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不同植瘤方式的成功率,并分析该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将Vx2瘤细胞(5×10 7 个)经肝动脉或经肝包膜分别接种于2组兔的肝左叶,建立对照肝癌模型。第3组经肝包膜植入瘤组织块(约含10 6 ~10 8 个瘤细胞)建立改良肝癌模型。观察:①不同组植瘤的成活率。②改良Vx2移植性肝癌的DSA影像特征。结果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7/20、10/20、19/20,改良组植瘤成活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影像示该移植性肝癌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成功建立了兔Vx2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动脉途径和细胞液注射方式,为肝癌介入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成熟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灌注化疗对兔VX2肝癌模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制备兔肝VX2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分别A组给于常温(22~25℃)5%葡萄糖100ml +5-Fu(20mg /kg),B组给于60℃5%葡萄糖100ml +5-Fu(20mg /kg),用B超观察处理前后肿瘤大小,抽血查ALT变化。结果A组肿瘤体积由(1627±473)mm 3 缩小为(1334±641)mm 3 ,B组肿瘤体积由(1682±397)mm 3 缩小为(1130±559)mm 3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 A组由(755±203)u/L增加为(834±262)u/L,B组由(781±197)u/L增加为(865±237)u/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比常温灌注化疗对兔VX2肝癌模型有更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导入三氧化二砷(As 2 O 3 )微球对VX2兔肝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重2.3~2.8kg,制作VX2兔肝肿瘤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向肿瘤供血动脉给药:a组动脉灌注组:As 2 O 3 3mg/kg+生理盐水10ml;b组As 2 O 3 微球栓塞组:注入As 2 O 3 PLGA微球3mg/kg;c组空白微球栓塞组:注入PLGA微球3mg/kg;d组为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兔肝肿瘤模型制作后14d行肝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根据螺旋CT扫描获得肝内肿瘤影像,测量肿瘤大小,次日行介入治疗,术后第21天处死实验兔后,取出肝脏,测量瘤体大小;肿瘤组织4%甲醛固定,多点取材,HE染色,显微镜检。结果实验兔介入操作均获成功,且均存活。肿瘤平扫呈低密度,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欠清。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强化明显,坏死组织无强化,呈不均匀高密度,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而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明显,术后CT随访d组和a组肿瘤明显增大,中央呈低密度;c组肿瘤有轻度强化,b组肿瘤体积小,呈低密度,边界清楚,强化不明显。各组肿瘤体积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标本体积测量显示As 2 O 3 微球栓塞组瘤体最小,a、b、c组与d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a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和d组肿瘤体积大,呈鱼肉样,质地脆,坏死区位于肿瘤中心区域,白色豆渣样,肿瘤血管丰富;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丰富,巢团状排列,纤维样组织少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b组肿瘤体积小,坏死明显,坏死区边缘纤维组织丰富,在纤维组织内可见残存瘤巢。在纤维组织外围见到肝细胞空泡变性,呈片状分布。结论As 2 O 3 PLGA微球对VX2兔肝肿瘤有良好的化疗栓塞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p-THAE诱导兔肝VX2肿瘤细胞凋亡。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种植性VX2肝癌,均分成Lp-THAE组、THAI组和对照组,处理后2~5d处死动物,在肿瘤中央部位、外周部位和非瘤肝区正常组织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典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FITC-AnnexinV/PI双染色双变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THAE组肿瘤中央与外周部位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769±2.417)%,(4.129±1.172)%,P<0.01,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483±1.404)%,(9.478±0.964)%,P<0.01,坏死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3.559±5.053)%,(33.460±1.840)%,P=0.093。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百分率总和分别为(60.042±13.979)%,(42.938±8.979)%,P<0.01。THAE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和坏死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THAI组和对照组(P<0.01),肿瘤中央部位的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肿瘤外周部位(P<0.01)。结论Lp-THA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是其作用机制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可行性,评估开展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最佳时期.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接受VX2瘤块接种,接种后2、3、4 周行超声检查及PET/CT榆查,并分别处死2只建模成功的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建模成功率为89.3%(25/28).接种后2、3、4周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82±0.80)mm、(16.05±2.89)mm、(30.08±5.38)mm,转移率分别为0(0/25)、13.0%(3/23)、76.2%(16/21);接种后2周肿瘤生长旺盛,无明显坏死,3周仅有少量点片状凝固性坏死,4周见大片坏死.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宜在接种后第3周开展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9只作为实验动物(前期9只,后期20只),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左中央叶。前期从左侧肋缘进针,术后未予抗感染;后期从剑突下最大层面进针,术后抗感染3d。分别于接种后1、2、3和4周行CT增强扫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前期实验移植模型成瘤率为88.9%,腹壁种植转移率为62.5%,50%并发胸腔积液。后期实验肝癌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腹壁种植转移率为10.5%,无并发胸腔积液。CT平扫瘤体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均匀强化(2周)或环状强化(3周、4周);静脉期、延迟期呈低密度,但CT值较动脉期无明显下降。组织学上VX2为血管丰富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周出现点灶状凝固性坏死,3周出现肝内转移,4周出现大量凝固性坏死。自然生存时间为5~9周,死亡原因主要为广泛肺和腹腔转移伴全身衰竭。结论CT引导下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进行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实验研究宜选择2周为宜  相似文献   

7.
