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智能压疮防控翻身床的研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经Norton评分量表评分具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智能压疮防控翻身床,对照组未使用智能压疮防控翻身床,比较各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变化,累计护理各组患者的平均耗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预防压疮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智能压疮防控翻身床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中枢性高热患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l~12月收治的Norton评分低于14分的中枢性高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预防压疮方法,而实验组则在传统预防压疮方法基础上增加受压部位敷贴水胶体敷料局部减压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无一例发生压疮,对照组5例发生压疮。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改善局部皮肤组织微循环,预防压疮的效果显著,舒适方便,对皮肤无不良刺激,适宜长期卧床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3.
冯岚  杨晓燕  张雪梅 《护理学报》2012,19(16):42-43
目的 探讨诺顿(Norton)压疮危险性评估表在脊柱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单纯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例共83例,采用国际通用的诺顿(Norton)压疮危险性评估表对本组病例入院时的情况进行评分,按脊柱脊髓损伤常规护理.结果 按评分表的标准本组无<18分的病例,即无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但按常规护理本组有压疮病例发生,其中I度5个部位,II度1个部位,经加强翻身、使用减压膜、赛肤润皮肤保护剂按摩等措施后皮肤压疮均完全康复.结论 诺顿(Norton)压疮危险性评估表在脊柱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中应用预警作用不明显;如何选择正确的评估表对脊柱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是单一选用还是多种量表同时使用,以期达到对病人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还需要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71-2073
目的探讨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神经内科Norton评分〈14分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2h翻身一次,观察组第1周2h翻身1次,后3W每周延长30min。观察两组患者I、Ⅱ、Ⅲ期压疮发生率及翻身间隔时间为2.0、2.5、3.0、3.5h两侧肩胛部、骶尾部的压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肩胛部及骶尾部的体压值、压疮发生率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骶尾部与左右肩胛骨处在相同翻身间隔时间下平均体压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可预防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13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和Norton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Norton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orton量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患者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1].尤其是脑卒中患者,常因昏迷、偏瘫等因素,长期卧床,被动体位,极易发生压疮.定时翻身,变换体位,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关键.传统护理方法是:患者变换体位时,后背和胸前放置软枕,以扩大面积增进舒适和安全[2].但该用物存在一些不足,如受力不均增加不适感,使用枕头多达6~7个,软枕易变形,翻身用物过多,护理操作程序繁琐,时间长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院神经内科于2006年8月设计了一种便于预防压疮的侧卧位多功能护理垫(以下简称垫枕),2006年10月-2007年12月临床应用60例,对脑卒中患者预防压疮效果满意,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评价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减少翻身次数稳定颈椎,减少呼吸困难发生率.方法 将56例颈椎外伤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平卧位压疮预防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翻身护理.观察2组的病情变化及压疮预防效果.结果 实验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压疮发生率均为零.结论 在颈椎外伤早期尽量减少翻身次数,可相对稳定病情,同时可以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27例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予每2 h翻身1次,左右30°侧卧位交替进行;平卧位时抬高患者床头不超过30°,足跟处垫软枕;对Braden评分<7分、颈椎骨折及病情限制翻身的患者必须使用气垫床;在受压皮肤处及可能发生压疮的皮肤区域喷赛肤润;在皮肤受压部位应用康惠尔透明贴;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肠内外营养;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比较2组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延迟,压疮严重程度轻.结论 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更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护理资源,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卒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150例首次入院脑卒中应用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评分>15分患者的家属有针对性讲解压疮预防知识,调查其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进行皮肤护理指导。结果 150例入院时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均>15分,经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家属对压疮知识、预防方法、翻身时间、翻身方法等方面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16例获得3个月随访,家庭护理中发生压疮5例,其中Ⅰ期压疮3例,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痊愈;Ⅱ期压疮2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死亡时压疮未愈合。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属主动预防压疮的能力,对预防压疮可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近年来,因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住院患者很少发生压疮,但由院外带入或入院后因病情不允许翻身所致的压疮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和老年病人的一个灾难性合并症,在全球不同的健康保健机构中,压疮都是一个主要问题[1]。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影响,而且由于治疗严重压疮的费用会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故可见早期预防压疮的重要性。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虽然常规翻身护理能预防压疮发生,但有些病人病情不允许翻身。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减压器具是防治压疮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压疮对长期卧床患者比较常见,只要做到勤翻身,床单整洁,多数能预防,但双股骨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翻身受限,患者常卧床长达3~4个月,是压疮患者的高发人群,且压疮形成后不易愈合,因此对这些患者的护理特别重要。现将我院1998-2005年7例双股骨骨折患者的预防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2种不同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采用Braden评分表对伴有意识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将评分≤12分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对照组采用9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探讨2种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97例预防早期压疮有效,有效率达95.09%.对照组86例有效,有效率为8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较9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预防早期压疮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14.
压力性溃疡又称压疮或褥疮,足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其护理质量是反映临床护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凶此褥疮的预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由于骨科、神经外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感觉障碍、病情不允许翻身等患者较多,褥疮的发生率也不宜控制。我们自2004年10月-2005年12月通过对50例需要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物理因素,预防褥疮的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简易翻身枕、翻身褥用于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自行研制的简易翻身枕、翻身褥用于1300例易患压疮患者,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1300例患者出院时均皮肤完好,无压疮发生.结论 简易翻身枕、翻身褥确为一种预防压疮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压疮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有效的防治压疮方法。方法应用我院根据Norton危险因素评分法和Anderson危险指标评分法改良的压疮预防监控表,进行全身皮肤的评估,对评分≥15分的13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进行常规的压疮防治方法进行护理64例,另一组在压疮好发部位敷贴3M透明薄膜进行护理68例。结果使用3M透明敷贴的老年患者较使用常规措施的老年患者在预防压疮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结论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过减少翻身次数稳定颈椎,减少呼吸困难发生率。方法将56例颈椎外伤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平卧位压疮预防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翻身护理。观察2组的病情变化及压疮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压疮发生率均为零。结论在颈椎外伤早期尽量减少翻身次数,可相对稳定病情,同时可以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侧卧位联合赛肤润在外科术后不能自主翻身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无法自主翻身的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90°侧卧位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30°侧卧位联合赛肤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压疮面积、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压疮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压疮面积、愈合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30°侧卧位联合赛肤润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术后不能自主翻身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偏瘫与全瘫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制改良 Norton 量表对40例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和40例全瘫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可预防性压疮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 内自制改良 Norton 量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瘫组评分较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瘫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与全瘫患者比较,偏瘫患者更易发生压疮,在临床护理中需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对此类患者压疮预防的防范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美皮康敷料预防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Norton评分<10分的高风险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减轻局部受压、保护皮肤、全身营养支持等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采取以上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压疮好发部位骨隆突处皮肤使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生产的美皮康系列普通型敷料粘贴覆盖,每隔7~10 d更换1次;在入院后2、4、6、8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压疮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实验组6周后压疮的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26.09%,2组比较差异显著.入院8周后实验组压疮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高风险压疮的患者应用美皮康敷料预防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