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钙黄绿素蓝荧光猝灭测定茶叶中的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Mn(Ⅱ)-钙黄绿素蓝的荧光体系的测定方法及条件,在PH9.5-10.0的硼砂-氢氧化钾缓冲溶液中,钙黄绿素蓝的λex为362nm,λem为446nm,Mn(Ⅱ)与钙黄绿素蓝生成的1:1络合物猝灭钙黄绿素蓝的荧光。锰量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g/10mL,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5ng/mL。该方法用于茶叶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新显色剂1-(2,4-二硝基苯)-3-(2-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Hg(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11.75的三酸缓冲介质中,试剂与Hg(Ⅱ)能生成蓝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90nm处,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0nm处,对比高达280nm,其配合比为1:2,表观摩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Hg(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新显色剂1-(2.4-二硝基苯)-3-(2-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Hg(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11.75的三酸缓冲介质中,试剂与Hg(Ⅱ)能生成蓝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90nm处,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0nm处,对比度高达280nm,其配合比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Hg(Ⅱ)含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了废水中汞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1-(对-偶氮苯)-3-(2-噻唑)-三氮烯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与锌(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13.0~14.0范围内,锌(Ⅱ)与题示试剂形成1:3的稳定粉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3nm。配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在545nm处为9.6×10 ̄4L·mol ̄(-1)*cm ̄(-1);0~24μg/25mLZn符合比耳定律。该试剂对锌的选择性良好。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锌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BTNPT)的合成及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pH11.6时,镉(Ⅱ)与BTNPT形成摩尔比=1∶2型黄色络合物,在435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0nm处有最大负吸收。以435nm为参比波长,53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已用于测定地面水和人发中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与Fe(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新试剂与Fe(Ⅱ)在弱酸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Fe(Ⅱ):6-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5L.mol^-1.cm^-1,Fe(Ⅱ)浓度在每25mL0~10μg范围的内服从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分光光度测定汞的一种新方法。在PH9.5的NH3·NH4Cl介质和TritonX-100存在下,4,4‘-二偶氮苯竽氮氨基偶氮苯(BBDAB)与汞(Ⅱ)迅速形成橙红色配合物,并且至少稳定48h。在实验条件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5nm,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L·mol^-1·cm^-1,Hg(Ⅱ)在0 ̄12mg/25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体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有镉(Ⅱ)  相似文献   

8.
荧光光度法测定愈风宁心片中葛根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葛根素的荧光测定法及其实验条件,其最大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分别为258.6nm和477.0nm。该方法线性范围0~6.0μg·mL—1,可用于愈风宁心片中葛根素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3.1%~109.2%,相对标准偏差<2%(n=3)。  相似文献   

9.
荧光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永明  李桂枝 《分析化学》2000,10(3):330-332
秋水仙碱在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后产生弱的稳定的荧光。钙(Ⅱ)离子可与秋水仙碱的水解产物发生络合反应,络合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248nm和460nm。在0.1~5mg/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方法用于片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与Fe(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新试剂与Fe(Ⅱ)在弱酸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Fe(Ⅱ)∶6-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5L·mol-1·cm-1,Fe(Ⅱ)浓度在每25mL0~10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在NaF和硫脲存在下方法具有好的选择性。并可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的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朱有瑜 《分析化学》1995,23(8):945-948
合成了新试剂2-[2'-(4'-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50%乙醇介质中,该试剂与钯(Ⅱ)反应生成1:1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3×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2.
朱有瑜  刘金华 《分析化学》1994,22(2):133-137
合成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氨基苯磺酸,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该试剂与钯(Ⅱ)反在生成1:1蓝色水溶性络合物,在阴离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可稳定24h,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1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94×10^4.mol^-^1.cm^-^1。钯量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目前测定钯(Ⅱ)的高灵敏度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对Ru(bipy)2(PIP)(Ⅱ)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DNA的新方法。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69nm和590nm。当Ru(bipy)2PIP(Ⅱ)的浓度为1.0μg/mL时,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研究了钼-羟胺(HY)-邻苯二酚紫(PV)-溴化十二烷基吡啶(DPB)体系的四元胶束混配物协同增敏显色反应。在pH4 ̄5的弱酸性条件下,Mo-PV二元配合物生成速率很慢,须加热才能完成,最大吸收波长λmax=5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max=6.1×10^4L·mol^-1·cm^-1;Mo(Ⅵ)-PV-DPB配合物在室温下缓慢形成1:1:1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表观摩尔吸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氨)-5-二甲氨基苯胺与镍(Ⅱ)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在pH5.2~6.5范围内,试剂与镍(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5L.mol^-1。镍(Ⅱ)浓度在0~0.4μg.mL^-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以硫脲和氟化铵作掩蔽剂,可消除Cu^2+,Pd^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安替比林基重氮氨基-2.4-二硝基苯(APDNBT)与锌(Ⅱ)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存在下,pH10.0~12.5硼砂缓冲介质中,试剂与锌形成1∶3的黄色配合物。在450nm和535nm波长下,配合物对试剂有大的吸光度差值,其以450nm为参比波长,535nm为测量波长,提出的方法,用于人发及食品中锌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  相似文献   

17.
马东兰  张雷 《分析化学》1994,22(6):619-622
本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在pH3.6-5.4的HAc-NaAc体系中,铜和显色剂形成1:3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0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Cu(Ⅱ)在5-40μg/25ml遵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将此方法应用于铝矿样,头发和麦麸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镍(Ⅱ)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在pH5.2~6.5范围内,试剂与镍(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 ̄5L·mol ̄(-1)·cm ̄(-1)。镍(Ⅱ)浓度在0~0.4μg·mL ̄(-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以硫脲和氟化按作掩蔽剂,可消除Cu ̄(2+)、Pd ̄(2+)、Fe ̄(3+)等离子的干扰。所拟方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显色剂对氨磺酰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SDAA)与Hg(Ⅱ)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存在下,pH9.6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试剂与Hg(Ⅱ)可生成一种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7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8.8×10^4,Hg(Ⅱ)含量在0 ̄1.0μg·ml^-1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方法用于较复杂的合成样品和废水中微量Hg(Ⅱ)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铜试剂显色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Cu(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pH850条件下,Cu(Ⅱ)与铜试剂(DDTC)生成有色配合物,与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吸附,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痕量Cu(Ⅱ)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有色配合物树脂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Cu(Ⅱ)含量在0~20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1×104L·mol-1·cm1。用于水样中痕量Cu(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加标回收率97%~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