李彩霞  冯艳  谷涛 《工业加热》2010,(10):800-804
目的   探讨p53介入治疗对VX2兔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开腹方法将VX2瘤细胞分别植入4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叶,建立VX2兔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12只/组),分别进行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A组、B组、C组分别注入水化碘油、Ad p53、Ad p53+水化碘油。术后1周处死肿瘤兔,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实验组(A,B,C组)观测到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碘油栓塞后,肿瘤区MMP 2、PCNA表达略有降低,VEGF表达略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d p53组与 Ad p53+水化碘油组的MMP 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转移组的MMP 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P < 0.05);MMP 2与VEGF及PCN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 < 0.05)。结论 MMP 2、VEGF及PCNA的增高预示着肿瘤高转移、高增殖能力,肿瘤血管高形成能力。Ad p53及Ad p53+ 碘油介入治疗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热疗对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及意义,为研究介入热疗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ml ,15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min,经导管推注1%伊文思蓝(EB),2ml /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注EB后置10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ml 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 620nm ,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Vx-2兔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方法将Vx-2瘤粒经剖腹直接种植于肝实质内,依观察时间不同分成3组,每组10只,种植后分别观察2、3、4周,对比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5只种植成功,种植2周组各项观察指标最为满意.结论以瘤粒肝内种植方式、2周后可成功建立Vx-2兔移植性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第1组,将Vx-2瘤细胞(约5×107个)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第2组,将Vx-2瘤细胞(约5×107个)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第3组,将瘤组织块(约含106~108个瘤细胞)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之后,对3组兔比较观察:1. 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2. 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3. 大体及镜下(光镜和电镜)瘤组织形态特征;4. 成熟模型的DSA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完善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的制作,比较种植肿瘤的CT、MRI及DSA影像表现,评价各影像检查对瘤体显示的优越性。方法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前期实验12只,后期实验24只),采用动物后肢皮下注射接种传代保存瘤种。模型前期制作采用包埋法接种,后期采用针头注入法接种于兔肝左叶,并于术前1d及术后1、3d、1、2周检查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接种2周后行CT、MR成像,随后行经股动脉肝动脉超选择DSA及纳米磁性粒子介入治疗。结果前期实验肿瘤种植成功率66.7%,后期实验种植成功率100%。术后ALT、AST有一过性增高,无统计学意义;BUN、Cr无明显变化。术后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EPI序列T2WI呈略高信号影;DWI成像见高亮信号影,显示清晰;介入术中DSA造影可见肝左叶孤立的丰富血管肿瘤,供血动脉增粗,经超选择注入纳米磁性粒子,肿瘤内密度明显增高。结论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VX2瘤粒针头注入法较包埋法成功率更高,其建立过程对兔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CT平扫增强,MR平扫,EPI序列及DWI成像对于肿瘤的影像评价互有优势,EPI及DWI成像可更灵敏地显示肿瘤,DSA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及肝内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种植VX2瘤细胞株。经皮穿刺种植组采用CT引导下经套管针穿刺种植法,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种植法,于兔肝左、右叶各种植1处肿瘤,制成双灶肝癌模型。2周后进行MRI扫描,对比两组单、双灶成瘤率、成瘤满意度、肿瘤体积、种植肿瘤的操作时间、动物死亡率及腹腔种植转移率。结果 单灶成瘤率穿刺组为80.0%,开腹组8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灶成瘤率和成瘤满意度为穿刺组73.3%,开腹组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种植满意度穿刺组80.0%,开腹组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体积在经皮穿刺组为(1 695 ± 970) mm3,开腹组为(1 790 ± 1 080) mm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操作时间为穿刺组为(14.6 ± 7.3) min,开腹组(37.3 ± 21.7) min(P < 0.05);实际动物死亡率在经皮穿刺组为0,开腹组为20.0%(P > 0.05);腹腔种植转移率在穿刺组为20.0%,开腹组为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成瘤率高,模型的满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尽管腹腔种植转移发生率稍高,仍是一种较好的、可以替代开腹种植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经化疗药物诱导后传代的VX2肿瘤建立移植性耐药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建立肝癌模型.A、B组和C、D组植入肿瘤分别取自常规传代和药物诱导后的传代兔.模型建立3周后,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大小.直视下穿刺肝动脉,A、C两组注入阿霉素(4mg/2ml),B、D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CT复查,比较各组肿瘤倍增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凋亡率.结果模型建立3周后各组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增强CT复查,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其中,A组肿瘤倍增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瘤块穿刺法制作兔VX2肺癌模型,并与开胸瘤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A组,n=16)及开胸瘤组织块接种(B组,n=8)的方法种植于肺,肿瘤种植后14、21和28d CT平扫结合病检观察肿瘤大小及CT值。结果两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时间14~21d,A组CT示肺癌大小为(2.0±0.5)cm,CT值为(31±15)HU,手术操作时间为(15±3)min,肿瘤转移率为3/16,实验兔存活时间为(34±4)d。B组CT示肺癌大小为(1.9±0.5)cm,CT值为(29±16)HU,手术操作时间为(45±13)min,肿瘤转移率为6/8,实验兔存活时间为(27±4)d。