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港啤一号大麦亩产450kg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港啤一号(原名KA-4B)系二棱偏春性啤酒大麦。我场于1994年引进,经二年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表现较耐迟播,适应性较强,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成穗率高,需肥性和抗倒性均优于苏引麦2号,在我场大面积生产上亩产均在400kg左右,百亩丰产万亩产达到450kg以上水平,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为揭示港啤一号大麦高产栽培规律,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特将五个百亩丰产方,亩产450kg的栽培技术和小区辅助试验有关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如下。1高产群体结构1.1产量构成因素对5块百亩丰产方测定,亩产450kg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如表1所示,每亩…  相似文献   

4.
一个大麦良种,由于栽培措施不同,造成单产之间差异。产量低的主茎或分蘖之间的穗粒数差别大;大、中、小穗的结实率显著不同;各自的籽粒大小更不一样。这三者互相差别在支配生理过程的库(根茎)或源(叶、绿色叶鞘两者因素中),那个影响为主呢?本文根据1985年大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室内考种时,发现大麦地上第一节位茎粗硬与穗粒数量成正比,与剑叶、倒2叶面积构成不规则曲线。从而推断大麦茎粗硬即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有效穗不足、异交结实率低问题,实行“三改两增”成套制种新技术,从1990~1992年通过试验、示范、推广,1992年全县3340.7亩制种单产达到301kg,比前3年平均168.9kg增加131.1kg增产78.2%.  相似文献   

6.
汕优63制种采用母本点直配套技术,亩产量可超300kg,达到了增产增收节省成本的目的.文中 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1986~1990年我们进行了夏大豆品种、密度、施肥、灌水等主要栽培措施与综合丰产的研究与应用,认为菏泽地区夏播大豆由于可供其生长的时期相对较短,以选用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形紧凑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较易获得每亩200kg以上的稳定产量。栽培措施要点是:以增加群体密度、采用氮磷配合施用;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合施用,以提高光合与固氮能力,并使植株生长稳健、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促进养分向生殖器官输送。花荚期叶面施肥与结荚、鼓粒期迂旱浇水,延长叶片与根瘤的功能期,使养分充分运入籽粒,以提高粒重,充分发挥大粒品种籽粒的养分贮藏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的影响,利用121个样点的地理、气候、土壤因子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地理水平方向上,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呈现斑状交错分布的格局,栽培大麦穗粒数的高值主要集中在西藏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穗粒数的低值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在地理垂直方向上,青藏高原栽培大麦集中分布在海拔3500~4000 m,以海拔2500 m以下的栽培大麦穗粒数最多,随着海拔的升高,栽培大麦穗粒数逐渐增加,在海拔3500~4000 m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海拔的升高,栽培大麦穗粒数逐渐降低,海拔4500 m以上的穗粒数最少。环境因素对栽培大麦穗粒数的影响表现为土壤速效磷含量>年均降水量>日平均气温≥0℃积温>地理纬度>土壤pH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皖南地区油菜规模种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机械化收获是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关键,并详细述说了油菜机收的农艺要求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大麦主茎穗与分蘖穗出穗差异及其对穗型的影响,以1个二棱大麦和1个六棱大麦品种为材料,考察大麦主茎穗和不同分蘖穗的出穗顺序及其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出穗期不一致,随出穗期延迟,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茎穗与分蘖穗1和分蘖穗2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大麦高产栽培应控制合理的基本苗和2个左右的分蘖穗。  相似文献   

11.
12.
富县位于鲁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1℃,稳定通过15℃气温出现在5月5日,终日在10月10日,无霜期190天左右,全年≥10℃的积温4089.2℃。年日照时数7532.2小时。年降水量873mm,沐河及其8大支流纵贯全县南北,三大水库存水3亿多l‘可供农田灌溉之用。光、热、水资源均直水稻生长,从1960年开始种植水稻,到SO年代形成麦稻两熟制。1992年我们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开始亩产吨粮栽培技术研究,同时进行了麦茬水稻亩产500kg模式栽培研究与开发,到1996年12万亩麦茬稻平均亩产szvkg,其中万亩开发试验田亩产586…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大麦矮杆品种资源主要穗、粒性状比较和相关研究发现,我国的大麦矮秆资源四棱多,二棱少;短齿芒或等穗齿芒多,长齿芒少;圆粒多,长粒少,而且不同的穗、粒性状差异存在明显的地区性趋势。随着矮秆资源株高的降低,穗长缩短,穗密度增大,粒长变短,粒形变圆,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随棱型和穗密度的提高而增多,随穗长、粒长和粒宽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的表现与穗粒数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15.
有关谷类作物次生根的研究进行的很多,总的认为,次生根与基因型、环境因素以及耕作措施有关;次生根与谷物的农艺性状有关;干旱地区谷物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次生根的形成.本文旨在探求大麦品种根系发育的相关变异;次生根与产量、分蘖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而了解在不受水肥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系发育过程中次生根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通过对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做到科学安排农艺措施:通过对积温的研究,划定了三个中稻生态区,即低山区(海拔300—600米)、中山区(海拔600—800米)高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南部山区审定的具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系)为参试材料,长城706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穗部性状、产量、植株干物质累积量及灌浆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富农821和宁单20号9月20日成熟,且熟期相同,较对照长城706(生育期140 d)早熟6 d;宁单20号的百粒质量最高,参试的各个品种(系)之间产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华金5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其他3个品种之间产量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8.
应用简单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个大麦品种和该7个品种的21个杂交后代的10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与单株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有穗粒数,百粒重,单株干草重,穗数/株,其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百粒重,穗粒数〉单株干草重〉穗数/株。  相似文献   

19.
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以8个保持系、9个恢复系及由其配制的72个杂交大麦为材料,分析了杂交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优亲优势表现以及杂交亲本棱型与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72个杂交大麦的7个性状共出现365次显著中亲优势,其中正向显著组合出现348次,负向显著组合出现17次,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为72.4%;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出现率差异较大,中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和单株穗数,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3个性状的显著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分别达到98.6%、90.3%和91.7%,株高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均出现负向显著中亲优势;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共出现99次,组合出现率为19.6%,超优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穗下节间长、千粒重、穗长、单株干重和单株粒重,其中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和穗长的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7%、43.1%和20.8%,株高和单株穗数未出现显著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异棱型杂交种的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应用简单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个大麦品种和该7个品种的21个杂交后代的10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与单株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有穗粒数、百粒重、单株干草重、穗数/株,其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百粒重;穗粒数>单株干草重>穗数/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