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转移FasL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基因转移Fas配体(Fas-Ligand,FasL)对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人F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FL),在体外转导5株人脑胶质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TUNEL法及荧光显微镜分别进行Fas/FasL表达检测和相关凋亡检测,分析,结果: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株胶质瘤细胞表达均表达Fas,不表达FasL,而Ad-FL转导的5株胶质瘤细胞均能表达FasL,Fas表达水平与抗Fas抗体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敏感性无相关性,Ad-FL能显著诱导5株胶质细胞瘤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结论:重组腺病毒FasL在体外诱导人脑胶质瘤凋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Fas/FasL系统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as/FasL(Fas配体)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肝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Fas/FasL的表达。结果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Fa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和80.00%(P〈0.05),FasL分别为66.67%和40.00%(P〈0.05)。肝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癌栓转移呈负相关,FasL与分化程度有关。结论肝癌细胞能下调Fas及上调FasL的表达而使凋亡受阻,可能是Fas系统在HC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3.
梁军兵  潘君素  缪蕾蕾  陈琪 《海峡药学》2010,22(12):281-283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诱导Jurkat细胞株的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方法不同浓度的5-FU分别处理Jurkat细胞12h和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CD95、CD95L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FU在10、20、40μg.mL-1浓度下明显促进Jurkat细胞表达Fas、FasL;且5-FU在24h比处理12h有更强的诱导效果。结论 5-FU可显著提高Jurkat细胞凋亡率,并增强Fas、FasL的表达率。  相似文献   

4.
Fas/FasL系统与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是一种重要的诱导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在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FasL的激活下介导细胞凋亡。最近的研究揭示肝癌细胞通过表达FasL反击免疫系统,消除体内抗肿瘤T细胞,并且抵抗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从而使肿瘤成为机体的免疫豁免部位而逃逸免疫系统的攻击。本文就Fas/FasL系统与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38/Fas/FasL信号途径在戊地昔布诱导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戊地昔布4 wk。剥离瘤结节,计算瘤体体积和肿瘤生长抑制率;HE染色检测裸鼠移植瘤的结构变化;FCM法检测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和FCM法检测p-p38、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移植瘤中p38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戊地昔布可明显降低肿瘤重量,肿瘤生长抑制率为45.80%。②戊地昔布可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③戊地昔布可上调p38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凋亡基因Fas和FasL蛋白表达升高。④肿瘤组织的凋亡率与p-p38、Fas、Fas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p38与凋亡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⑤给予戊地昔布后,裸鼠胃肠上皮细胞形态没有异常。结论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上调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的表达,可能是戊地昔布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是在基因调控下细胞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亡的现象。Fas抗原与Fas配体(FasL)组成的Fas系统是将细胞凋亡信号导入细胞内引发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传递系统之一。许多实体瘤和淋巴系统肿瘤瘤细胞经电离辐射或化学药物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Fas/FasL表达上调,提示电离辐射、化学药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表达Fas/FasL而使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 Fas/FasL,B细胞淋巴瘤基因 2(Bcl -2)/Bax与细胞凋亡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及原位 DNA片段末端标记法,在大鼠移植后5 d分别检测 Fas/FasL、Bcl- 2/Bax和细胞凋亡在大鼠肾移植模型中的表达。结果 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及Bcl- 2/Bax mRNA的表达主要在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指数、Fas/FasL和Bax在急性排斥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Bcl- 2 的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大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肾损伤中起重要作用,Fas/FasL及 Bcl- 2/Bax系统可能参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佳 《安徽医药》2017,21(10):1830-183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CHB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凋亡分子含量、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凋亡分子表达量以及免疫细胞含量.结果 CHB组患者血清中凋亡分子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mRNA含量与CD3+ 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16+ CD56+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HBV感染能够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的表达,进而造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γ通过Fas/FasL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通过Fas/FasL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干扰素-γ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Fas、FasL表达情况。结果:MCF-7乳腺癌细胞经干扰素-γ作用后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FasL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γ可通过Fas/FasL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观察组)和10例成人尸体解剖非白内障眼球(对照组)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两组LECs的凋亡情况。结果观察组LECs中凋亡细胞百分率为(30.4±3.7)%,对照组LECs中凋亡细胞百分率为(0.27±0.12)%。两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9,P0.01)。观察组LECs中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0%、68.0%,而对照组LECs中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20.0%,两组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7.68,P0.01)。2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LECs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数间均呈正相关(r=0.574,0.614,P0.01)。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形成过程可能与LECs的凋亡及Fas、FasL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在11酸睾酮诱导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的作用。方法:TUNEL用于检测睾丸细胞的凋亡信号。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用于对这些凋亡相关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结果:11酸睾酮处理后,生精细胞的凋亡信号和Fas/FasL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强,至第30天达到最大值。结论:Fas系统可能参与启动和调节11酸睾酮诱导的生精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热、放射诱导的SHG-44细胞凋亡与Fas/FasL、Caspase-3表达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施从先 《江苏医药》2004,30(12):912-914
