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认同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构筑东亚认同感的文化基础分为东亚文化和合体和文化行为体两个层面。文化和合体对东亚认同感的形成具有基础作用,即具有不可或缺性和动力性。惟有加强东亚文化和合体的建设,夯实东亚认同感的文化基础,才能加速东亚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1894—1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坏和发展问题,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近代以来的批判传统及现代化过程中隐含着两个问题:一、如何重新诠释文化传统的价值?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建构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一种可行的理论模式 ,是在中华和合文化酝酿下产生的和合主义。和合主义的四个理论支柱 :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与合作、独立自主、国际和合体 ,均可在业已存在的四种理论流派中探根寻源。和合主义充满生命力和现实价值 ,其理论成形符合思想蠕动的规律 ,但在目前操作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4.
东亚作为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历来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东亚各国合作脚步的加快,东亚各国之间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力图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在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问题,以及在东亚地区建构文化认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各国进一步建构文化认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东亚病夫"一词,长期以来它被许多中国人认为是西方帝国主义者强加给中国以羞辱中国和中国人的侮辱性绰号,尤其是针对中国人的病弱身躯。然而,对此术语的理解充满了曲解。这个术语最先被西方政治评论用来描述19世纪末清帝国衰弱腐败的情况。然而,到了20世纪早期,这个术语的意义被中国的思想家们为了刺激人民的改革意愿而改造以增强民族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重建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学校文化应该丰富多彩。工业化时代的学校以追求数量和效率为目标 ,学校的文化内涵被弱化。今天 ,必须充分认识和丰富学校文化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为此 ,要重新对学校进行定位 ,鼓励每一所学校走校本发展之路 ,重视学校课程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东亚法律文化属于世界法律文化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东亚各国法律赖以生长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不尽相同,近现代东亚各国法律文化的发展因国而异,各国的法律文化大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从人治到法治:从中华法系到混合法系的转变过程。走向现代法治的东亚国家的法律文化特性表现为:传统儒家法律文化由盛而衰,丧失原有地位,但仍在东亚各国法律文化中存留并影响深远;受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东亚各国近现代法律文化经历了外来法与本土法的冲突与融合,虽形态不同、特色各异,但共性犹存;权威主义政治是现代东亚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学科科研文化建设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焦点,反思过去的不足,应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来构建。重建策略有:营造良好的学校科研文化氛围:科学定位学校科研的性质和方向:加强专家指导与合作,提高科研科学性;课题带动促教研;改进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工作的教师都要仔细分析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课程文化的涵义,正视课程文化的缺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建新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治文化与东亚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以及采取具体外交行动时,深受其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日本是一个有着特殊感的东亚国家,其政治文化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皇国思想支配下的民族优越意识;武士文化中重等级、重实力、轻思辨的思维特点;殖民主义指导下的弱肉强食观等。这些文化因素不仅制约着日本历史上的东亚战略,更直接影响着当今21世纪日本“东亚共同体”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东亚文化立根于数千年前,兴盛于隋唐时期,裂变于明治维新之后,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人类未来发展和复兴的潜在规则和重要价值,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封建特性。这些特性使得东亚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正负两面效应,这种效应也深入细致地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对这一文化背景中的教育进行再造是实现东亚振兴的必要条件;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确认识这一文化是正确地对教育进行再造的前提。东亚文化中的现实个体不可能跃过,但需要用更为宽广的视野来再造这种教育,再造这种文化,才有可能为东亚乃至全人类寻觅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的“word”与汉语的“词”是一个概念,可是若对英语“-word”和汉语中的“字”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英语的人谈到“word”的场合,说汉语的人说到的就是“字”,也就是说,“word”与汉语中的“字”也有多方面说清道不明的联系,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对古代汉“字”的特点去分析之后,更能说明这一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汉“字”与英语中的compound word和derivative word的分析比较,粗浅地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科研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学校科研文化发展的困境,提出学校科研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及建设学校科研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制度创新与学校文化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学制度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以深刻的影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属性。工业化以来的教学制度使教师的创造性和真情实感被遏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开,重建学校文化是大势所趋,教学制度创新也是必然。为此,必须重建教学观和课程观;使班级授课制具有弹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和”文化表现为一种关系态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种和解式的体认。中国“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和合:异质之和;和异:和而不同;和一:天人合一。世界和平:呼唤中国“和”文化——“异质之和”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和而不同”是“多极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师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新-轮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寻求教师文化的重建,从而形成教师新的行为方式或者生存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作为独立于个人与经济并对其有制约作用的整体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会呈现出滞后社会发展的特征.这就要求社会结构在社会转型期不段地调整自身,与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取向相匹配.最终,通过文化对其进行结构性地重建,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化重建问题是合并学校后续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但是一些合并学校往往将它简单地当成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没有将之上升到价值观共享的高度。本文通过对北虹初级中学这所合并学校的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具体实践与相关思考,从合并学校的问题透析、合并学校文化重建的策略、文化重建的成效及反思三方面来探讨学校合并后的文化重建问题,以期对其它合并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正在被国人逐步认同与实践,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正在被有识之士所接纳。深入研究“和”的内在与外在价值,“和”的时代、历史、理论意义及其建设,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时代历史理论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