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盏憩室的微创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肾盏憩室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8 ~ 72岁,平均41岁.憩室左侧10例,右侧6例.合并憩室内结石10例.憩室直径2.5~8cm,平均3.9cm.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腹腔镜手术10例,经皮肾镜手术6例.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手术组有1例发生术后出血,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8个月,15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例症状明显缓解.复查B超腹腔镜手术组憩室全部消失.经皮肾镜手术组有1例憩室未完全消失但无症状,1例术后15个月憩室结石复发,予以再次经皮肾镜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技术和经皮肾镜技术都是治疗肾盏憩室的微创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可根据憩室部位、大小、憩室顶厚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接受PCNL治疗的10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9例患者均行单通道一期碎石及取石,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留置肾造瘘管7天,平均住院12天,术后住院时间7天.1例患者穿刺失败中转开放手术,均未出现大出血或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尿路平片示结石全部取净.结论:PCNL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与开放手术相比,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结石取净率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68例肾盏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非手术治疗中4例改行手术治疗,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43例手术治疗者中有2例憩室结石复发,4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治疗中有1例憩室结石复发。1例误诊。结论 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肾盏憩室的主要方法。对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宜行保守治疗,对并发结石、肿瘤或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并发结石又拒绝手术者可试行ESWL。  相似文献   

4.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有症状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5年4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有症状的肾下盏结石患者33例,结石直径平均2.8 cm.33例均为单通道取石,10例为中盏通道,23例为下盏通道;14 F通道9例,16 F通道24例.结果33例患者中,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28/33);3例因术中出血,留置肾造瘘管后改二期取石;1例残留结石者辅以ESWL治愈,1例残留结石<4 mm者未处理.平均手术时间9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3 ml,平均住院11d.1例肝硬化患者术中输血200 ml.1例患者术后7 d出现迟发性大出血,采用高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愈.19例患者随访2~48个月,未见肾结石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微创,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4例,微通道肾镜术7例.10例行Ⅰ期直接穿刺憩室碎石术,1例因通道出血改为Ⅱ期碎石.6例术中用自制电钩切开肾盏憩室颈口.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83±0.49)h,结石直径平均为(1.73±0.71)cm,2例中盏憩室结石取净,术后未留置D-J管,1例中盏憩室结石术后完全无管化.术后复查KUB平片,9例取净,2例残留,结石直径均小于4 mm,未行碎石,结石清除率为81.8%,尤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年,8例症状缓解,3例减轻.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症状性肾盏憩室结石安全可行,可做为选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应用自制清石吸附系统的初步体会.方法 在经皮肾穿刺造瘘钦激光碎石术中运用一种自制简易吸附系统,由一只类似于腹腔镜直径0.5 cm Trocar的金属鞘,通过直径1.5 cm硅胶管接结石收集瓶再接负压吸引瓶制成.共治疗复杂性肾铸型结石51例,观察并记录碎石效果、手术并发症、术后结石残留情况等.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多需中转开放,其余50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5.5 min.9例肾盏内小结石残留于难以到达的肾盏,术后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3个月内排净.41例无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82%.结论 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钬激光碎石术中运用前文介绍的自制简易吸附系统治疗复杂性肾铸型结石,具有操作简便、碎石清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手术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3例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患者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4岁.主要特点为腰痛、血尿,尿路感染.10例曾行ESWL治疗,其中l例曾行2次ESWL.23例均为单侧肾盏憩室结石,结石位于肾上极11例,中部9例,下极3例.成堆泥沙样多发结石19例,单发结石4例.结石最大直径18.9 mm.术前1周均留置双J管,均行IVU及双肾CT检查.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留置输尿管扩张鞘,置入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寻及憩室开口,必要时用钬激光切开憩室颈部,憩室内大部分结石呈泥沙样聚集,小部分结石较大,予以钬激光碎石,结石碎屑随灌洗液冲出或用套石篮取出. 结果 本组23例均顺利置入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100%.22例顺利寻及憩室结石,1例术中未寻及憩室开口改行PCNL,手术顺利.碎石成功20例(87.0%),术后无结石残留15例(65.3%).残留结石<4 mm者5例;3例碎石失败者结石残块≥4 mm.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日3.5d.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均消失,未见结石复发. 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微创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方法采用微创PCNL治疗8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单纯肾盂结石15例,肾盏结石12例,多发性结石10例,肾铸型结石19例。结果82例均行一期穿刺取石,1次取石61例,2次取石21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单通道77例,双通道5例,结石清除率85%,残石体外冲击波碎石13例,2个月后结石清除率98%,平均手术时间2 h,术后有出血3例,保守治愈。住院时间为7~14 d。结论微创PCNL是一种较佳治疗上尿路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68例肾盏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非手术治疗者中4例改行手术治疗,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者中4例无效,43例手术治疗者中有2例憩室结石复发,4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者中有1例憩室结石复发,1例误诊误治。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肾盏憩室的主要方法。对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宜行保守治疗,对并发结石、肿瘤或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并发结石又拒绝手术者可试行ESW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 PCNL )联合套石网篮治疗体外震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8月采用PCNL联合套石网篮治疗ESWL排空障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78例。 B超定位,58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单组肾盏,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20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多组肾盏采用新型经皮肾镜标准通道下气压弹道或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2~98 min,平均61 min。71例一期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1.0%(71/78);2例二期碎石后取净;3例辅助行ESWL治疗;2例因残留结石较小药物排石排出。住院5~12 d,平均7.2 d。