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工作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可伴有手臂骨关节-肌肉损伤的全身性疾病。关于职业性HAVD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尚存在发病机制不够明确、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等难题。目前,不少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多推荐指端收缩压(fing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FSBP)作为辅助诊断指标。本文拟就FSBP在HAVD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特点进行综述,为今后我国HAVD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otactile disease,HAVD)是长期频繁接触手传振动而导致的上肢神经和血管损伤性疾病,伴温度觉和振动觉减退,随着振动暴露时间的延长常呈不可逆发展。指端振动觉阈值(vibrotactile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可定量地判断作业人员的触觉灵敏度,常作为HAVD的辅助诊断指标。本文就国内外指端VPT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局限性进行综述,为今后指端VPT在HAVD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我国法定职业病,指长期从事手臂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臂末梢循环或神经功能障碍、骨关节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一般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振动工具以及生产方式更新,HAVD发病特点发生明显改变。本文从HAVD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变、损伤分析、诊断指标、治疗技术、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作一概述,为HAVD治疗技术更新与防治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保护职业性手臂振动接触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温度觉阈值(thermotactile perception threshold,TPT)被推荐用于评估手传递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所致的小感觉神经功能的变化,我国早已将指端TPT测试列为HTV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选检项目之一。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觉损伤与振动接触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本文主要针对TPT在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所致神经损伤方面的检测特点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公认的职业病之一。近年来,HAVD在我国南方地区金属制造业等行业高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劳动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拟从HAVD的发现、分布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包括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的疾病[1-2]。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研究HAVD的发病机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以周围血管以及神经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影响为主,骨骼及骨骼肌方面的研究亦有涉及[3-9]。已有实验验证指出,大鼠鼠尾的生物动力学反应类似于  相似文献   

7.
选择60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30名接触手传振动(HTV)的男性工人作为接振组,进行职业健康特征以及指端收缩压(FSBP)采集,计算健康人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比较10℃以及15℃下对照组FSBP指数(%FSBP)的差异,并分别绘制两种温度下除大拇指外四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FSBP诊断手臂振动病(HAVD)的价值。结果显示,食指至小指的%FSBP医学参考值上限10℃时分别为99.08%、102.46%、107.83%、105.49%,15℃时分别为130.71%、145.29%、137.34%、136.89%;10℃时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80、0.755(P<0.05),10℃时小指以及15℃时四指的AUC均P>0.05。提示%FSBP检测在HAVD及其他振动性血管损伤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首选指标可以定为10℃时的中指%FSBP,异常判定值可设为79.88%。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手臂振动职业危害日趋广泛;有关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的防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给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使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对目前有关HAVD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广东省作业工人手传振动(HTV)接触水平,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HAVD)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50家工作过程中存在HTV工艺的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HTV职业接触水平检测,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共检测来自14个行业50家企业的258个测点的HTV接触水平,主要分布在7种作业岗位,其中打磨岗位占74.42%(192/258),其次是抛光(6.98%)和装配岗位(5.43%)。打磨岗位由于使用气动打磨机、电动打磨机、平板机和直磨机作为工具,故振动强度较高,其振动总值分别为直磨机2.76~13.24 m/s2、气动打磨机1.27~32.40 m/s2、电动打磨机1.80~25.48 m/s2、平板机9.82~15.01 m/s2。超过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4)]职业接触阈限值(5.0 m/s2)的测点共44个(17.05%),超标测点最多的是打磨岗位(34个,17.71%),测点超标率最高的是切割岗位[57.14%(4/7)]。按照8 h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A(8)]数值评价,HTV接触危害分级>0的测点共42个(16.28%),其中危害分级I级30个、Ⅱ级11个、Ⅲ级1个;危害超标测点打磨岗位最多(32个)。结论 HTV职业接触危害广泛存在于多个行业、多种岗位中,以打磨岗位为主,应加强相关防控措施,积极预防OHAVD,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手传振动(HTV)作业工人指端温度觉阈值(TP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手臂振动病(HAVD)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运动器材公司187名工人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接振组69人、对照组118人。采用HVLab温度觉测试仪进行测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指端TPT的影响因素。结果 接振组工人主力手食指与小指的热觉阈值水平[(46.4±5.7)℃、(45.8±5.6)℃]均高于对照组[(43.4±4.7)℃、(43.7±4.2)℃](P<0.05),且中性区范围[(22.8±8.9)℃、(24.7±9.3)℃]均大于对照组[(18.3±7.6)℃、(21.2±7.8)℃](P<0.05);接振组主力手食指冷觉阈值[M(P25,P75)]24.3(21.0,27.5)℃低于对照组[26.2(22.7,28.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高和手指麻木为主力手食指热觉阈值和中性区的影响因素(P<0.05),手指麻木为主力手冷觉阈值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对主力手小指温度觉阈值和中性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长期暴露于HTV会导致接振工人指端TPT变化,且接振工龄、年龄和手指麻木是TPT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