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身体条件的影响因素 ,选择 5 90名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为事故组 ,另选 6 30名驾驶员为对照组 ,进行视力、色觉、暗适应、视野、血压、选择反应时的比较。结果表明 ,事故组的视力、色觉、暗适应、垂直视野及选择反应时接近对照组水平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高血压的患病率及水平视野异常 (≤ 15 0°)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交通法规对驾驶员的视觉功能有特殊要求,但其标准有待规范。本文对关系到安全驾驶的视觉功能如视力、视野、立体视觉、色觉、视觉适应等因素从原理、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一些相关措施方面加以讨论。最后指出,我们对汽车驾驶员的视觉功能要求应该做进一步的划分达到有针对性地约束其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2218名机动车驾驶员的远视力、立体视觉、快速暗适应和色觉功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视觉功能明显衰退的年龄阈值及年龄阈值前后两组驾驶员视功能正常值。在此基础上,结合行车事故调查和安全行车要求,提出了自治区学习机动车驾驶员和现职驾驶员视觉功能职业体检建议标准。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驾驶员体检的项目是根据公安部的要求确定的。包括身高、视力、听力、有无红绿色盲、肢体有无残缺及躯体有无运动障碍等影响驾驶操作的疾病,其中以色觉检查最为重要。色觉异常的检出率虽然不是很高,但鉴于驾驶员的职业特殊性,对颜色的敏感性往往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某些特殊工种要求工人有较高的视觉质量,以往单纯的视力、色觉检查显然并不能达到较伞面了解视觉质量的要求,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也影响产品质量.我院自2005年开始连续3年为蛇口某企业招调特殊丁人进行体检,除进行视力、色觉检查外,还增加了驾驶员双眼视野检查、三级立体视觉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苯作业对男性工人色觉、嗅觉损伤和对视觉运动反应时的影响。方法 选取67名苯作业工人和37名对照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色觉采用色盲图谱进行测试。嗅觉采用多试管分装有挥发性液体进行检测。用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手眼协调运动反应时间。结果 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色觉差异无显著性(P>0.05),嗅觉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苯对作业工人嗅觉和视觉神经反射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心视力 (远视力和近视力 )、夜间视力、快速暗适应时间、视野和色觉等指标对 3 0 6名现职机车乘务员和 15 5名对照人员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中心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夜间视力和快速暗适应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视野和色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观察组按工龄分组后发现 ,中心视力、夜间视力和快速暗适应时间随着工龄的增长而衰退 ,且在 2 0年以上有一个较明显的衰退 (P <0 0 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与视觉功能的相关程度 ,依次为年龄、工龄 ,且均呈负相关。结论 工龄 (年龄 )是视觉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但对视野和色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莱芜市机动车驾驶史体检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交通安全的科学管理 ,防止或减少由于驾驶员健康原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按照《山东省机动车驾驶员职业健康查体试行方案》于 1998年 3~ 9月对全市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健康体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内容1 1 对象 全市各种机动车驾驶员。1 2 检查内容 常规检查 :远视力、视野、色觉、听力、血压 ;内科常规 :心电图、胸透、血常规、血型等 ;职业适应性检查 :暗适应、立体视觉、运动反应时等。2 结果与分析2 1 职业禁忌证检出情况 全市共检查机动车驾驶员 12 2 84人 ,其中男 12 2 46人 ,占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蓬莱市机动车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与违章(不良)驾驶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方法]2008年,在蓬莱市城区和农村抽取部分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机动车驾驶员1083人,其中城区646人。农村437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城区驾驶员为80.18%,农村驾驶员为76.20%(P〉0.05);最近1个月内无违章(不良)驾驶行为者所占比例,城区驾驶员为25.08%,农村驾驶员为28.15%(P〉0.05);最近1个月内违章(不良)行为次数,全部调查对象为(1.67±1.57)次,其中城区驾驶员为(1.65±1.52),农村驾驶员为(1.71±1.64)次(P〉0.05)。违章(不良)驾驶行为率最高的城区驾驶员是驾驶时使用手机(61.92%)、酒后驾驶(28.92%),农村驾驶员是不戴头盔(42.33%)、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33.64%)。[结论]蓬莱市城乡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违章(不良)驾驶行为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1080名机动车驾驶员立体视锐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机动车驾驶员立体视功能状况,我们对1080名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立体视锐度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检查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 筛选后单一从事机动车驾驶工作的专业驾驶员1080名,以未从事过驾驶工作的各行业就业前体检者542名作对照组。1.2 检查方法 按照《山东省机动车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采用颜少明、郑竺英等著《立体视觉检查  相似文献   