无胸膜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78例随访3个月,未见结石残留。结论PCNL术中联合套石网篮可减少皮肾穿刺通道数,避免大出血及集合系统狭窄风险,是处理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op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calculi in caliceal diverticula, each with utility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Herein, we describe a laparoscopy-assisted transperitonea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 technique to address the unusual combination of an anterior caliceal diverticulum together with multiple branched calculi having segments both within and proximal to the diverticulum. TECHNIQUE: With the patient in a modified lithotomy position, standard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y was performed utilizing three 10-mm trocars. After mobilization of the colon medially, the cystic diverticulum was opened. An additional 12-mm trocar was placed to allow transperitoneal PCNL within the diverticulum. Rigid nephroscopy,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and stone extraction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laser enlargement of the diverticular neck and removal of the stone burden proximal to the neck. A double-pigtail ureteral stent and Jackson-Pratt drain were placed. RESULTS: This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in the only patient in whom it has been used to date. As far as we know,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laparoscopy-assisted transperitoneal PCN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liceal diverticular calculi. CONCLUSION: Laparoscopy-assisted transperitoneal PCNL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stones in anterior cystic caliceal diverticula with a narrow neck and complex branched calcul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6例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男 96例 ,女 70例 ,年龄 16~ 62岁 ,平均 3 9岁。肾结石 2 7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 42例 ,中段 3 5例 ,下段 62例。采用mPCNL治疗 42例 ,URSL12 4例。结果 mPCNL碎石成功率 10 0 % ,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 ,结石清除率 10 0 %。URSL碎石成功率 83 .0 6% ( 10 3 /12 4)。URSL时结石移位至肾盂或肾下盏 9例 ,发生输尿管穿孔 6例。随访 10 3例 ,随访时间 1~ 16个月 ,术后 1月结石排净 96例。B超显示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是治疗合并中、重度肾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治疗的20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及输尿管软镜治疗的18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碎石成功率及憩室改善情况等。 结果输尿管软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经皮肾镜组(P<0.05);而在手术并发症、碎石成功率及完全清石率方面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两组肾盏憩室融合或是明显减小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在肾盏憩室结石治疗方面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不同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B超引导穿刺,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膀胱软镜和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93例。结石直径2.6~5.4cm。结果:93例均采用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软镜下钬激光碎石,一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8min,完全清除率为83.9%(78/93),二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3min,结石完全清除率87.5%(7/8)。全部病例均无肾盂穿孔、气胸、腹腔内脏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不同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具有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周围脏器损伤风险小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下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肾微造瘘治疗肾下盏结石23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肾微造瘘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一体的特殊体位,患侧肾微造瘘下一期免输尿管输送鞘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23例患者共有结石32枚,结石大小0.8~ 1.5cm,平均(1.21±0.36)cm,术中发现结石30枚,发现率93.8%(30/32),30枚结石均完全碎石至3mm以下,单次碎石成功率100% (30/30),平均手术时间(45.21 ±12.33)min,术后住院2~4d,平均3.1d,无输尿管穿孔、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斜仰卧截石位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肾微造瘘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肾盏憩室结石24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19例,碎石成功率为79.1%,20例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80±21)mm,结石直径平均为(11.5±4.1)mm.分析24例患者的结石成分,其中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50.0%(12例),草酸钙结石占41.7%(10例),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8.3%(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及其他症状出现.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例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52~81岁。既往均有腔镜碎石术史。3例术前检查发现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可疑占位。3例均行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切取占位组织活检,分别确诊为肾盂中-低分化鳞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肾盂中分化鳞癌,均行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术后随访16~48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3年和4年未见复发转移。复杂性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容易出现漏诊,选择性采用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切取法术中活检,能有效提高活检确诊率,是避免漏诊、实现诊疗一体的新型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复杂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二期PCNL取石的35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有开放手术史17例,2例因术中出血影响视野改二期手术,合并肾盏憩室内结石2例.结果:除2例需辅助ESWL治疗外,其余33例在B超和输尿管镜辅助下,行二期PCNL全部成功取净残留结石.其中3例因残留结石所在肾盏位置远离经皮肾通道或在与皮肾通道平行的肾盏内,重新建立另一通道取石;1例行3通道取石.结论:术中出血、肾盏憩室内结石、既往开放手术史和肾内集合系统解剖异常,是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原因;术中B超及软镜的应用,可以清楚显示有无残留结石及其所在肾盏的位置;了解结石与经皮肾通道的位置关系,帮助引导最大限度地清除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