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希望为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宏伟气派的图书馆,绿树林荫舒适宜人的校园广场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室外空间的设计却缺乏地域性的考量,夏热冬冷地区的校园广场空间更是显现出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在校园广场环境中的行为特点缺少分析研究、.依据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广场的普遍情况,本文以湖南大学环境馆前广场为例从校园广场空间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模式对广场空间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行为学的视角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舒欣 《山西建筑》2010,36(3):9-11
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学生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人性化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欣 《华中建筑》2008,26(10):89-92
该文以同济大学音乐广场为例,调查研究了作为大学校园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是如何感知、评价与使用校园广场空间的。通过对其行为方式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峰 《云南建材》2013,(23):12-14
交往是校园中最平常的行为模式,笔者认为现在的交往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本文主要从校园广场的互动侧界面设计、校园广场的互动底界面设计、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多样交接、使用设施的合理设置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满足行为模式的大学校园广场设计。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是校园规划中的核心空间,没有广场就如同住宅没有客厅,宾馆没有大堂,整体会失去向心焦点。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而大学校园文化广场便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校园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规划到局部的组团,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校园设计的内容,如校园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等等。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注重校园整体性环境,优化校园环境质量。校园文化广场在校园中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校园的性质、规模与规划构思。  相似文献   

8.
李小云  杨坤 《安徽建筑》2007,14(2):22-23
校园广场是构成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章在我国大规模大学城建设热潮的背景下,针对大学校园广场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广场的位置、空间尺度、围合感、空间再划分、边界、环境小品和设施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广场人性化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大学校园广场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指导校园设计的想法,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理论的分析,发现校园广场在设计规划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整改,以激活这些呆滞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吕昀  彭程 《山西建筑》2007,33(23):6-8
介绍了校园广场的类别,对其功能要求、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校园广场的空间构成及其文化内涵,强调校园广场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营造出多形式、多规模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淮阴工学院新校区图书馆位于新校区核心位置,北侧为校园前区广场,正对校园入口,南侧为大面积绿化水系.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万m2,地上六层.设计从校园整体出发,注重场所空间的序列化整合.建筑以开放的内部空间与校园空间互动相融.多元建筑语汇的生动组合,营造出具有中心领域感的校园核心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2)
校园晨读空间设计是在体现学习精神的氛围下,与校园环境充分融合的空间体系。在早晨的校园中,经常会看到晨读的学生出现在教学楼附近或者是空旷的广场上,读书的内容由语言类科目到考试重点内容,内容多种多样。舒适的环境与合理的晨读空间对校园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校园晨读空间的空间特性,该文作者提出了校园晨读空间营造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环境景观设计作为高校校园中最具活力的外在特征之一,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至关重要。同时,高校的景观设计也体现着一所高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本文主要从高校广场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出发,并结合校园的实际环境出发,简要阐述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发展史,从中分析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并比较国内外高校校园的环境景观设计。此外,结合高校校园广场设计的实际项目,对高校校园广场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不断努力改善高校校园广场的实用性与文化内涵,促进校园广场的文化学习氛围和娱乐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五山广场空间形态与人群活动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从建筑、交通与景观要素三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要素入手,探究广场上与之对应的人群活动类型的差异性,为五山广场的空间形态设计和提高广场人群行为的多样性提出相关建议,同时论证了该校园前广场不同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的猜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大北门广场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从建筑、交通与景观要素三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要素入手,探究广场上与之对应的人群行为活动类型的差异性,为中大北门广场的空间形态设计和提高广场人群行为的多样性提出相关建议;同时论证了该校园前广场不同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的猜想。  相似文献   

16.
曾敏  甘德欣  汤艳 《山西建筑》2010,36(4):35-36
以使用者的角度,从空间利用率、景观设施完善度和活动环境等方面对修业广场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修业广场的优缺点,达到了为今后校园广场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思煌 《城市建筑》2014,(20):39-39
广场是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关注校园广场空间的塑造,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广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场是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关注校园广场空间的塑造,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广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兴  张芳 《华中建筑》2009,27(6):73-75
该文以郑州大学东西轴线上的广场系列为例,分析校园广场的要素构成、秩序关系,讨论广场空间的场所感(舒适度与使用率)、层次性(丰富性与景观美感)等问题,为初学者在设计分析阶段做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20.
邱岚 《山西建筑》2011,37(24):17-18
以华中科技大学中人流量大、使用率高的南一门广场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空间的类型、使用性质、空间品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广场的现状,对照明设计的原则、光源的选择、灯具设置等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强化校园公共广场空间人文氛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