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带毒犬咬伤人后发生狂犬病的原因。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生狂犬病的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3例未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于被咬伤后40~82d死亡;2例患者注射狂犬疫苗的时间太迟,于被咬伤后的33~55d死亡;余7例未注射狂犬疫苗或注射了狂犬疫苗但又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均于被咬伤后的17~67d后全部死亡。结论联合运用被动免疫制剂、及时处置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被狂犬咬伤后极易患狂犬病,死亡率极高,正确处理创口,抗狂犬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的联合应用有效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及狂犬疫苗在预防狂犬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预防效果。方法对被狂犬咬伤者进行彻底清理伤口,然后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疫苗进行预防。结果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患者中有5人免疫成功,1人在短潜伏期内发病。结论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及狂犬疫苗一定要及时使用.不可错过最佳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抗狂犬病血清主要用于配便狂犬疫苗对被动物咬伤进行预防注射。对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及早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能够有效的防止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如与狂犬疫苗并用可使发病率低到0.005%。抗狂犬病血清为异种蛋白,给人体注射后易发生过反应,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在注射狂犬血清前必须作过敏试验,护理要细心,谨慎,防止发生意外,我院自1982年2月至1993年10月门诊注射室共为400例病人注射狂犬病血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泉州市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制定干预措施,预防狂犬病发生。方法对2008-2009年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到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进行狂犬疫苗全程接种者检测狂犬抗体。结果在2296例检测人员中,2216例抗体阳性,总阳性率96.5%。结论狂犬抗体检测十分重要,通过检测便于发现免疫效果差者及时加强免疫,以保证免疫效果,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黄小梅 《右江医学》2001,29(2):147-147
狂犬病系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至今仍无特殊治疗方法 ,因此 ,被狂犬咬伤后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探讨在免疫注射预防狂犬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就我县 1999年至 2 0 0 0年 2例狂犬病例暴露者免疫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病例介绍  例 1.男 ,4岁 ,1999年 10月 17日在自家门前玩耍时 ,被狂犬咬住头部 ,头皮被撕裂 ,当地卫生所用大量盐水冲洗伤口后缝合 10针 ,伤口 1期愈合 ,当日注射狂犬疫苗 ,未注射狂犬病血清。于 30天内注射完 5针疫苗。 11月 2 1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固原市狂犬病防控现状及狂犬病病例发生的原因。方法调查分析固原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病例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狂犬病防控知识缺乏,被犬咬伤后未到医疗机构规范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造成发病死亡的关键。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及时规范处理被犬咬伤患者,加强部门协作,规范犬类管理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县城乡饲养犬及其他宠物热逐渐升温,人被犬及其他动物咬伤者时有发生,由于均及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自90年至今无1例发病。但带毒犬类动物仍为狂犬病发生之隐患,为摸清狂犬  相似文献   

9.
察右中旗于1983年发生了1次狂犬病流行,这次狂犬病流行历时15个月,被狂犬咬伤311人,发病7人。截止2010年5月,时隔27年之久,在311例被狂犬咬伤者中,除7人发病死亡后,再没有新病例发生。笔者就对1983年2月-1984年5月被狂犬咬伤者311人和7例狂犬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核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我们对因犬咬伤并来我站就治的1972例患者,全程免疫狂犬疫苗1月后,采末梢血检测狂犬血清抗体,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一起产妇狂犬病死亡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发生原因,为更好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病案资料,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案例暴露后处理情况及发病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结果该产妇在孕期4个月时被家犬咬伤脚部,暴露后属高危人群,伤口没有规范处理,没有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伤后潜伏期为5个月,在分娩时发病,通过剖腹产下婴儿。经对密切接触者及新生儿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后,观察密切接触者至今无人发病。结论胎盘对狂犬病毒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建议加强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政府应将狂犬疫苗和血清免疫纳入医保或农合。确保暴露人群及时得到保护,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5-2014年陆川县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对2005-2014年陆川县狂犬病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观察2005-2014年陆川县狂犬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患病原因。结果 2005-2014年陆川县发生狂犬病28例,均死亡。患者以农村青壮年、学生、儿童居多,患病原因以犬咬伤为主,占92.86%(26/28)。82.14%(23/28)的病例未注射狂犬疫苗,有1例及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未接种狂犬疫苗。结论狂犬病发病以农村居民为主,与咬伤人群未能及时进行规范处理有关,同时也与未能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有关,应加大宣传狂犬病知识,减少狂犬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迁西县2010年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流行病学而调查资料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2例狂犬病病例,被犬类咬伤未进行伤口处理、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和犬类管理,及时规范地处理暴露后的伤口,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及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狂犬病的预防。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养狗的人一定按规定将狗上锁看管好,以防感染和伤人。并要定期给狗进行兽用疫苗注射。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石嘴山市2008-2011年狂犬抗体检测结果,了解狂犬抗体的免疫状况;方法对1 456例全程注射狂犬疫苗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gG抗体;结果受检人数1 456例,其中阳性1 407例,阳性率96.6%,阴性49例,阴性率3.4%。阳性率逐年递增,被犬咬伤人群24h内能够及时并全程的接种疫苗,并在有效时限内进行抗体检测。年龄偏大人群阳性率较低;结论注射狂犬疫苗可产生有效的抗体,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洪承平 《安徽医学》1990,11(5):43-45
<正> 80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情急骤上升,以80年代的疫情与70年代同期相比,上升264.94%,因此狂犬疫苗的用量大大增加,但对其使用效果如何评价尚不统一。WHO规定接种狂犬疫苗后中和抗体达到1∶50才有保护作用,但在我们防治工作中,测定中和抗体难以普遍做到。关于狂犬病疫苗免疫机理,目前认为与诱导病毒中和抗体、干扰素和细胞免疫有关。接种狂犬疫苗对狂犬(猫)咬伤者的保护是有肯定效果的,但由于疫苗本身的效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在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代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830-3830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一旦感染病死率100%,健康犬不一定不携带病毒,被看似健康犬咬伤,往往不被重视,不进行规范处治;强调预防狂犬病的最佳处理办法是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疫苗,合理使用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蒋垛镇2010-2013年狂犬病暴露和发病情况,分析狂犬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情况、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为更好地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簿和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登记簿,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716例狂犬疫苗接种者的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共使用狂犬疫苗716份;Ⅲ级狂犬病暴露者101例,47例接种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42例;走访660例接种者,471例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例狂犬病病例暴露后死亡。结论蒋垛镇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应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科学、规范地养犬,加强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找出危险因素。方法对涧西区2006年动物咬伤3235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夏季被动物咬伤者占比例高;被动物咬伤头面手及上肢的0-19岁602人,占同年龄组的32.59%,20岁以上人群289人,占同年龄组的20.82%。0-19岁人群高于20岁以上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79.75p<0.01);咬伤2处以上重伤的20岁以上人群高于0-19岁人群,(x2=87.30p<0.01)。结论加强对动物的规范化管理,重点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减少被动物咬伤,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惠州市犬咬伤人群全程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到保护的情况,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疫苗暴露后人群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较为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