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57~2011 年若尔盖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 对活动积温进行突变检验。研究表明:若尔盖≥0℃的初日提前的趋势并不明显;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持续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活动积温变化呈十分显著的增加趋势,1997年为积温增加的突变年,1998~2011年是热量和持续日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1998~2011年若尔盖≥0℃的各不同保证率对应的持续日数均大于1957~1997年对应的持续日数,即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活动积温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49a(1955—2003年)河套封冻期日气温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在近47a的气温、气温差、负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河甘肃内蒙古段冬季气温存在明显线形上升趋势,平均速度在0.42℃/10a~1.06℃/10a之间;兰州-银川段气温差减小。银川-包头段气温差加大;负积温时间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线性变化率为-8.88℃/a。负积温演变在1986年附近发生了突变,负积温量突变性减少;稳定低于0℃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存在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开始日期平均以1.6d/10a速度推迟。结束日期平均以2.2d/10a速度提前,负积温时段长度呈明显线性减少;负积温变化存在2a~4a、5a左右的年际振荡,1986年突变前振幅较大,突变后振幅减弱,5a周期消失。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0~2010年重庆3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IDW插值法分析了重庆市全年及温度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象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37℃/10 a,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亦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162℃/10 a,以东北部偏东地区增加趋势尤为明显;全市年降水量和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态势,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1972 mm/10 a和1185 mm/10 a;约90%的站点年均日照时数和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的趋势较东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WTBX〗t〖WTBZ〗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 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 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 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 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气温跃变点分别出现在1996、1993、1997、1996年,季节气温的跃变与年均气温跃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4)三峡库区偏暖和显著偏暖年份都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1998〖JP2〗和2006年为异常偏暖年份;偏冷年份基本出现在1990’s以前,尤其集中在1980’s,但无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2个棉花主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 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其变化对棉花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增加趋势(P<001),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016℃和3713℃·d;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日照时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每10 a减少4692 h。棉花气象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10℃积温相关不明显;平均气温、≥1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均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而降水过多不利于棉花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界限温度日期变化特征,以安徽省22个双季稻生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早稻安全播种期、移栽期和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及双季稻安全生长期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安全播种期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其中薄膜育秧平均提前1.8 d/10 a,露天育秧提前1.5 d/10 a;早稻安全移栽期呈极显著提前趋势(P<0.01),平均提前2.5 d/10 a;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推迟趋势不显著(P>0.05);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显著(P<0.01),平均增幅分别为2.6和62.7℃·d/10 a。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对双季稻种植和品种选择具有积极作用,但晚稻采用直播、机插等栽种方式有遭遇低温冷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淮北地区2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对应市(县)196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10℃积温、气温日较差、降水量等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1)1961~2018年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太阳总辐射和日较差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10℃积温和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太阳总辐射和气温日较差由北向南逐渐减少,≥10℃积温空间差异小,降水量总体呈径向分布,高值区位于淮北东部.(2)近58 a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和日较差分别在1981和1982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220.1 MJ·m-2和0.7℃;≥10℃积温、降水量无明显突变点.(3)降水量是影响淮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的主要因子,并与气象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10℃积温对夏玉米气象产量影响为负效应,其中并进期达显著水平(P<0.05);太阳总辐射和气温日较差影响不显著.气候资源变化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综合影响在全生育期和并进期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营养生长期达极显著水平(P<0.01).(4)安徽省淮北地区在夏玉米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分调节能力,提高夏玉米气象产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6年47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相关分析与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秦岭南北地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秦岭南北地区气温、≥10℃活动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1995年后气温快速上升,并在2002年增温达到显著水平。春、冬、秋季增温明显,空间上秦岭以北增温倾向率大于秦岭以南。 1960~2016年,秦岭南北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从时间上看,1995年前降水量以下降为主,1995年后降水量转为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1960~2016年,下降较明显地区为秦岭以北、嘉陵江沿线,其次为汉水流域丹江口水库区域;部分地区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巴巫谷地、汉水流域大巴山等山地段和秦岭南坡东部。相对湿度呈微弱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四季下降程度为夏>冬>秋>春,下降显著地区为研究区东部平原、汉中盆地、关中盆地及巴巫谷地。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秦岭南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气温跃变点分别出现在1996、1993、1997、1996年,季节气温的跃变与年均气温跃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4)三峡库区偏暖和显著偏暖年份都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1998和2006年为异常偏暖年份;偏冷年份基本出现在1990’s以前,尤其集中在1980’s,但无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61~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112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和1981~2015年各气象站点周边10 km范围内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资料,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关性和显著性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四季开始日期、四季长度变化特征及其受城市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过去57年间,长三角入春和入夏日期分别以2.1和1.7 d/10a的趋势显著提早,入秋和入冬日期分别以2.0和1.3 d/10a的趋势显著推迟,并在几乎所有地区都呈提早或推迟趋势.长三角区域平均夏季长度以3.6d/10a的趋势显著延长,冬季长度以3.5d/10a的趋势显著缩短,且在长三角绝大部分地区都显著;春、秋季长度变化不显著.四季开始日期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显著突变.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四季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建设用地增长,导致了下垫面地表物理属性的改变和地表能量平衡变化,促进四季增温并使春夏季提早、秋冬季推迟和夏季长度的增加、冬季长度的缩短.