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桂军 《海南医学》2010,21(19):56-57
目的对超声波和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根管预备的疗效作出评价。方法收集近3年临床初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颗患牙,随机则分成4组,根管预备分别采用超声法和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法,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预备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菌培养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甲硝唑组其厌氧菌减少程度均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1),尤以甲硝唑超声波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最明显。结论超声波与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超声波根管器械预备根管的时间短,术后效果好于手用根管器械。  相似文献   

2.
朱晓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36-1737
目的:研究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牙200颗,随机分为洗必泰组、对照组,每组各100颗患牙,洗必泰组采用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加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持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甲醛甲酚消毒后立即充填。比较二组患牙的远期疗效。结果:洗必泰组、对照组的远期疗效分别为97.00%、88.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可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化学预备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医学综述》2014,(6):1129-1131
目的评价化学预备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行根管治疗的患者40例(62颗患牙,161个根管)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0例(30颗患牙,80个根管)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向根管内注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B组20例(32颗患牙,81个根管)单纯用根管锉预备根管,根管预备过程中均用0.9%生理盐水冲洗。依据X线片及临床检查评价根管预备效果。两组每个根管预备前后分别于根管内取样接种,然后分析根管内厌氧菌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A组根管疏通率为93.4%,B组根管疏通率为66.7%,两组根管疏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备前厌氧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备后A组厌氧菌显著少于预备前(P<0.05),且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过程中EDTA的应用使根管预备效率明显提高,厌氧菌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甲硝唑联合超声技术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急性尖周炎患牙 15 5颗 ,随机分成实验组 80颗和对照组 75颗 ,实验组以 5 g/L甲硝唑作冲洗液联合超声技术预备根管 ,微波消毒后 ,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持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 ,微波消毒后 ,行根管治疗一次法。结果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 8.75 % ,对照组为 2 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远期疗效 :实验组为 94 .2 9% ,对照组为 91.94 %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认为甲硝唑是较理想的超声根管冲洗液 ,联合超声技术及微波消毒可有效地杀灭根管内的细菌 ,减轻根尖区的炎症反应 ,降低根管治疗术后的急性反应 ,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86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96颗患牙,按常规步骤行根管治疗.B组96颗患牙预备根管后患者口服地塞米松.C组94颗患牙,初诊行根管预备,开放引流3d.记录各相关因素,比较EIAE发生率.结果 A组17.71%的患牙发生EIAE,根管预备超出根尖孔的患牙EIAE发生率显著高于根管预备长度欠和恰的患牙,患者后牙EIAE发生率高于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与年龄与EIE发生率无明显关系,A组较B、C组EIAE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备长度和牙位与EIAE发作有显著关系,药物等预防措施可能降低EIE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16例患者344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2组:常规冲洗组160颗患牙,常规开髓、探查根管、确定工作长度后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预备中用2 %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冲洗根管,预备完后用2%次氯酸钠和15 %EDTA溶液冲洗根管,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超声冲洗组184颗患牙,治疗程序同常规冲洗组,常规根管冲洗后再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最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观察随访术后1周内患牙的疼痛发生率、根管充填质量及侧枝根管充填情况.结果 术后1周复诊超声冲洗组和常规冲洗组根管充填1周内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疼痛发生均与根管数目多少无关(P >0.05),术后X线片证实各组根管充填良好,根管超声冲洗后侧枝根管充填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根管超声冲洗后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消毒药物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根管的抗菌效果。方法选用新鲜拔除的60颗前牙,ProTaper预备至F3,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接种在无菌根管内培养建立感染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Vitapex(B组)、2%洗必泰(C组)、2%洗必泰凝胶(D组)进行根管封药,7 d后接种在BHI琼脂平皿上计数菌落。结果封药前4组根管内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封药前后根管内细菌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明显减少,与封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B组比较,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明显减少,封药前后细菌量的差值明显升高(P<0.05),但C组与D组比较,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及封药前后细菌量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洗必泰凝胶是再治疗根管最佳的消毒药物。  相似文献   

8.
孙婷  孟庆楠 《中外医疗》2014,(34):51-52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在乳牙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患有乳牙慢性根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12颗,根管预备时,观察组60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超声荡洗配合,对照组52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注射器反复冲洗配合,乳牙根管预备后均Metapex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及1年后的根管充填效果。结果 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乳牙根管充填率不同。结论超声荡洗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注射器冲洗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的疼痛,可能提高远期的充填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根管超声荡洗技术对去除牙胶根管充填物的效果。方法选择牙胶根管充填再治疗患牙80颗,按牙位分组,前牙组38颗,前磨牙组20颗,磨牙组22颗,治疗前摄X线片,确定原有充填物情况,并分为两类,Ⅰ类为根管粗大,根管欠充,Ⅱ类根管细小,根管欠充,分别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后注射冲洗,摄X线片,确定原有的根管内充填物去除情况,对未去除牙胶充填物超声荡洗根管,再摄X线片,确定根管内充填物去除情况。结果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后根管冲洗对于Ⅱ类根管去除牙胶充填物效果明显,而超声荡洗对于机用镍钛不能去除的牙胶充填物效果明显。结论根管预备后超声荡洗可以较好地清除根管内牙胶感染物。  相似文献   

10.
王彩瑞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1):103-104
目的探讨洗必泰氢氧化钙对污染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门诊选择150例慢性根尖炎或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的患牙,根管预备后,分为三组使用洗必泰+氢氧化钙;生理盐水+氢氧化钙;FC棉捻根管消毒,观察封药前后根管细菌培养结果,记录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疼痛、肿胀率;轻度、重度叩痛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半年、1年、两年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氢氧化钙能有效地杀灭细菌,且作用温和,刺激性小,不致敏,具有收敛性,当与洗必泰合用时,效果更佳,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9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行胬肉切除术及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对术后复发率行对比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切除组(A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3.33%。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组(B组)复发5例,复发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阐述创伤急救时间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生命支持及院内急救的体液复苏;以及抢救中的创伤评分系统概论及细则;黄金1小时的概念;中国的医疗急救事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Acute severe intoxication with carbamazepine is associated with seizures, coma 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Traditionally, charcoal haemoperfusion is used to remove the drug. We present a case of carbamazepine intoxication,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hree hours of high-flux haemodialysis. Thus, haemodialysis using high-flux membranes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carbamazepine intoxic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A R Holder 《JAMA》1970,214(1):209-210
  相似文献   

19.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