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频道签名的P2P-TV流量精细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鑫  李进  王晖 《计算机工程》2010,36(24):9-11
提出一种基于频道签名特征的P2P-TV流量精细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净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频道签名的挖掘,借助频道签名匹配实现精细到单个(IP, Port)、具体到某一平台某一频道的流量识别。针对PPStream、QQLive、UUSee平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P2P-TV流量对应的平台与频道,且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Internet video and peer-to-peer television (P2P-TV)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users: chances are that P2P-TV is going to be the next Internet killer application. In recent years, valuable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problems of chunk-scheduling and overlay management in P2P-TV systems. However, many interesting P2P-TV proposals have been evaluated either in rather idealistic environments, or in the wild Internet. Our work sits in between these two antipodean approaches: our aim is to compare existing systems in a controlled way, but taking special care in realistic conditions for their evalu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carry on a simulation analysis that considers several factors, modeling the L7 overlay (e.g., chunk scheduling, topology management, overlay topology, etc.), the L3 network (e.g., end-to-end latency models, fixed vs dynamic conditions, etc.), and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layers (e.g., measurement errors, loss of signaling messages, etc.). To depict a comprenshive system view, result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both user-centric and network-centric metrics. In a nuthshell, our main finding is that P2P-TV systems are generally robust against measurement errors (e.g., propagation delay or capacity estimation), but are on the contrary deeply affected by signaling errors (e.g., loss or outdated system view), which are often overlooked without justification.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P2P-TV应用的实时内容检测,简要介绍了P2P-TV监控系统对P2P-TV平台与频道的精细识别,针对PPTV采用ASF流媒体格式进行数据流传输、节点之间通过UDP协议获取数据,在精确识别出平台与频道的基础上,识别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A/V数据包,获知A/V数据包的序号、A/V数据的长度及起始终止位置,通过在线将A/V数据提取并还原为媒体文件并进行内容检测。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结构化P2P网络的拓扑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化的P2P系统在构建覆盖网络时未考虑到与实际物理网络层的结合,导致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严重不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协议无关的拓扑匹配算法,通过事件触发的方式触发网络调整逻辑层的网络拓扑结构。模拟实验表明,本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拓扑匹配度,降低了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5.
在P2P点播系统中,“冷播”频道往往节点较少且分布分散,各个节点形成多个独立的“播放链”,服务器往往需要为每个播放链单独提供一路数据流,负载很大。为此,提出了一种P2P VoD冷热播频道间协作策略,通过利用“热播”频道中具有富余服务能力的节点为“冷播”频道节点提供patching服务,从而连接“冷播”频道各个独立的“播放链”,进而减轻了多频道P2P点播系统中由于频道冷热播的不均衡导致“冷播”频道给服务器带来巨大的负载压力。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策略能有效提高多频道点播系统的并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P2P流媒体系统中基于声望的节点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P2P流媒体系统中由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与节点的高度动态性而导致系统整体可用性偏低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望的节点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节点的反馈构建目标节点的声望,从而有效地检测节点故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节点的资源,有效地减轻了索引服务器的负载,准确地检测了系统中的故障节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等网络模式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当今视频点播系统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在对等网络模式上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方案,使所有的客户既是服务的消费者又是服务的提供者,从而克服了现在视频点播系统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P2P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大型数据库系统是典型的C/S结构,系统中有一个中心服务器,上面运行一个大型数据库系统,其他节点通过服务器访问数据库系统。但这种C/S结构容易在服务器处产生系统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P2P的观念引入数据库系统,建立了一种C/S与P2P相结合的新系统。在该系统中,服务器和客户端是C/S模式,同时所有的客户端组成一个P2P系统。为了提高系统效率又将这个P2P系统根据节点访问的数据表的不同划分为多个小的P2P网络。通过此方式客户端之间实现了数据缓存的共享,从而减少了对服务器访问的频率,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焦程波 《计算机应用》2011,31(11):2965-2968