两组存活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肿瘤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瘤块穿刺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转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鞘管置入,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分析兔腹腔动脉主要分支走行及肝脏肿瘤的DSA表现,再行肝左动脉插管及肝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0只实验兔肝肿瘤种植全部成功;股动脉鞘管置入的成功率为97.5%(39/40)。在此基础上腹腔动脉、胃肝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100%(39/39)、100%(39/39)、94.9%(37/39)、71.2%(28/39)。每只实验兔的X线透视时间为(6.9±3.0) min。结论 开腹直视下经穿刺针瘤组织块注入法是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经兔股动脉鞘管置入微导管肝动脉插管技术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兔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有效的解决了兔VX2肝癌动脉介入治疗时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液氮冻存的活性良好VX2兔肝癌瘤块复苏后构建兔肝癌模型的效果,并与常规方法构建兔肝癌模型作比较。方法 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VX2瘤块,剔除坏死组织并用锡箔纸包裹,液氮冻存3个月。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n=10)予新鲜瘤块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B组(实验组,n=10)予新鲜瘤块液氮冻存3个月复苏后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2周后作增强CT扫描和DSA血管造影观察成瘤效果及瘤体血供情况。荷瘤兔处死后观察大体标本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后者用于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组和B组建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肿瘤生长、VEGF和MVD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液氮冻存瘤块构建的兔VX2肝癌模型CT、DSA影像学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与常规方法无显著差异,瘤块整体冻存法可较好地保存瘤株活性,从而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兔肝癌模型,观察实验动物对叶酸(FA)偶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棒(GNRs@SiO2 FA)的摄取状况,检测GNRs@SiO2 FA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方法 CT引导下穿刺接种法建立兔VX 2肝癌模型27只,行CT、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周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门静脉注射GNRs@SiO2 FA组和瘤内注射GNRs@SiO2 FA组,术后24、48、72 h每组各处死实验兔3只,取其肿瘤组织和各主要脏器并作冷冻切片,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动物对GNRs@SiO2 FA的摄取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兔VX 2肝癌模型,CT、超声检查显示肿瘤血供较丰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实验动物摄入GNRs@SiO2 FA 24 h内即可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结合进入肿瘤细胞,并聚集在肿瘤细胞胞质内。结论 GNRs@SiO2 FA可在实验动物体内高度靶向性作用于肝癌细胞,在肿瘤靶向定位热疗和125I粒子介入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比较不同活度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度。方法 将24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不同初始活度的125I粒子:0 mCi组(对照组,n=8)、0.7 mCi组(n=8)及1.0 mCi组(n=8)。5周后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病灶,检测125I粒子对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生长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caspase 3 活性改变。结果 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均可使肿瘤细胞凋亡率上升, Bcl 2、VEGF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1.0 mCi 125I粒子组作用均更加明显(P<0.05)。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可增加肿瘤组织中caspase 3活性,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后不仅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增殖,还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对兔脊柱VX2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 成功建立兔VX2脊柱转移肿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只,在CT导下向VX2肿瘤中心分别注入PMMA 或生理盐水,其中A组注入PMMA 0.3 ml、B组注入PMMA 0.1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0.3 ml。术后24 h处死模型兔,A、B组分别于距离PMMA团块边缘1、5、10、15 mm处不同方向各取4个肿瘤组织块,C组于瘤体中心至表面不同的4个位置各取1块肿瘤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16只模型兔成功注入PMMA骨水泥,A、B组手术成功率均为5/6,C组为6/6,无显著性差异。A组距PMMA边缘1、5、10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为(65.75±18.81)%、(50.00±14.24)%、(14.95±8.98)%,与对照组(9.79±5.2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为(10.30±8.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距PMMA边缘1、5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为(49.20±15.57)%、(17.75±9.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测点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距PMMA边缘1、5、10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MA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适量增加PMMA注入量可增加肿瘤细胞凋亡范围。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建模后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只。A组在360°全开放式0.4T MR扫描成像系统光学导航仪导引下,采用剑突左侧肋弓下进针,经皮经肝穿刺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内;B组通过开腹法将瘤组织块种植于肝内。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成瘤率、感染率及肿瘤生长特点。结果A组模型成瘤率为93.7%,手术时间为(18.24±3.24) min,无术后感染发生;B组模型成瘤率为87.5%,手术时间为(25.23±2.16) min,1例发生术后感染。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2周见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核大;3周见明显核分裂像,异型显著;4周可见凝固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具有导引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作为兔VX2肝癌模型构建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