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自制中药外擦剂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8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100%、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73.81%、28.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自拟化淤止痛方结合西药及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西药及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合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唐草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IL-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患12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尼美舒利、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对照组治疗进行对比,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对照组治疗措施外,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7.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171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共有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与对照组采用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46例(60.53%),总有效率为90.79%;对照组显效30例(39.48%),总有效率为69.74%,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在皮损、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其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3,(2):64-64,6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配伍治疗,随证加减。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0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问题。方法:将本院确诊的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方法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杜耀战 《光明中医》2008,23(9):1289-12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内服、外敷。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性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55%和96.1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0.38%和84.61%,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54%和98.08%,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6.92%和88.46%,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1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65%和96.72%,而对照组分别为24.59%和81.96%,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89%,而对照组仅为56.2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喉部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仅为71.43%.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48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仅为67.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而对照组仅为54.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而对照组仅为60.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