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验证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反应指数(responder index,RI)在IgG4-RD疾病活动性评估中的诊断效率,并进一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纳入117例符合2012年日本标准的IgG4-RD患者,由3名专科专家通过医师整体评估(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PGA)将患者分为活动组(n=78)和稳定组(n=39)。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IgG4-RD RI,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血清标志物及IgG4-RD RI评估IgG4-RD疾病活动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活动组IgG4-RD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IgG、IgG4、球蛋白、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可溶性IL-2受体(soluble IL-2 receptor,sIL2R)较稳定组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IgG、IgG4、球蛋白、血沉和sIL-2R水平均与IgG4-RD RI呈正相关(P<0.05)。IgG4-RD RI和血清IgG水平用于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940和0.916。以IgG4-RD RI ≥ 6为标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到92.3%和86.5%;以IgG ≥ 11.6 g/L为标准,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1%和82.6%。结论 在IgG4-RD活动性评估中,IgG4-RD RI评分具有最高的诊断效率,血清IgG水平也可作为疾病活动性的标志物,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IgG4-RD RI评分和血清IgG水平是临床诊治中可靠、实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G及IgG4在抗囊尾蚴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筛分离提纯猪囊尾蚴囊液粗抗原,用ELISA法检测未经治疗和经1-3,4-6和7-9疗程治疗的4组确诊脑囊虫病患血清中的总IgG和IgG4。结果:总IgG抗体在治疗前组和疗后组之间没有显性差异(P>0.05),而IgG4在2组间有显性差异(P<0.01)。总IgG在疗后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IgG4抗体在疗后3组间则有显性差异(P<0.01)。IgG4的特异性为98.4%,高于总IgG的94.0%。结论:IgG4不仅可用于囊虫病诊断,而且有望成为判定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IgG指数和IgG合成率的实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中,IgG指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结果似然比分别是60%、65%和1.80,而IgG合成率分别为50%,65%和1.43。在排除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后,IgG指数的敏感性和阳性结果似然比分别是84%和2.4,IgG合成率则分别是79%和2.26。此外,IgG指数和IgG合成率对于判断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IgG4相关疾病     
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新发现的累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的少见临床疾病。IgG4-R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尤其IgG4是直接介导组织损伤还是旁观效应仍不清楚。IgG4-RD表现为各种器官同时或非同时的器官肿大或结节/增生病变,相关检查主要包括血清学,病理学和影像学。IgG4-RD综合诊断标准的诊断算法是用综合诊断标准结合器官特异性标准而制定的。治疗方面虽无指南可循但仍然推荐首选激素治疗,必要时考虑运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包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探索其抗体应答假阴性反应原因。方法:采用间接ELISA和单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55例小儿包虫病患者血清的IgG亚类(IgGl、IgG2、IgG3和IgG4)、IgA、IgM、IgE类抗体、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检测。结果:8种抗体检查方法中IgGl亚型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IgGl分别与其它种抗体的1种或2种联合检测,以IgGl IgA IgM检出率最高,为64.3%;15例IgG抗体阴性小儿患者中,有12例分别检测出IgG亚类和/或IgM、IgA、IgE,3例病人血清各种抗体均呈阴性反应,其中IgGl、IgG4及IgA、IgM、IgE的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42.9%、ll.9%、28.6%、26.2%和21.6%;小儿的IgM水平高于成人,肝包虫病患者的IgG亚类高于肺包虫病患者;IgG阴性小儿患者血清的CAg和CIC阳性率分别为40%及26.67%。结论:抗包虫总IgG抗体表达水平低下,抗体表达各类不同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造成包虫病患者IgG抗体反应阴性的主要原因。而寄生包虫囊的退行变性也可影响抗体的免疫应答水平。IgGl IgA Ig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包虫病人免疫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总IgG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物不耐受的研究始于1905年,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各系统慢性疾病[1],发病机制与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有关[2].食物不耐受为许多疾病病因的确定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目前,食物不耐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近几年也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本文对106例食物不耐受(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加以分析并作血清总IgG检测及食物不耐受结果阳性者回访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取作者单位培育的封闭群DHP/ZMU-1豚鼠血清,经3次盐析、2次层析。层析的第2峰洗脱蛋白,经鉴定证明为IgG,已达电泳纯。用该IgG作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得抗豚鼠IgG血清,其特异性符合要求,效价1:16,可供实验用。用制备的抗血清,测得体重为200~250g的普通级豚鼠的血清IgG含量为3.88±1.33mg/ml(n=88),正常值范围:2.20~6.83mg/ml。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混合人血清中IgG四个亚类提供了系统的分离方法。首先用DEAE-Sephadex A 50从血清中分离IgG作为亚类分离的材料。然后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IgG4。再用CM-纤维素柱分离出IgG2,最后用Protein A-Sepharose CL-4B 将IgGl与IgG3分离。  相似文献   

9.
