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植物的转基因有重要意义,除菌是遗传转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头孢除菌剂在蓖麻子叶节部位能完全去除农杆菌,并保证外植体子叶节的生长状况不受损伤.本研究按不同头孢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设置梯度摸索最佳除菌条件.结果表明:选择头孢浓度在4000mg/L、处理时间为10min时处理子叶节,用灭菌的1/8MS液体培养基涮洗3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后再接种到新培养基内,用这种办法除菌效果较好,并且可以保证外植体的长势不受太大影响.该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保证农杆菌最小程度的污染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磷肽与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的磷肽钙,是最易为人体吸收的磷钙营养素.又是无毒有效的龋齿防治剂.本文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在pH8.0的硼酸缓冲液中,40℃条件下水解酪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葡聚糖G—150凝胶层析分析,其最适水解时间为10h.用硫氨络铁凝胶珠在pH4.0醋酸缓冲液含0.5mol/LK2SO4条件下亲和吸附磷肽,用pH7.6Tris—HCl缓冲液洗脱,磷肽的吸附量为1.7mg/mL湿珠.每克磷肽含磷量为55.5mg.每克酪蛋白的含磷量为6.9mg.磷肽的含磷量是酪蛋白的8倍.  相似文献   

3.
调控pH值提高木聚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控制产酶过程pH 值能有效提高里氏木霉木聚糖酶活力。结果表明,当控制产酶pH 为4 .0 时,有利于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且此pH 对提高β- 木糖苷酶活力的影响更大。pH 调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以控制1 ~2 d 后让其自由发展为宜。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菠菜复合汁的绿色保护问题。结果表明:复合汁的pH值为7.0~7.5时护绿效果最好;护绿液的最佳组成为醋酸锌0.02%,硫酸镁0.2%,pH=8.0;在90℃,35s的条件下杀菌能较好地保护复合汁的绿色、风味及稳定性;低温(4℃)下贮藏能显著地延长绿色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对葡萄汁非酶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果胶酶(国际命名分类号为:EC3.1.1.11)在不同用量、酶解时间、作用的PH值和作用温度和葡萄汁非酶褐变进行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找出褐变度最低的果胶酶作用最佳条件是:果胶酶用量为0.15g.kg^-1果浆;酶解时间2h;pH值为3.5温度是45℃。通过酶处理与对照的非酶褐变的反应物含量进行比较,发现酶处理能提高非酶褐变反应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结荚期适宜温度)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带,染色体分散好,没有细胞质干扰,带纹清晰,首次获得了蚕豆子叶染色体C-带核型图.但是,超高温(40℃)抑制细胞分裂,破坏染色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西瓜(Citrullus Vulgaris)的子叶、下胚轴和茎尖进行分化培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4mg/L处理时,3d苗龄的子叶的分化频率最高,可达95.5%,12d左右可见不定芽出现.西瓜对卡那霉素(Km)比较敏感,当培养基中添加20mg/L的Km即能完全抑制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发展了一个一维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处理的Euler模式,模拟雨水对云下污染物的清除和雨水酸化.给出了云下雨水pH值的垂直廓线以及地面雨水中SO、NO和pH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比较了NH3、气溶胶、雨强对地面雨水中SO、NO以及SO2浓度和垂直分布对雨水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犁头霉菌培养制备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液体培养其摇瓶培养犁头霉属真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培养温度、时间以及p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结果表明:pH值影响壳聚糖的脱乙 酰程度,pH值控制在4.5可获得90%以上的脱乙酰度;控制28~29℃的培养温度和pH值5.0,可使壳聚糖的收率达到780mg/L,发酵法生产的壳聚糖成膜后,与酸碱处理甲壳索得到的产品的微观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高渗缓冲液成分和pH、溶菌酶浓度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对苏云金杆菌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组合为:PBG培养基、30℃培养14h再活化5h,以SMMpH6.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0.6mg/ml,34℃处理60min.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pH对离体黄瓜子叶形成花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在不同pH值培养基上培养和预培养对离休黄瓜子叶直接形成花芽的影响。在不更换培养基时,以pH6.5时花芽形成百分率最高。pH预培养时,以pH7.0预培养2d的效果最好,且花芽分化率高于不更换培养基的分化率,并使花芽形成高峰期提前20d左右。据结果推测,子叶培养开始后的1~4d内可能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时间段。  相似文献   