11.
李万军  郑秀玲  李铭  陶明锐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41-1444
目的掌握动车组机车乘务员心理和生理规律,研究驾驶适应性检测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职业健康检查、问卷调查、驾驶适应性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动车组机车乘务员在对驾驶环境满意程度等5个方面高于内燃机车乘务员(P<0.05);在驾驶时保持愉快心情等3个方面高于内燃机车乘务员(P<0.05)。动车组机车乘务员血压值和窦性心动过速异常率低于内燃机车乘务员(P<0.05)。动车组机车乘务员裸视视力、动视力平均值高于内燃机车乘务员(P<0.05),而深视力、复杂反应误操作次数和速度估计等低于内燃机车乘务员(P<0.05)。随着乘务龄增长,2组机车乘务员血压值、立体视力、复杂反应误操作次数等增加(P<0.05),内燃机车乘务员的左眼视力、夜视力增加(P<0.05)。结论开展心理和生理、感知及行为判断等指标检测能筛选出合格的动车组机车乘务员,保障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驾驶作业对驾驶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企业职业机动车驾驶员585人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该企业无驾驶及噪声职业史的工作人员529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血压测定和心电图检查,对两组人员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驾驶工龄的增长而增高(r=0.187—0.196,均P〈0.01);A、B、C3组不同类型机动车驾驶员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为A组〉B组〉C组。结论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对驾驶员心血管系统功能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驾驶工龄越长,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越高;不同类型机动车对驾驶员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驾驶员立体视觉异常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28名机动车驾驶员的立体视觉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立体视觉正常、立体视弱和立体盲率分别为87.71%、12.65%和5.64%。斜视、年龄、工龄、双眼视力差和每日工作时间明显影响立体视觉,且随着斜视程度、年龄、工龄和双眼视力差的增加,立体视锐度减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立体视觉和斜视、年龄、工龄、双眼视力差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和每日工作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在所调查的司机中存在立体盲和立体视弱,在司机的职业人群筛选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神经行为功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事故组和对照组驾驶员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表明:事故组驾驶员在紧张和慌乱两项情感状态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组;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动作反应时的最大值或/和最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速示反应时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而错误率高于对照组。事故组驾驶员负性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反应速度较慢影响了交通安全。因此,反应速度较慢者从事驾驶作业时应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通过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驾驶员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 318名无违法驾驶行为驾驶员和4 389名有违法驾驶行为驾驶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因素有:驾驶员的困乏打盹驾驶、近视眼、长时间驾驶、职业、驾驶人种类、每日驾车时间、驾龄、文化程度、性别、既往交通事故史。结论驾驶员的困乏打盹驾驶、长时间驾驶、近视眼、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4,(21):3043-3045
目的了解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3年在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职业机动车驾驶员128人作为接触组,另选某厂后勤人员126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血压、血液生化、心电图、B超及五官科等检查。结果接触组高血压、窦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糖、甘油三酯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视力下降、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乳头病变及高频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机动车驾驶员作业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及视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立体视觉缺损对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采集了257例弱视患者的立体视觉及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边界对比敏感度和光栅视力数据,并用SPSS及MatLa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成人弱视中有立体视觉组(立体视≤800 s)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和边界对比敏感度与无立体视觉组(立体视>800 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P=0.006 2,P=0.031 8);②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弱视儿童中有立体视觉组弱视眼的视力与无立体视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③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弱视儿童中有立体视觉组弱视眼的游标视力、边界对比敏感度与无立体视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 8,P=0.260 2)。结论: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在无立体视觉的情况下缺损更严重,而游标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无显著的变化。但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后,无立体视觉的弱视患者弱视眼的游标视力显著差于有立体视觉的患者。因此,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无立体视觉的患儿,当弱视眼的视力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应该积极配合立体视觉训练,以助于弱视眼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在91年对和龙县机动车驾驶员健康检查中,我们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立体视觉调查,分别测定了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由于本地区驾驶员善饮酒者较多,对部分立体视觉情况分饮酒与不饮酒进行了比较,探讨饮酒与立体视觉的关系,进一步说明饮酒对驾驶员人身造成的危害。 材料与方法 1.对象:共调查327名司机,全部为男性,年龄20~50岁,被检查两眼视力均排出异常。平时不饮酒或偶尔饮酒者定为不饮酒组,共201名,少量经常饮酒或每日2—3两以上饮酒定为饮酒组,共126人。饮酒品种为本地产白酒和啤酒。  相似文献   

19.
运动反应时可以判断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视觉运动速度,但易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773例机动驾驶员运动反应时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1.调查对象与方法:新上岗驾驶员346人,年龄23.94(17~57)岁;老驾驶员427人,年龄34.6(18-58)岁,驾驶龄1~37岁。每个受试者测试5次视觉运动反应时(OF-Ⅱ型反应时测试仪),以第5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标准为600毫秒。2.结果与分析:346名新驾驶员第5次测定视觉运动反应时合格率为60.69%,427名老驾驶员为66.74%,M者无显著性差异。按不同文化程度分组,初中及以下者(473人…  相似文献   

20.
崔靖 《家庭育儿》2010,(4):71-73
一、儿童斜视 儿童斜视最大的危害是影响视功能发育,造成斜视性弱视,视力低下,缺乏立体视功能,成年后无法从事驾驶性的职业,如飞机的飞行员、机动车驾驶员等。也不能做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