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宫颈癌前病变时期较长且可以逆转,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王静  绉吟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1):118-119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阴道镜及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34例病理结果阳性(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宫颈刮片阳性者70例,敏感度为52.2%,阴道镜108例,敏感度为80.6%,两者阳性检出率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危HPV感染者阳性118例, 敏感度88.1%,与宫颈刮片的敏感度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阴道镜的敏感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阴道镜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寻找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使用阴道镜联合TVCDS手段诊断189例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比较阴道镜、TVCDS检查的诊断率,总结TVCDS声像图的特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进行宫颈部位血流分布的检测,测定并记录收缩期峰值的血流速度(PSV)与阻力指数(RI).结果 TVCDS诊断率比阴道镜的诊断率低(均P<0.05);但TVCDS与阴道镜联合,可提高单用阴道镜的诊断率.阴道镜联合TVCDS检查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为98.2%,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为100%.癌前病变的RI比早期宫颈癌低(P<0.05),癌前病变的PSV比早期宫颈癌高(P<0.05),因而宫颈癌的血流是低阻血流.结论 阴道镜联合TVCDS诊断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正确诊断率较高,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对于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特征。结果: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独进行阴道镜与单独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早期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宫颈癌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血流特征与癌前病变患者相比,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癌前病变,阻止指数大于癌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效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的早期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别经阴道超声检查及液基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组织活检,再对超声声像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早期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经阴道超声灵敏度分别为90.9%和83.3%,特异度70.6%和60.O%,漏诊率9.1%和16.7%.结论 阴道超声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宫颈组织活检800例患者、肉眼宫颈活检10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肉眼直视下活检(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筛查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应用阴道镜检查,并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率将大大提高。现将我院应用阴道镜检查1140例的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于子宫颈早期癌变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诊断为宫颈疾病的1128例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阴道镜检查1128例患者经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152例,宫颈癌51例,慢性宫颈炎922例,宫颈湿疣3例,肉眼观察下直接活检确诊CIN 29例。阴道镜检查CIN检出率较肉眼观察下直接活检CIN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3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93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CT及阴道镜检测,同时对所有受检者宫颈多位点组织进行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统计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结果:TCT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检测准确率为95.15%(98/103)、敏感性为95.70%(89/93)、特异度为90.00%(9/10),均高于TCT、阴道镜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检测准确率为90.32%(84/93)、敏感性为90.48%(76/84)、特异度为88.89%(8/9),均高于TCT、阴道镜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其癌前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性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初步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接收的57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7例宫颈癌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初步诊断,根据弹性分级,对比分析病理分期,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正确率,另选取5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与健康体检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内容差异明显,同时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的弹性分级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有利于临床下一步诊疗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简称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宫颈病变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评估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5.33%,其中宫颈息肉、宫颈湿疣及宫颈浸润癌符合率为100.00%,宫颈上皮内瘤的符合率为81.82%。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临床早期发现宫颈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TERC)基因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TERC/CSP3 DNA探针检测26例宫颈癌及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脱落细胞中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CINⅠ、CINⅡ、CIN Ⅲ和宫颈癌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2%(7/24)、57.7%(15/26)、89.5%(17/19)、100%(26/26),炎症组、CINⅠ、C INⅡ、C IN Ⅲ和宫颈癌组的TERC基因阳性扩增量分别为0.46±1.33,0.58±1.32,1.62±1.90,13.32±21.23,51.0±31.69.TERC基因阳性扩增率和扩增量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1).[结论]FISH技术能定量检测TERC基因并有助于鉴别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作为宫颈癌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采用TCT和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982例,同时在阴道镜下对患者宫颈进行多位点活检送病理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TCT和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982例妇女中,TCT细胞学检查出异常者有118例,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特异性为96 5%,敏感性为58.6%,漏诊率为6.4%;阴道镜检查出异常者有163例,对诊断CIN的特异性为97.5%,敏感性为93.4%,漏诊率为1.0%;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其诊断CIN的特异性为96.0%,敏感性为95.4%,漏诊率为0.7%.