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讨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学整合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各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改革课程体系、组建合适的教学团队、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重新编辑、制定新的测试评价方法方面进行整合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某三甲医院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方法通过机构调查、问卷调查及导师访谈的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分别是33.99%和37.73%,而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比较少,仅占9.52%。初级和中级职称占比为34.18%和30.28%,表明青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居多,人才梯队配置合理。2015年—2019年该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且没有数量的增加。调查230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表明,34.78%的研究生有阅读文献的习惯,但数量少,且阅读中文文献居多。有86名曾经参加过临床科研方法的培训,总体参与科研活动较少,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78.26%)与"协助导师负责项目的研究"(57.39%)。结论医院应积极构建转化医学平台和转化医学师资队伍,从制度上进行调整与优化,从科研的长远角度出发,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在研究生教育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景观,以及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南京医科大学立足国情和校情,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初步形成“人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循证导向”的HOPE 理念和以“兴趣、引导、互动”为特征的I-CARE 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教育理念、目标及基本路径作具体阐释,以资我国医学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应是医学科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但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多是形式上的改革,还存在课程普遍缺乏全程性、体验性和实用性,师资数量及质量上存在不足,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较为单一等薄弱环节。我校将医学人文融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实践通过实施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及全过程形成性考评体系,以及构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将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卓越医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5级临床医学生80人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医学生日常考核成绩、病案分析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学模式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依人治病”的理念,将整合医学理念引入眼科临床教学中,以“青光眼”教学内容为例,从课程准备、内容设计、教学形式3 个方面进行改进,结果显示学生知识掌握度好,对授课满意度提高,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初步培养科研思路,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基于器官系统整合思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情况。方法 文章整理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实施课程整合以来,本校护理专升本专业和护理本科专业学习成绩,选取2017—2019级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学生,对其采用学科课程教学,均为大班教学(100名/班);选取2018—2020级两年制护理专升本学生,采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均相同。结果2018级专升本学生的成绩与本科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9级、2020年级专升本学生的正确率分别为79.73%和86.24%,与本科学生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器官系统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具有较好效果,通过总结和反思其成效,验证了病理生理学教学同样需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医学课程整合背景及神经系统自身特点切入,详细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五年制教改班神经模块器官系统整合教学的开展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并对整个医学教育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适合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的教学运行模式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通过建立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明晰的教学运行流程、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块教学团队等形式,采取多种措施避免一些负面影响,实现了积极的运行成高效。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使医疗系统从旧模式向新模式变革,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远程会诊成为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它有力地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更是提高了医疗仪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现代医学电子仪器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1 世纪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切实解决研究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人员选择及任务分工,有效地保障了研究的有效和研究的质量,推动研究不断深入,值得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医疗卫生系统的需求,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胜任力为目标驱动重新梳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采用“课程矩阵”设计法,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目标凝炼课程内容、精炼核心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开放课程资源,选修课分模块化设置;通过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齐齐哈尔医学院实施了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为使教师掌握PBL 教学技巧,在近10 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遵循PBL 教学理念,构建了多角度、递进式的PBL 教师培训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顺应国内外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高质量要求的新形势,探索适合地方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道路,桂林医学院针对医学类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差异,从科学定位培养目标、针对性设置课程体系、分类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有侧重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达成发挥自身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都医科大学自2012 年起开始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制度,第一批接受该制度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于2015 年7 月届满毕业,本文就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现象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新工科”建设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迎接新阶段的重要途径,为产业、行业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在大力发展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朝着创新型人才方向进行探索。因此,近年来,高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程度逐渐增长,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在传统行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创新思路和创业理念逐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基于多维度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现有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实践,探讨行之有效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从满足内外部要求的空间维度和达成近远期目标的时间维度,探析地方高校五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并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条件保障、学风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路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8.
遵义医科大学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衔接,以及如何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入手:研究问题,探索构建了贵州省“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西部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医教协同发展,顺应国家“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国内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临床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天津医科大学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解决了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置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才。目前我国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处于变革期,硕士生源多样,培养模式不统一。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施中导师和研究生产生一些困惑,遭遇一定挑战,需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当前环境下,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按照住院医师规培制度轮转,同时挤出一定时间进行科研训练,经过外科专业学位导师的努力,培养临床能力与科研素质兼备的高层次的外科学专业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