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控制好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简称燃煤热值差)对降低发电成本、促进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分析了使热值差超标的原因,具体包括:煤质均匀性的影响;计算热值差的入厂煤和入炉煤不是同一批次;入炉煤热值计算未调整到入厂煤全水的同期值;煤长时间存放发生氧化的影响;入厂煤与入炉煤采样、制样、化验(简称采制化)过程中的偏差超过允许值.提出了采样过程、制样过程、热值测量过程的热值差检查分析方法,包括来煤粒度、采样机出料粒度、缩分器、热量计标定过程等检查.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主要原因是入炉煤采取煤粉样所造成的误差以及国标中关于采样的规定存在不完善之处对入厂煤检验的影响。提出了制定热值差的衡量标准、研制适于应用的自动采样装置、加强管理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计彤  王修彦 《河北电力技术》2012,31(2):38-39,54
介绍华能北京热电厂一期工程燃煤使用的状况,分析储煤过程中,入厂煤及入炉煤采制样过程中热值差大的原因,并提出减小热值差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之间存在热值差偏大的现象。文中比较分析了入厂煤不同采样方式和不同采样位置煤样的化验结果,并从全水分、煤场储存以及热值差统计等方面入手分析热值差产生的原因,其中入厂煤采样是造成热值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采样方案等减少热值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晖  黄和 《安徽电力》2005,22(4):32-34
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是各火电厂十分关注的问题,从采样、制样、化验等几个重要的环节分析造成热值差异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文彬 《湖南电力》2000,20(6):25-27
叙述了火电厂进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主要原因是人工采制样过程中,很难按标准规定的采样深度、位置、重量、工具、制样工艺、设备进行,从而使热值差远远超过标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制订热值差的衡量标准、研制自动取制样装置、加强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某电厂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进行了性能检验,包括精密度检验、Ad平均值一致性检验、系统误差检验、置信范围检验;测试了采制样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采样性能、制样性能、全水分损失量,并作出了相应评价。针对入炉煤采制样装置的工作特点,提出了性能验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黄金球 《广东电力》2008,21(4):66-68
介绍了沙角A电厂新增入厂煤、入炉煤自动采样装置改造工程的实施情况、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方式,指出了入厂煤、入炉煤自动采样装置在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及改造后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煤采样是火电厂煤入厂验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入厂汽车煤的采样,由于运输车辆车型复杂,汽车煤机械采样装置在取样定位、深度及粒径选择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的技术限制。再加上大多数市场上的汽车煤均匀性差,导致采样的代表性下降,突出反映为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居高不下。通过对采样头、破碎装置、除铁装置、样品收集系统和运行逻辑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改进,将皮带采样机应用到入厂汽车煤验收之中,通过对比验收数据和实践检验,采样代表性得到充分体现,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大的问题得到控制,也保证了煤炭交易双方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陈锋  方超 《华东电力》2014,42(2):396-399
对火电厂现有的入厂与入炉之间的两个燃煤损耗指标进行了分析,煤场存损率只是燃煤损耗的一部分且不便测求,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因当期锅炉燃用的煤与入厂煤不对应而经常失真。为此,界定了统计期内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从热量平衡和综合热值入手,提出了入厂与入炉间燃煤热损耗率、标煤损耗率、入厂与入炉煤综合热值差、综合热值损耗率等新指标,并对评判标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这些新指标综合并真实反映了入厂与入炉之间燃煤数量及热值的变化,可用于燃料管理考核,可将其作为《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胡敏  饶苏波 《热力发电》2004,33(5):22-24
阐述了大型切向燃煤锅炉炉膛结渣的过程和机理,从煤质、锅炉结构参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结渣的原因,并以沙角C电厂660MW机组锅炉为例,从煤质管理、吹灰、运行调整等方面提出出了预防结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发生水冷壁高温腐蚀这一现象,深入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腐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煤质变化、炉膛缺氧燃烧、火焰偏斜、一二次风调节特性差等。同时,从运行调整方面提出了严格控制入炉煤质量、增加运行氧量、监测火焰、壁温及控制炉膛负压等改进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煤指标(如挥发分、灰分、水分、硫分、发热量、灰熔点和可磨性系数)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认为入厂燃煤煤质偏离设计值,就会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除了制定严格的采购和验收标准外,还应加强火电厂内部燃煤混配工作,确保入炉煤质符合设计值.  相似文献   

14.
在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上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煤种采用"磨内掺混、炉内混烧"的方式难以掺混均匀,难燃尽煤种细度难控制,燃烧稳定性、经济性差;"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方式煤粉细度可控,不同煤种燃烧器可均匀投运,并可采取不同的配风和燃烧控制方式,炉膛温度均匀,燃烧稳定,锅炉热效率比"磨内掺混、炉内混烧"提高1.65%。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某发电厂W型火焰锅炉在带至260 MW负荷及炉膛吹灰时,炉膛负压波动大,发出炉火焰消失,MFT主燃料跳闸等报警信号,并导致锅炉灭火的现象,并从煤种、炉型、燃烧配风、水封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介绍了加强燃煤管理、优化燃烧调整等提高锅炉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同类型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浑江发电厂加强煤质管理,采取科学混配煤使煤质接近设计煤种的方法,解决锅炉结焦问题的情况,这样做彻底改变了过去在炉内改造燃烧器、加装稳燃器去适应煤种变化的被动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20t/h无烟煤锅炉改烧非设计煤种(越南鸿基煤)后所出现的炉膛结渣严重、燃烧稳定性差、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混配掺烧等多项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煤颗粒特性对煤在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灰渣的形成特性影响很大。将义马烟煤按煤颗粒的粒径和灰含量分为数个规格,在小型流化床反应炉上进行煤颗粒粒径对灰渣形成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灰含量的增加,煤颗粒粒径对底渣粒径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加;随着煤粒径的增大,底渣份额降低,但降低的幅度随着灰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灰含量低的煤颗粒燃尽率与煤颗粒粒径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灰含量高的煤颗粒燃尽率随着煤颗粒粒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1.OverviewThefirst600MWcoal-firedgeneratingunitisNo.2unitinYuanbaoshanPowerPlant.TheboilermanufacturedbySteinmuellerisofsubcriticalressureBensontype,firingthelocallignite,anditbegancommercialoperationattheendof1985.Withtherapidgrowthoftheeconomy,theurgentncedforelectricpowerpushedforwardthedevelopmentoflargeunits.Sofarseventeen600MWboilers(including500MWclass)arcincommercialservice(seeTable1),andnearlytenmoreboilerswillbeputintooperationinthenextfewyears.Alltheseunitsrepresentsthestateof…  相似文献   

20.
锅炉塌焦过程导致炉膛负压较大的波动,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降低,喷入炉膛煤粉减少,热负荷快速下降引起汽包水位下降;炉膛压力正常后磨出口风速恢复,沉积在一次风粉管中的煤粉快速喷入炉膛,热负荷快速增加引起汽包水位快速上升,机组调节自动加煤,汽机调门自动加大、汽包压力下降使得水位上升加剧。减少炉膛结焦、及时清除结焦和事故状态自动切换自动控制方式、优化燃料自动调节是防止汽包波动过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