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24~2011年重庆和宜昌站气温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线性趋势、年代变化、突变和周期分析表明近88 a重庆和宜昌气温的变化特征是比较一致的,两段显著偏暖的时期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用重庆和宜昌站的平均来代表三峡库区,库区气温阶段变化与重庆、宜昌站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出现的显著增温现象迟于我国1986年前后开始的普遍增温。库区各季节气温变化存在差异,4个季节最近一次增暖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或中后期。近88 a来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发生两次突变, 1947年左右突变为降温趋势; 1996年左右突变为增暖趋势。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2~4a周期变化最为显著,4 a左右的周期1980年代后期开始显著。1920年代到1980年代存在的16~20 a的年代际周期,但能量较年际周期弱。近88 a三峡库区与全球气温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最近一次显著增暖时间比较,三峡库区比全球滞后约10 a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川滇地区气候特征与旱涝灾害趋势,以川滇地区70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回归、五年滑动平均、M K突变检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Z指数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川滇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1 a川滇地区气温以021℃/10 a的速率增加;降水量以1076 mm/10 a的速率减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正经历着以增温和变干为趋势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近51 a川滇地区年旱涝灾害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发展,以2000年为转折点,2000年以前该区多涝灾,2000年后多旱灾,这与该区的气温与降水变化一致,气候暖干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旱灾加剧。川滇地区春、冬两季旱涝年际周期变化规律强,Z指数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增加;夏季旱涝周期变化十分显著,旱涝灾害程度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秋季旱涝变化周期性不强,呈弱干旱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1—2017年济南市逐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济南67 a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67 a来济南平均气温是14.6℃,整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1986—2002年增温明显。≥0℃活动积温呈震荡性上升趋势,夏季作物旺长的≥10℃活动积温也呈上升趋势,对作物生长有利,67年来济南水资源变化总体来说不明显,平阴、济阳、商河三县有偏少趋势。总体来说,济南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大,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尤其平阴、济阳、商河,会出现旱情。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趋势,其中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金沙江流域是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趋势,其中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金沙江流域是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选取砀山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距平分析等方法对砀山近50a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砀山近50a最高、最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128℃/10a,0.21℃/10a,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显著,气候变暖现象主要以最低气温增温为主。春、秋、冬季的最高、最低气温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冬、春季变得相对温暖,夏季的最高气温有所降低。1971-2000年30a为主要的增温时期,21世纪后,最高气温与最低低温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地区50 a冬季降水和相对湿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地面气候日值数据集资料,利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研究了我国南方地区冬季50 a降水和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基尼系数对降水均匀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相对湿度分布皆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最大中心位于长江以南附近内陆区域,最小值基本位于高原。降水强度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在沿长江附近区域以及云南部分地区增强明显,最大气候倾向率为1.0 mm/d/10 a左右,有明显的突变时间,为1979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其中云贵和川渝局部区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为-3 mm/10 a左右,没有明显的突变时间;降水日数在长江以南局部区域及云贵区域显著减少,其中云南的西南地区为最小气候倾向率-10 d/10 a,明显突变时间为1980年;相对湿度表现出一定的局地增减趋势,长江以北(南)主要呈微弱增加(减少)趋势,云南南部减小趋势显著;相对湿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相关系数高达0.784、0.753。降水量基尼系数的空间分布与降水分布相似,只是降水分布的大(小)值中心为基尼系数小(大)值中心,不同年代及冬季不同月份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大(小)值区域范围有所增减。总的来看,我国南方冬季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区域为降水均匀区,西南高原区域为不均匀区。 关键词: 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阴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86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年连阴雨日数、过程次数、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连阴雨日数有70~130 d/a、连阴雨过程次数有7~12次/a、连阴雨总雨量为500~1 300 mm/a、年均连阴雨强度为8~10 mm/d,连阴雨过程持续时间多在8~11 d/次左右。其中连阴雨日数和频次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连阴雨总雨量呈东南多西北少、雨强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近50 a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年连阴雨日数、连阴雨过程频次、连阴雨总雨量均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8 d/10 a、0.3次/10 a、18.5 mm/10 a,其中连阴雨日数、频次减少趋势显著;降水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2 mm/(d·10 a)。空间上,西部连阴雨日数、过程次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东部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大部地区连阴雨总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西部尤为突出。突变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存在突变年份,各统计因子突变主要集中在1991~2011年,连阴雨日数减少突变发生在2003年,2006年起减少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连阴雨频次突变发生在2004年,2010年起减少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连阴雨总雨量突变发生在2006年,但这种突变不显著;连阴雨降水强度于1992~1994年发生突变,2010年起增加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周围3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50 a来三峡库区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过去50 a,三峡库区年均高温日数为2407 d,存在23和31 a尺度的周期振荡,于1979 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669 ℃,具有3 a尺度的变化周期。8月的高温日数最多且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最高。20 世纪80年代高温日数与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负距平,在21 世纪最初10 a,高温日数显著增加,高温日平均高温气温增高。三峡库区高温日数呈峡谷多,山区和丘陵少,库区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特点。三峡库区蓄水后高温趋势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1958~2013年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云南省1958~2013年28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据,计算10个极端气温指数.基于Mann-Kendall(M-K)方法分析极端气温指数年代/际、季节变化趋势,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法探讨极端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明确未来各极端气温指数年/季节可能存在的变化趋势,利用R/S分析方法,估算极端气温指数的Hur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大于低温事件,而最低气温增温幅度高于最高气温.且年/季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均在1980年代后呈现更为显著的增温趋势,四季中冬季最高、最低温度增温幅度均最大;(2)空间上,极端高温事件高发地区为滇西南与滇中地区,而极端低温事件高发地区为滇西北及滇东北地区;(3)全省未来最高气温(TMAX)与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TMIN增加趋势持续性更为明显,增温趋势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为:昆明、景洪、腾冲、香格里拉及昭通T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