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B病毒VCA-IgA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普查人员中VCA-IgA抗体阳性率与鼻咽癌检出关系,及鼻咽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抗体,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普查人员28228例检出VCA-IgA抗体阳性2442例,阳性率8.65%,检出早期鼻咽癌8例。结论:本法对普查鼻咽癌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酶标记抗体间接法同时检测鼻咽癌病人98例(放疗前63例,放疗后35例)和对照组51例血清中EA-IgA、VCA-IgA抗体。结果表明,治疗前鼻咽癌病人的VC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EA-IgA抗体更具有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可靠性,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具有重要价值。结果还显示,鼻咽癌放疗后EA-IgA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一般放疗后三年以上者此抗体转阴,复发时又呈阳性,提示对鼻咽癌放疗三年后EA-IgA阳性者应给以重视,可能预示肿瘤残存或复发。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的癌瘤.肿瘤部位的隐蔽或取活检组织技术的差异,使鼻咽癌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早期的病理组织学确诊.EBV-VCA-IgA的检测已被公认是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大规模普查的敏感、可靠、简便的方法[1].我们自1985年开展免疫酶法EBV-VCA-IgA捡测至今,共检测了1982份血清标本.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EBV-VCA-IgA的捡测若能很好的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将是提高鼻咽癌早期确诊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的癌瘤.肿瘤部位的隐蔽或取活检组织技术的差异,使鼻咽癌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早期的病理组织学确诊.EBV-VCA-IgA的检测已被公认是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大规模普查的敏感、可靠、简便的方法[1].我们自1985年开展免疫酶法EBV-VCA-IgA捡测至今,共检测了1982份血清标本.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EBV-VCA-IgA的捡测若能很好的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将是提高鼻咽癌早期确诊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酶法测定了100例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和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93.0%和53.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64和1:14。NPC患者经放疗后,两种EBV抗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该试验对NPC的早期诊断,疗效分析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EB病毒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方法:试验组为228例鼻咽癌血清标本,对照组为10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EBV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水平,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各血清检测指标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及其cut-off值的设定?结果:正常健康人血清中EB病毒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5 U/ml 和 11.5 U/ml,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CA-IgA和EA-IgA抗体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6.5 U/ml 和 63.5 U/ml,鼻咽癌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根据VCA-IgA?EA-IgA定量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 和 0.948,VCA-IgA?EA-IgA定量检测可用于鼻咽癌的准确诊断?根据ROC曲线图分析,cut-off值分别设定为30 U/ml 和23 U/ml?按此值设定时,VCA-IgA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和66.8%,EA-IgA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9%和91.1%?联合检测VCA-IgA和EA-IgA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1%?结论:以ELISA法定量检测VCA-IgA?EA-IgA的血清抗体水平对鼻咽癌具有诊断意义,尤其将两指标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邓兆享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18-1718,179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EB病毒NA1一IgA和VCA—IgA抗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5例健康人群和9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NA1—IgA和VCA—IgA抗体,应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和阴、阳性预测值等参数来评估它们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结果单独检测一种抗体和联合检测两种抗体时EB病毒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如下:NA1一IgA分别为:89.1%、94.6%、90.3%、92-8%,VCA—IgA分别为:87.1%、93.5%、88.6%、91.3%,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分剐为:86.0%、96.8%、93.9%、93.2%。结论EBNA1-IgA与EBVCA-IgA两种抗体联合检测时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鼻咽癌早期血清学诊断和筛查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在我国广东、广西等省区高发,每年发病率为10~25/10万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三种抗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的价值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并联合检测三种抗EB病毒抗体(VCA-Ig A、ZtaIg A、EBNAI-Ig A),对单项、两项、三项抗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单项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均>70%,但<80%;两项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均>80%,但<90%,三项检测敏感度为95.69%、特异性为98.68%。由此表明,三种抗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单项或两项检测,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采取三种抗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单项或两项抗EB病毒抗体检测,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含量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0例大肠癌、21例胃癌、17例乳腺癌、9例正常人血清中sICAM-1的含量。结果大肠癌和胃癌血清中sICAM-1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乳腺癌血清中sICAM-1较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癌血清中sICAM-1阳性率较胃癌高(P<0.05),大肠癌血清中sICAM-1的含量与其病程及病理有明显关系。