网络地址翻译器转发的混合流与P2P数据流呈现相似的流量外部特征。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数据捕获点位于网络地址翻译器之后,当前P2P流量特征识别方法(TLI)因为没有对网络地址翻译器(NAT)转发混合流进行区分而将导致虚警和漏报情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流身份识别的P2P流量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IP标识时间序列完成对NAT转发混合流中源自不同设备数据流的身份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流量特征检测P2P流量。以当前主要的P2P应用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说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NAT混合流中的P2P流量,较大幅度降低虚警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SVM的P2P网络流量分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SVM的P2P网络流量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和基于统计理论的SVM方法,对不同应用类型的P2P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对文件共享中的BitTorrent,流媒体中的PPLive,网络电话中的Skype,即时通讯中的MSN 4种P2P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研究。介绍了基于SVM的P2P流量分类的整体框架,描述了流量样本的获取及处理方法,并对分类器的构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介绍。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平均分类精确率为92.38%。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的协作式垃圾邮件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明明  吴国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1):2559-2562,2596
对于某一封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很多的邮件用户可能有着相同的看法.利用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协作式垃圾邮件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借助的信息摘要技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了较好的抗攻击能力.在邮件服务器层构建了有超级节点的P2P网络,实现了垃圾邮件信息的分布式共享.同时在用户层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体系结构,在利用邮件服务器对收到邮件进行初步分析的结果的同时,利用个性化贝叶斯Agent,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垃圾邮件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P2P流量的特征,讨论了当前有关P2P流量识别与测量的研究现状。在分析一个通过应用层匹配来识别P2P流量的模块IPP2P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Netfilter的P2P流量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高速的内核字符串匹配来识别P2P数据流,在此基础上运用连接跟踪技术进行高效的流量统计,实现对P2P流量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多点协作 P2 P系统研究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ord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结构化的 P2P系统 ,具有严格的结构 ,无须服务器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节点和数据 ;但是该系统中 ,一个文件只有一个备份 ,容易造成文件丢失 ,而且文件传输速度很慢。为此 ,在 Chord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设计了结构化多点协作 P2P系统。该系统兼备 BitTorrent和 Chord的优点 ,既可以无须服务器方便地找到需要的节点和数据 ,又可以进行多点协作下载 ,从而保证了下载速度。它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个具有P2P特性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证书和数字内容都可以在用户间传送,充分发挥了点对点传输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系统瓶颈的问题。使得既能以可观的速度传输数字产品,又能对版权实施有力的保护。最后,对系统的安全性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De Bruijn和Ring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常数度的DBR图(节点出度和入度均为2)。将DBR图应用到动态网络,设计并实现了常数度的P2P系统Tangram。Tangram的设计基于分布式哈希表,是一个可扩展的、完全无中心的和自组织的结构化P2P系统。对于节点规模为N的Tangram系统,路由表大小为O(1),平均的路由步数是O(log N),在路由表大小和路由步数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通过模拟网络的实验表明,Tangram系统是稳定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增强型声誉系统中资源访问的“热点”问题,提出一种实现资源均衡访问机制的P2P声誉系统,并加入自动信任协商来改善该系统的信任推理机制,提高该系统的协商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使用P2P声誉系统解决了节点间提供服务的瓶颈问题,资源请求节点和资源提供节点间交互成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当前各种P2P方案的局限性,提高P2P通信的效率,针对P2P通信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环境感知能力的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该方案借助中间服务器能对P2P客户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感知并在两个P2P客户之间采用最优的通信方案进行通信。通过Vmware软件搭建了实验环境,并对各种拓扑下的方案性能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常用的P2P通信方案,该方案的会话具有更高的会话建立连接率,而且具有更少的信令开销,同时具有更优的端到端延时性能,证明了提出的方案优于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一系列P2P网络资源发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查询的P2P网络路由方法(Query-based Routing Method in P2P network,QRM方法)。在该方法中,节点会记录收到的查询以及满足该查询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中,优先存储那些距离较远的节点。仿真实验表明,随着查询的增多,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节点状态的P2P流量检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P2P流量检测方法多基于流量特征或深度包检测技术,而新型的P2P应用已逐渐发展为采用随机端口、协议特征模糊化以及HTTP隧道技术,这使得采用目前的流量检测方法识别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状态的P2P流量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多级检测模块,将节点状态信息存入Hash表中,并映射形成可信列表反馈到检测端,通过活跃因子、增量因子以及连接缓存的定义,可以快速、有效识别端口跳跃及协议加密引发的P2P流量。  相似文献   

20.
论文针对结构化P2P网络overlay层面路由计算导致网络层面路由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定向机制的路由优化算法。它通过重定向机制使节点逐渐收集同一子网内的节点信息,并将同一子网内的节点作为邻居,从而显著降低平均查询路径长度,而不加重网络负担。该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结构化P2P网络路由性能,从另一个角度解决overlay层面与网络层面的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