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在岗噪声作业人员体检听力检查结果,为职业卫生分类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市某镇3040名在岗噪声作业人员的体检结果,按照GBZ188-2014和GBZ49-2014标准对受检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受检者听力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在3040名在岗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提高328名,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7例。(2)3040名在岗噪声作业人员分布企业以小型企业、私营经济及制造业为主(P<0.05)。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制造业从业者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企业(P<0.05)。(3)不同年龄、工龄、单独接触噪声与接触多种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高、接噪工龄越长、接触的危险因素数量越多,则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 噪声污染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用人单位应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切实减少职业性噪声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选择2017年1月-11月徐州市19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0 099名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听力异常2 168名(异常率为21.5%),男性听力异常1 922名(异常率为23.3%)明显高于女性(246名,异常率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85,P<0.01);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50~59岁年龄组听力异常率最高(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010,P<0.01);工龄≥20 a组听力异常率最高(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932,P<0.01);听力异常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心电图异常率与尿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组(t=-8.425、-7.819、-5.064,χ2=10.423、8.350),血小板计数低于听力正常组(t=3.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与年龄、工龄相关,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2020年对南京市某矿业公司作业场所噪声声级水平进行检测,并将374名接噪作业人员和80名健康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工作区域噪声声级超出职业接触限值。接噪组电测听检测异常率29.7%(111/374),其中2人为职业禁忌证;与对照组相比,接噪组血压、心电图和电测听检查异常率升高(P<0.05),特别是>45岁接噪人员血压和电测听异常率较高(P<0.05)。提示企业应做好工作场所降噪和防噪措施,并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熟市某金属材料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49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2.4%;34~48岁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达30.49%,≥8年工龄组最高,达38.7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多种危害因素工人听力损失率为27.36%,仅接触听力危害因素工人为1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危害应引起企业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四川省噪声作业工人高频段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四川省所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体检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对其高频段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379 375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为0.09%,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检出率为1.20%,高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7.59%,语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63%,高血压检出率为12.12%,心电图异常率为16.60%。高频段听力损失人员以男性、35~60岁人群居多,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制造业和采矿业,地区分布以成都、德阳和广元为主,听力损失率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2021年四川省噪声危害暴露基数较大,听力损失检出率偏高,应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收集2022年巴彦淖尔市辖区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工人健康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提供基础依据。结果显示,9 036名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6.4%,血压异常率为18.2%,心电图异常率为12.5%,听力损失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χ2=36.952,P<0.05)。此外,听力损失在不同企业、地区、行业有差异。提示,应继续加强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高噪声作业人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仪征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害情况,为噪声作业人员职业防护和职能部门职业健康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GBZ 188—2014和GBZ 49—2014对不同特征企业及不同噪声作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共检查43家企业2 360名噪声作业人员,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217人,检出率为9.19%,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90例,检出率为3.81%。噪声作业人员分布企业以小型、私营经济及制造业为主。不同规模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11,P<0.001;χ2=17.613,P<0.001)。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3,P<0.001;χ2=14.314,P=0.003)。不同性别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接噪工龄的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00,P=0.021;χ2=16.204,P<...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街道接触噪声岗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控和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某街道4 518名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为调查对象,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518名噪声作业劳动者纯音电测听、心电图、血压以及其他健康损害的异常率分别为63.41%、11.97%、11.86%、26.03%;男性电测听、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随着工龄延长,电测听和血压异常率也随之升高(均P<0.05);接触混合危害因素的其他健康损害异常率比接触单纯噪音高(P<0.05)。结论深圳市某街道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的纯音电测听异常率较高,需多方面防控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重点观察易感人群,降低职业性病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收集宁夏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重点职业病监测的61 421名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双耳高频听力结果进行判定,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及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71%,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石嘴山市,最高的行业为采矿业,中型、内资企业检出率最高。提示应规范加强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重视本地区传统行业噪声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鹤山市噪声接触在岗工人的体检情况,为今后职业性噪声聋防治提供资料。方法按照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接触噪声的在岗工人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为主要统计项目。结果男性的听力损失率高于女性(χ2=5.19,P<0.05);不同工种间的听力受损情况有统计学意义(χ2=28.98,P<0.01);焊工的听力受损率显著高于其他工种(χ2=18.54,P<0.01);听力受损情况为工龄10年以上>3~10年>1~3年(χ2分别为5.58,51.72和51.50,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应由企业和职防部门共同努力,本市的预防工作应首先以男性、焊工和工龄10年以上的工人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保护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健康。方法纯音听阈测试根据《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GB/T16403-1996)》进行,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3 16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检出听力异常1 435人,异常率45.41%,其中高频损失1 414人,占45.85%;语频损失274人,占8.75%。对照组1 216人,检出听力异常486人,异常率39.97%。噪声接触组听力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P<0.01)。结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障碍人数高于未接触噪声人员,随着接触噪声年限的增加,出现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等听力障碍的人数比例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2.