结论测定血清中sICAM-1的含量可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孕妇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M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风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120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抗体IgM(RV-IgM)。结果:120例中,RV-IgM阳性15例,阳性率为12.5%;RV-IgM阳性检出率在<25a,25-30a和>30a年龄组分别为13.11%、12.20%、11.11%。多次妊娠者RV-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初次妊娠者(P<0.05)。结论孕妇风疹病毒感染与孕次有一定的关系,与孕龄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TBX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42例乳腺癌患者、7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8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TBX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者之间的差异,分析血清TBX3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TBX3水平为2.13(1.01-6.15)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0(0.99-2.18)ng/ml]及良性对照组[1.58(0.71-3.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TBX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无关,但随着乳腺癌组织学级别增加、TNM分期进展、出现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而显著升高。此外,ER阳性及Her-2过表达者血清TBX3表达水平较ER阴性及Her-2低表达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14%者与Ki-67<14%者、PR阳性者与PR阴性者之间血清TBX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TBX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ER及Her-2密切相关,提示血清TBX3可能可以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随访监测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8例原发性肺癌、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含量。结果 血清内皮抑素含量在原发性肺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的差异具显著性(P〈0.01)。肺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P〈0.05),Ⅲ+Ⅳ期肺癌血清内皮抑素高于Ⅰ十Ⅱ期(P〈0.01),有远处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P〈0.05),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癌解剖学分类、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除介绍一种新的灵敏的血清IgE测定方法—酶标免疫法外,还报告了郑州地区各类型哮喘患者血清IgE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外源性哮喘病人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内源性哮喘病人和正常人,且发作期血清IgE含量大大高于缓解期,但并非所有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都升高,部分患者血清IgE水平与皮试结果不一致,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观察了鼻咽癌(NPC)42例、肺癌(LC)38例、食道癌(EC)26例及其他常见肿瘤89例,共195例患者(男性151例、女性44例)的血清同工铁蛋白(SIF)水平。结果:肿瘤患者的SIF阳性符合率为73.8%(144/195),其中Ⅰ、Ⅱ期及Ⅲ、Ⅳ期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4.8%和81.3%(P<0.001);未手术及手术后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1.4%和63.4%(P<0.001)。NPC、LC及EC患者的SIF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3.8%、86.8%及73.1%。以上结果说明:同工铁蛋白为恶性肿瘤相关抗原,SIF水平与肿瘤病程发展及手术治疗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目前国内新开展的两种检测ENA技术,即免疫印迹法(IBT)和酶免疫法(ELISA)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 IBT法及 ELISA法同时检测 130例各种结缔组织病、非结缔组织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的抗ENA抗体。结果:20例健康人,两法均为阴性;8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两法检出抗 Sm抗体的符合率为 91.3%,检测抗 RNP抗体的符合率为 82.5%,以上抗体两法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检测抗SSA抗体,IBT法检出率低。抗SSB抗体检出率两法亦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率为87.50%,在12例SS的检测中符合率比较低,为50%。结论:两种方法在检测抗Sm、RNP、SSB抗体时,敏感性无显著差异,ELISA法检测抗SSA抗体优于IBT法。上述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于抗ENA抗体的检测中于可互相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明确了一系列候选血浆差异蛋白指标,包括RelB、PSMD10 等含量上调可能是宫颈癌的候选血浆蛋白质指标。本研究对上述指标进行定量验证,探讨宫颈癌发生及进展与血浆蛋白质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标本共70例,其中宫颈炎(cervicitis,CV)20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a,CIN)Ⅱ~Ⅲ 20例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浆RelB、PSMD10 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鉴定。结果 宫颈病变进展伴有血浆RelB、PSMD10 蛋白质含量梯度性上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血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PSMD10与RelB呈低度正相关(r<0.4,P<0.01)。对不同蛋白质指标的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预测能力分析,发现血浆RelB蛋白质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较高(依次为90.0%、50.0%和75.7%),对宫颈癌诊断可能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血浆蛋白质表达调控存在密切关系,血浆RelB、PSMD10 含量上调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预警的血浆检测指标,对其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了116例各型肝病患者和105例献血员血清中的TTV-DNA和TTV-IgG,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PCR法的敏感度和重复性均优于ELISA法.TT病毒(TTV)在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献血员(P〈0.05),提示TTV与肝脏疾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2~3月,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及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CD105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血清CD105水平明显降低(P〈0.01);临床III+IVa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在T、N及临床各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均较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低(P〈0.01、P〈0.05),放疗前CD105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N分期为N2+N3的患者其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性是N分期为N0+N1患者的8.975倍.结论血清CD105水平可以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