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的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研究与发展将是会计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在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理论中,由于会计的一般属性,决定了这一专业会计对必须遵循会计中的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重要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等原则的要求是一致的;由于其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的特殊性,又必须在遵循某些原则中有些特殊的处理或者必须遵循一些新的原则.在不同的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主体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选择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在遵循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可靠性原则等方面应有些特殊的处理或者是对这些原则新的理解;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遵循社会性原则及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及应用的分析,揭示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即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和重要性原则,以及会计核算的修订性惯例在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事业单位执行权责发生制后,体现在帐面的应收账款需强化管理,处理呆死帐在正常报表中很难体现出应收账款的坏帐情况和本部门的管理,本文就此问题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国营林场(苗圃)的会计核算,提高核算质量,适应生产性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要求,加强经济核算,从1987年我国林业系统在会计核算上统一执行了“借贷记帐法”。许多场圃的财会人员面临这一改变,一时适应不了,他们说,借贷记帐法难学难懂,觉得与收付记帐法、增减记帐法相比较,不易掌握。其实,只要领会它的内在实质,经常学习运用,就可以象运用其它记帐法那样得心应手。现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建立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 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会计主体、会计本质、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等方面着手构建了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主体包括盈利性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和非盈利性森林生态保护单位; 核算本质是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增减变化等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信息系统, 也是关于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管理活动; 核算假设包括森林生态资源有价等; 会计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有可靠性要求等; 核算要素包括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负债等。文中还阐述了该理论体系在2种会计主体中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厅德援办采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金蝶K3(网络版)”,根据项目要求设计远程网络会计核算系统,2006年7月完成了省、市、县项目办的安装调试,2006年11月通过项目国际财务专家利特夏德先生的运行测试。目前,该会计核算系统运转正常,成为全国同类项目中第一个成功运用远程网络会计核算的项目。其主要特点:一是实现了财务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省、市项目办可实时查询市、县项目办的财务数据,实现了财务监控的零距离。二是通过系统改变了原有财务报袁上报与汇总模式,通过系统的合并与汇总,获取的报表数据比原有手工汇总模式更及时、更准确。三是通过金蝶K3的财务软件的应用,核算的财务数据更明细,更符合核算和管理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首次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四个关于金融工具的准则.衍生金融工具会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一些冲击,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从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会计计量原则及财务报告四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影响,简要介绍FASB和IASC的一些相关做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耀光 《技术与市场》2007,(2):88-88,F0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大力扶持,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对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将立足于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现状,阐述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财务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出发,对企业财务部门如何通过做好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部门职能从核算向管理的转变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的全过程、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摇篮,应勇于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努力研究和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本文就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谈谈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作比较,阐述并突出了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变化及其对权责发生制、公允价值的重大影响及其变化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更好理解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财政资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虽然其会计主体、运作程序和控制机制不同.但它们都以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和集中支付为目的,都以银行为结算体系,实现两者的融合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也就是资金运动过程。会计核算主要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各林场是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从经营管理,贯彻经济核算制的要求来讲,会计核算起着主导作用,会计通过记账、算账、记录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当前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对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分割和重复建设以及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一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间的区域合作,互认学分,建立校际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合理利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解决研究生教育资源紧张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和评价了福建省尤溪县部分行政村在毛竹资源的集体林权分配承包过程中采用的“人口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易,人人权责均等,既稳定承包责任制,又能实现长期的利益调整,群众满意度高,带来的社会问题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全面预算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财务预算管理认识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全面预算基础工作开展难、预算与实际执行差距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积极意义的发挥。如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实施效率的提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校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林业大学铁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校报约有千余家,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报。一方面,校报事业日趋繁荣,成立了全国性的和省市级、部委级的校报研究组织;另一方面,校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学校...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垦区始建于1955年,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成了国家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橡胶种植业已成为西双版纳垦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1997年由于受到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冲击,垦区出现了自橡胶投产以来最为严重的亏损局面。1998年1月,云南农垦集团公司召开了新割制推广工作会议,提出了用3年时间全面推行“d/3”或“d/4”橡胶新割制方案,替代以往橡胶生产主要采用的“d/2”常规割制。西双版纳垦区积极推广新割制,并在第二年即1999年就基本实现了集团公司预期目标。2000年垦区橡胶生产在1999/2000年冬春发生的特重低温寒害影响下,…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与学年制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两种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反映的是学生研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选课制是学分制管理的核心,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规定之内,允许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学习进程等,允许学生跨院(系)、跨校选课。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规模、效益的跨越式发展。省政府许云昭副省长、省林业厅葛汉栋厅长多次在大会上介绍学院的办学经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