13.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健康状况,促进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1 546名拟从事噪声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职业禁忌证者111人,占上岗前噪声作业人员的7.2%;高频听力损伤443人(除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职业禁忌证者外),占上岗前噪声作业人员的28.7%。提示,该区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需采取措施对即将从事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听力保护,避免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了解襄阳市某汽车制造厂噪声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情况,探讨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证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对2017年襄阳市某汽车制造厂的490名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变速箱车间和发动机车间噪声强度分别为(77.0~96.9)和(78.1~89.6) dB(A)。此次共检查490人,血压、听力和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7%、11.4%和10.2%。听力损失与年龄和工龄呈正相关(P0.05),听力损失与车间和性别不相关(P0.05)。对该厂近3年的体检结果分析显示,血压、血常规、B超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汽车制造厂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劳动者的保健意识;在预防职业性噪声聋时,应以年龄在30岁以上、工龄10 a以上的男性劳动者为重点监护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济南铁路局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探讨预防和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策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在济南铁路局四个系统抽取56个企业单位,对其1 557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听力损伤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听力损伤检出205人,检出率13.17%,听力损伤以轻度为主,占75.12%;听力损伤检出率随着作业工龄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危害较重的工种是机车乘务员、锻工、铆工和大机司机等。[结论]济南铁路局职业噪声危害情况较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大职业噪声的综合治理力度,降低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常熟市噪声作业岗前体检人员的健康状况,了解各指标的异常检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方法 根据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该市l 901名(男1 539人,女362人)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男女听力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12),男女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血压异常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异常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组之间在2 000、3 000 Hz处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1 000、4 000、6000 Hz处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尽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职业健康检查数据,控制混杂因素,分析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失情况。
  方法  收集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2017年职业健康体检员工的体检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噪声组(n=1 279)及行政组人员(n=720)进行1∶1最邻近匹配,对匹配前后两组人员的听力异常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噪声检测结果显示,噪声组作业工人接触噪声水平为(82.94 ±9.27)dB(A)。行政组720人全部完成匹配;噪声组1 279人匹配成功720人,未匹配559人。匹配前两组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人员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1)。匹配前,噪声组与行政组人员听力异常率在右耳2 000 Hz、3 000 Hz、4 000 Hz、6 000 Hz,以及左耳2 000 Hz、3 000 Hz、4 000 Hz、6 000 Hz频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匹配后,两组人员听力异常率在左耳2 000 Hz频率上的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分析过程中,可应用倾向性评分法对躁声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正确评估职业接触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噪声作业500名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洪杰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53-1254
目的分析不同工龄、性别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与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关系,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 188-2006噪声作业体检规范,对2008年北京市大兴区噪声作业工人500名健康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暴露工龄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P〈0.01);严重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有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使用防护用品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未使用防护用品者(χ^2=37.10,P〈0.01)。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χ^2=1.58,P〉0.05)。结论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工龄有关,使用防护用品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评估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状况,改善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1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3 22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档案资料,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137/3 22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1.5%(27/1 818)。男性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趋势。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不同企业规模的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结论 福州地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以及在岗期间、离岗时疑似噪声聋的筛查,加强噪声行业的防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6年兰州市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兰州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从血压、心电图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情况对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兰州市共有6 044名接噪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平均年龄41.93±8.91岁,工龄中位数M为5年。检出疑似噪声聋15例(0.25%),职业禁忌证25例(0.41%),复查406例(6.72%)。血压、心电图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总检出率分别为19.76%、20.02%和13.62%,男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出率高于女性(χ~2=25.60,χ~2=8.08,χ~2=25.60,P<0.05),不同年龄之间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5,χ~2=56.82,χ~2=19.43,P<0.05)。不同接噪工龄之间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4,χ~2=77.19,χ~2=31.94,P<0.05)。不同行业之间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4,χ~2=456.70,χ~2=109.85,P<0.05)。而不同企业规模、单纯接触噪声及其他因素联合接触噪声人员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无差异。结论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作业人员血压升高、心电图异常和听力损失,应关注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程度,实施职工听力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