49、99.27、107.32、82.94、91.42、90.47、63.64、143.65,P均〈0.005);流动儿童未接种的主要原因:不知道要接种的占33.88%。[结论]提示城市免疫规划应重视流动儿童,加大对流动人群的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对免疫规划的知晓率,尤其是对户籍在外省的流动儿童和居住在乡村的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北仑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流动人口的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已成为影响计划免疫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突出问题。经 2 0 0 1年上半年摸底调查 ,我区现有外省流动儿童310 8人 ,外县流动儿童 10 77人。为了解我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督促乡镇更好地掌握流动儿童工作情况 ,我站于 2 0 0 1年 12月对流动儿童接种率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2 0 0 1年 12月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2 对象 在本地居住 3个月以上的非本区户籍的 0~ 6岁儿童。3 内容  (1)建卡证情况 ,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接种合格和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