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外翻畸形,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足母)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足母)外翻畸形,(足母)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2 治疗方法2.1 截骨方法选择 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长者25足,行跖骨颈斜行截骨嵌插术。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短或相仿者17足,行路骨基底楔型截骨术。  相似文献   

4.
第一跖骨头部分截除术治疗拇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足母)外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1月本院60例(101足)中度及重度(足母)外翻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足41例,单足19例.其中女性57例,男性3例;年龄23~81岁,平均62.6岁.[结果]本组60例(101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2个月.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母)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统,90~ 100分40例(66足);80~89分16例(30足);70~79分4例(5足);优良率95%.术前HVA 30°~44°,平均36°;术后10.5°~21°,平均15.3°.IMA 13°~18°,平均16°;术后6°~10°,平均8.5°.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术前0°~30°,平均16°;术后为25°~50°,平均35°.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减少3 ~6 mm,平均4.2mm.[结论]本术式为软组织合并骨性手术,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跖骨头成形充分,术后不需要辅助内固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治疗坶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重度外翻矫形的手术术式。这一术式是根据外翻严重程度与第一跖骨内收畸形相对称的原理,在第一跖骨旁做一纵形切口,沿其基底部平行关节处外侧做一楔形截骨,内侧骨皮质予以保留,不做完全截断,以此为轴,纠正第一跖骨内收,从而外翻自动矫形。于跖关节侧关节内侧弧形切口内,将跖骨头内侧赘生骨切除,紧缩跖关节内侧关节囊,以纠正因长期外翻所致跖外侧关节囊挛缩的残留外翻畸形。通过Keller、McBride及本术式三种方法85足术后随访比较:本术式因截骨角度可以任意取舍,且无关节与骨性结构破坏,因而术后其跖骨角、外翻角、伸屈肌健弓弦状脱位、足外形等方面矫形效果确实、可靠,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亦明显优于Keller、McBride术式。  相似文献   

7.
本院从1957年~1991年共收治333例593足外翻畸形患者,其中247例447足行keller术,占75.38%,自1979~1991年行Mitchell术51例91足,占15.35%,其它手术占8%。本文重点讨论了外翻的病因,介绍Mitchell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手术中注意事项。随诊4个月至6年,结果优良率达84%,(其中10足未随诊),本文将此术式介绍给年龄较轻,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不明显,畸形不严重,但疼痛的患者。此外讨论了外翻角度与跖间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严重足母外翻的治疗方法,评价第1跖骨远端截骨旋转复位配合软组织松解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31足)中、老年重度足母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远端截骨结合足母趾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加足母内收肌松解术,截骨端旋转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5例(31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2.3年。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母外翻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本组优28足,良2足,差1足,优良率96.77%。均无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结论第1跖骨远端楔形截骨旋转复位配合软组织松解,是治疗中、老年重度足母外翻安全有效的方法,无明显并发症及复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第一跖骨截骨术治疗Mu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公林  陈一鸣等 《中国骨伤》2002,15(10):631-631
  相似文献   

11.
郑伟鑫  杨杰  李毅  梁晓军  王军虎  杜洋  王欣文 《中国骨伤》2022,35(12):1138-1141
目的:探讨旋转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hallux valgus,HV)合并第1跖骨旋转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旋转Scarf截骨术治疗35例(40足)HV合并第1跖骨旋转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30例;年龄25~76(40.32±5.43)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第1跖骨长度(the first metatarsal length,FML),术后采用美国矫形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5例(40足)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14.35±3.62)个月。HVA、IMA和DMAA分别由术前的(36.32±4.5...  相似文献   

12.
结合15例21只足随访,我们认为第1跖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对于(足母)外翻角大于40°的严重畸形的矫正颇为适宜,但应强调(足母)跖关节稳定性的重建。楔角计算公式的应用可免除术后(足母)内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蹄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足母)外翻角(HVA)为12.8°±5.8°(4°~22°),较术前34.6°±9.6°(18°~68°)改善22°±8.4°;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8(6°~11°),较术前14.3°±3.2°(11°~21°)改善6.7°±2.4°,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僵硬是第1跖趾关节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背伸活动受限。僵硬的治疗常采用关节唇切除术与趾骨截骨术,但是对于第一跖骨是否存在抬高,跖骨截骨下沉和短缩是否可有效治疗僵硬,现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目的:分析僵硬患者是否存在第1跖骨抬高和过长,评价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僵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僵硬13例15足。记录术前侧位第1、2跖骨间夹角(IMA)、术后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患者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趾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第1跖趾关节间隙、第1跖骨突出度(MPD)。结果:术前X线片示4足存在跖骨抬高(侧位IMA为4.8°~8.7°),8足存在第1跖骨过长(MPD为2.2~6.9 mm)。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平均(16.7±4.7)个月。术后4周均达到骨愈合。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9.7°±10.4°(4°~40°)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57.9°±12.2°(36°~72°)。至末次随访时,AOFAS趾功能评分、VAS评分,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的第1跖趾关节间隙、MP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随访期间,患者均无需进一步手术治疗,无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僵硬患者存在第1跖骨过长与上抬,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可有效治疗僵硬,明显改善跖趾关节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自1973年4月~1991年6月应用跖骨颈斜行嵌插截骨术治疗92例(116足)外翻,随诊时间:3月~6年。截骨愈合时间:5~6周。平均2.5月足部功能恢复正常。除2例外余114足效果满意。作者对该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手术的优点: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多数病人可免去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 1 996年 1 0月~ 1 999年 1 1月应用第 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治疗的外翻随访及观察评价其疗效。方法 :第 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内固定。结果 :2 7足随访 3~ 37个月除 1例单足外效果满意。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 ,稳定性好 ,截骨愈合快 ,足外形矫形效果确实、可靠 ,恢复了原有跖趾关节的力线 ,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996年10月-1999年11月应用第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治疗的Wu外翻随访及观察评价其疗效。方法:第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内固定。结果:27足随访3-37个月除1例单足外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截骨愈合快,足外形矫形效果确定、可靠,恢复了原有跖趾关节的力线,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Wilson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以来运用进口微创动力设备及器械,施行微创改良Wilson截骨术83例,153足,其与传统手术不同点为手术在0.5 cm切口下操作;截骨部位于跖骨颈部,截骨线与跖骨纵轴垂线的夹角为15~25°,超薄锯片厚0.36 mm,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9例,126足,随访6~31个月,平均19个月,优良率98.4%,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夹角(IMA)较手术前分别平均减少17.3°和4.8°.[结论]微创改良Wilson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愈合快,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早,适用于中度(足母)外翻.HVA<40°,IMA<16°者选择此手术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蹲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77;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踇外翻角(HVA)为12.8&#176;&#177;5.8&#176;(4&#176;~22&#176;),较术前34.6&#176;&#177;9.6&#176;(18&#176;~68&#176;)改善22&#176;&#177;8.4&#176;;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76;&#177;1.8(6&#176;~11&#176;),较术前14.3&#176;&#177;3.2&#176;(11&#176;~21&#176;)改善6.7&#176;&#177;2.4&#176;,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踇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