以人IgG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不同性质的抗人IgG单克隆抗体(McAb)(AI2、AI3、AI4、AI5、AI6、和AI)。AI2McAb具有抗IgG1亚类的特异性,可识别IgGγ链和F(ab')2片段,作用位点可能在人IgG1铰链区。AI3AI、McAb分别为IgG3、IgG4亚类限制性McAb,可能作用于IgGCH1区。AI4McAb可识别χ和λ型IgG四个亚类以及F(ab')2片段,不识别游离χ、λ链。AI5McAb特异地抗IgG1结合型χ,作用于IgG独特型位点。AI6McAb只抗λ型IgG,可能作用于IgGCL区。6种抗人IgGMcAb除了AI5外,均能用于人血清中IgG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IgG4 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以多发脏器肿大、血清IgG4升高为特点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病原体感染导致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激活,通过抗原呈递促进CD4+T细胞激活,分化为Th1、Th2、Treg和Tfh细胞,产生一系列T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B细胞活化并转化为浆细胞,产生IgG4。而巨噬细胞和Treg细胞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进一步促进了纤维化的发生。以上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参与IgG4-RD发病,为今后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sIgG)和特异性IgG4(sIgG)检测在筛查食物不良反应患者问题食物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84例食物不良反应患者血清中20种食物sIgG抗体和sIgG4抗体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食物sIgG总体阳性率55.8%,sIgG4总体阳性率44.0%,sIgG总体阳性检出率极显著高于sIgG4(P<0.01)。食物不良反应患者的sIgG和sIgG4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sIgG和sIgG4(P<0.05)。小麦、大豆、花生、牛奶、鸡蛋、鳕鱼、榛子、腰果的sIgG和sIgG4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20种项目中,除蘑菇、花生外,其余18项食物的sIgG和sIgG4阳性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小麦、大豆、西红柿、牛奶、鸡蛋、鳕鱼、榛子、腰果和桃的sIgG阳性率均极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小麦、鸡蛋、牛奶、鳕鱼、腰果的sIgG4阳性率均极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结论 检测食物不良反应患者尤其是儿童血清中食物sIgG和sIgG4对于指导剔除问题食物,缓解食物不良反应症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备羊抗兔IgG抗体的1种简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教研室柯岩制备高效价和高特异性的免疫血清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抗原的分析和病原的鉴定,同时,也是免疫学实验室和临床检验室必不可缺少的生物制剂。其中羊抗兔IgG抗体的用途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5例IgG4-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8.7±12.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食欲减退和乏力;影像学检查可见胆管壁增厚、胆管狭窄,延迟期强化;11例伴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另可见肾脏、唾液腺等器官受累.14例患者IgG4升高,其中13例IgG4超过2倍正常上限;3例行病理学检查,典型表现为胆管壁内大量浆细胞浸润及席纹样纤维化.1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波尼松龙20~ 50 mg/d,治疗2~4周后每周减量5 mg,减量至5~10 mg/d维持),反应良好.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IgG4 [6.8(5.3,20.1)g/L比2.3(1.3,3.5)g/L,P=0.002]、GGT[635(390,998)U/L比27(16,72)U/L,P=0.001]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648.09±2276.27)U/L比(582.95±1097.68)U/L,P=0.011]水平均快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例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复发,再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依然有效.结论 IgG4-S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清学、病理学检查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制备小鼠IgG抗体的一种简便方法,即IgG-SPA菌体免疫法。首先制备10%(w/v)Cowan I 株菌体稳定液,按一定比例与正常小鼠血清制备IgG-SPA菌体免疫原。然后以9—12亿/ml菌体免疫原静脉注射于年青健康家兔,数次免疫后,即得兔抗小鼠IgG抗体(RAM-IgG),其血清效价达1:32~1:64(双扩法);其抗体纯度高,与正常小鼠血清只出现一条沉淀线。经鉴定,其血清不含有鼠IgM抗体。本文又把该法与IgG常规乳化佐剂免疫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625名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对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比较;采用ELISA法对81名HDN患儿及患儿母亲、79名健康O型孕妇和75名健康新生儿的IgG亚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当抗体效价≥64时,才使新生儿发生HDN;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IgG抗A(B)效价水平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母体及患儿血清中 IgG1、IgG3和IgG4 的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患儿母亲G1、IgG3和IgG4 的含量与患儿无显著性(P﹥0.05),患儿及母体血清中均以IgG1为主,IgGl和IgG3的含量,尤其是IgGl的含量与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密切相关系。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水平升高而升高;对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应定期检测IgG抗A(B)效价水平及其亚类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18例新生儿败血症及1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IgG亚类变化,两组患婴的四种血清IgG亚类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体外用pwm诱导B细胞产生lg可见两组患婴除lgM如lgG_3,外,IgG_1、lgG_2及lgG_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婴的PBMC对T细胞丝裂原PHA的增殖反应减弱,CD_4/CD_8比值下降。本文结果表明新生儿感染时T细胞功能系乱可致B细胞抗体生成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19.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一种与高血清IgGd水平相关的系统性纤维炎性疾病,其胸内表现不仅可累及肺实质,还可累及胸内淋巴结、纵隔及胸膜。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等不具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