12.
西瓜NPR1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农杆菌转化西瓜的影响。西瓜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3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农杆菌侵染10~15 m in,共培养3 d;不定芽与根的潮霉素(Hyg)筛选浓度分别为20 m g.L-1和6 m g.L-1。对20株西瓜转化苗进行DNA提取,PCR检测,其中5株呈阳性,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西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低小牛血清,低叶酸的TC199培养基及高pH值的培养方法,对16例住院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4例正常年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及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及脆性部位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1),其中3p^14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14.
蕨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的幼孢子体中的子叶细胞壁中,没有明显的胞间连丝,子叶细胞内液泡数量多,而初生叶细胞壁中的胞间连丝却十分明显.两种叶都各有分化程度不同的叶绿体以及前质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乙烯-二乙烯苯-马来酸酐(St—DVB—cBA)三元共聚高分子微球(0.26~0.33mm),并用其作为脂肪酶的载体,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的相对最佳条件:脂肪酶加入量2.0mg,载体50mg,反应温度30℃E,反应时间6h,pH=7.0,最高固载率可达80.02%,酶活4150U/g载体。所制得的酶最佳催化条件:反应温度40℃,pH=7.38。  相似文献   

16.
作者研究了影响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测交后代TC’1-1下胚轴高频率再生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在预培养中2,4-D对器官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启动作用,AgNO3对芽苗分化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MS附加6-BA 2mg/L NAA 0.5mg/L AgNO3 5mg/L的培养基中,获得了最高频率分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流动注射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Ce~(3+)在KCl介质中的荧光性质.在实验的流动注射条件下,当KCl浓度大于0.3mol/L时,Ce~(3+)在pH<6.2的荧光强度不随酸度改变而变化.据此建立起了Ce~(3+)在pH5~6的流动注射荧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0×10~(-7)~2.0×10~(-6)mol/L,一元回归方程为△F=663600 C-0.053(n=10,r=0.9996),检测限为6.0×10~(-9)mol/L,测定频率120~150次/n.方法用于标准土壤、岩石及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回收率分别为93.6%~102.1%,93.1%~105.8%,97.0%~108.4%(n=1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1.10%,4.31%,5.10%.  相似文献   

18.
发根农杆菌A4对荞麦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发根农杆菌A4对荞麦的下胚轴和子叶进行离体转化,得到RiT-DNA表达的发状根。不同的培养环境对发状根的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发状根在液体培养基上比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更为迅速,且在培养基中含一定浓度的Cu^2+有助于发状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半无叶类型、普通类型豌豆为试验材料,对小叶突变体基因位置与子叶颜色基因、初花节位基因的遗传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突变体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呈完全隐性,小叶突变体基因af、子叶颜色基因i、初花前节位lf表现连锁遗传,且位于第一染色体,测得小叶突变体基因af和子叶颜色基因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71个遗传单位,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lf的遗传距离为37.73个遗传单位,三对基因之间的顺序为lf,af,i。  相似文献   

20.
豆科植物的种子富含蛋白质,是动物和人类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但是豆科植物种子中凝集素的含量一般也较高,而凝集素被认为是植物防止动物食用的一种防御蛋白[1],因此对豆科植物凝集素的研究在生态学和营养学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L)的种子及幼苗各器官中凝集素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 采集成熟的洋紫荆种子,晒干,挑选大小一致、籽粒饱满者备用.1.1洋紫荆种子凝集素的分离纯化 100 g种子磨粉,用 1000 mL 0.14 mol/L NaCl分两次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