目的 了解热疗联合放射对SHG-44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Caspase-3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对照组、单纯放射(2Gy)组、放射(2Gy) 42℃加热(加热时问40分钟)组细胞凋亡的改变,并用RT-PCR法检测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 热疗组凋亡比率分别为20.2%、29.3%和59.1%;Fas在三个实验组中均表达,但FasL和Caspase-3仅在单纯放射组、放射 热疗组中表达。结论 凋亡是热杀灭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主要方式,凋亡与Fas/FasL、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变化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Fas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Ca2+-ATP酶活性降低。牛磺酸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基因mRNA表达及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抑制心肌组织MDA的生成,提高Ca2+-ATP酶活性。结论牛磺酸对心肌缺血的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抗着床机理。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定位蛋白质。结果:注射米非司酮后,胚胎的着床数明显下降,另外,注射米非司酮后与凋亡相关的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米非司酮调控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且其抗胚胎着床作用可能是由Fas/FasL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Fas(又称Apo-1,CD95)是当前广泛研究的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当与其配体FasL结合时,可诱导Fas”细胞发生凋亡。在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Leithanser报道恶性肿瘤细胞通过Fas抗原的下调表达,逃避机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本研究通过40例口腔鳞癌及7例淋巴结转移癌标本Fas抗原的检测,初步探讨Fas在口腔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口腔鳞癌预后间的关系。临床资料一、方法我院1990~1998年口腔鳞形细胞癌手术标本存档蜡块40例,复习HE切片,挑选癌与癌旁交界处蜡块。其中高分化鳞癌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Fas与FasL在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组织(破裂型与非破裂型各10例)及8例脑死亡者的正常椎间盘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FasL,Fas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髓核组织中仅有FasL的表达,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FasL,Fas的表达,而且表达程度在正常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髓核组织中存在FasL的表达,提示FasL是使髓核组织产生免疫豁免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破裂),则会在局部激发炎症反应,引起髓核细胞凋亡,而髓核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导致FasL表达增高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在全身炎症反应及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通过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SaRT-PCR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ALI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Fas/FasL系统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 ALI早期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FasL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大鼠ALI血清TNFα释放、抑制肺部炎症反应;明显抑制LPS诱导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并明显下调Fas、FasL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上调,可能参与大鼠ALI早期的发病机制;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抑制Fas/FasL系统的活化,阻断、调控肺组织靶细胞调亡,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的表达及凋亡细胞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因子CD44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鲜NSCLC标本2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4,同时测定凋亡细胞峰,并与癌旁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和癌旁肺组织CD44的表达分别为:(57.30±3.74)%和(71.40±1.01)%。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凋亡细胞峰的测定,肿瘤组织为(14.46±2.18)%,癌旁肺组织为(0.75±0.10)%,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及正常肺组织CD44和凋亡细胞峰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27,P<0.05和r=0.55,P<0.01)。结论CD44的表达和功能异常时,影响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不能进行正常的诱导凋亡作用,导致细胞过度增生、恶变,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舒林酸对结肠癌变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舒林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分别标记Fas及FasL阳性细胞 ,观察诱癌过程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变化和舒林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Fas和FasL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 ,阳性细胞均位于大肠黏膜表层上皮中 ,呈簇状分布 ,舒林酸预防组和治疗组Fas和FasL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舒林酸可以上调Fas和FasL的表达 ,诱导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HepG2细胞表达的FasL蛋白的生理效应,期望能进一步阐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1)建立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系。(2)HtepC2x细胞表达的FasL生理效应的分析:采用细胞混合培养后,测定LDH释放、DNA Ladder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pC2x细胞可表达FasL,HepC2x细胞与HepC2o、Jurkat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后,HepG2o及Jurkat细胞特异性LDH释放率均等于零oDNAladde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APO2.7抗体标记细胞结果表明,与HepC2x混合培养后,HepG2o、Jurkat细胞发生凋亡;增强HepG2o细胞表达Fas,细胞凋亡程度也增加。结论:HepC2x细胞表达的FasL具有致表达Fas的肝细胞或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