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能较早期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选择31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中晚期患者在治疗前进行MRI检查,对其MRI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记录,参照FIGO制订的标准,将临床妇检形成的分期和MRI盲法判定形成的分期分别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结果:MRI对宫旁浸润的判断符合率为87%,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88%,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88%,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4%;对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符合率为84%,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7%,而临床妇检对宫旁浸润的判断符合率为81%,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82%,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82%,总的分期准确率为71%。结论:①MRI对中晚期宫颈癌分期较临床妇检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对判断宫旁浸润有着较高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②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方面,MRI有较高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弥补了临床妇检的不足。③引入磁共振成像技术使宫颈癌分期有了更加可靠的客观依据,避免发生临床分期上过低或过高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介绍黄柳向教授运用益气健脾,柔肝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黄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即脾胃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治疗当以益气健脾,柔肝理气,化痰祛瘀为法。临床上采用莪蚕健胃方加减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阻断与逆转效果确切,并附典型案例1则。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一种妇科常见肿瘤,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往往要经历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过程,其发生过程相对缓慢,因而若能尽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及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针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有许多种临床方法,本文就常见的几种临床方法的特点及意义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G抗原(sHLA-G)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同期230例宫颈癌患者、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sHLA-G水平及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宫颈癌相关抗原(TA-4)和SCC-Ag水平,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血清中sHLA-Ag、TA-4及鳞形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的比较:血清sHLA-G浓度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各组(P=0.000,P=0.000,P=0.002,P=0.006);CINⅢ级组明显高于CINⅠ级组和对照组(P=0.001,P=0.021)。各组间血清TA-4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级组和CINⅡ级组(P=0.003,P=0.008,P=0.018);CINⅢ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INⅠ级组(P=0.023,P=0.031)。各组间血清SCC-Ag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级组与CINⅡ级组(P=0.000,P=0.001,P=0.007);CINⅢ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Ⅰ级组(P=0.013,P=0.021)。(2)血清sHLA-G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宫颈癌患者血浆中sHLA-G水平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8,P=0.03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宫颈癌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的血清sHLA-G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U=7.125,P=0.008),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U=4.651,P=0.031)。结论血清sHLA-G水平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及CINⅢ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其与发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宫颈锥切术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对7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术后标本送检,计算阴道镜活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53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CINⅠ级348例,CINⅡ级172例,CINⅢ级160例,浸润癌45例。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灵敏度94.24%(655/695),特异度为94.24%(34/58),阳性预测值为95.07%(655/689),阴性预测值为37.50%(24/64)。其中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与宫颈锥切术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76.16%、63.13%。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CI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漏诊较多,联合宫颈锥切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与癌前病变细胞核DN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和癌前病变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性质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光度术测量和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与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细胞核DNA含量和倍体增殖状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50倒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细胞核DNA含量和异多倍体出现率较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高1~3倍多。结论:测定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与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测定可作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荔  张江宇  毛玲芝 《华西医学》2004,19(4):585-587
目的:分析妇女宫颈疾病患病情况,对液基超薄细胞检测及Bethesdas(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妇科门诊2600例患者行液基超薄细胞检测,采用TBS分类法,按年龄分为6个组,其中205例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作病理诊断对照,随访6~18个月。结果:鳞状上皮异常者共409例(15.7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细胞(ASCUS)167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腺细胞(AGUS)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1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8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205例上皮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细胞学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SIL)114例,检出率4.38%,组织病理学检出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17例,检出率3.73%。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9.21%。结论:宫颈疾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率。TBS报告方法直观、具体,便于临床与细胞学医生之间的沟通;不典型上皮细胞根据个体情况观察4~6个月或进行阴道镜下检查,而HPV阳性者立即行阴道镜下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