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根据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和剖面,描述了该凹陷的构造特征,讨论了该凹陷西斜坡构造演化阶段,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大部分断层弧形弯曲,断层以小级别断层为主,断层组合以拉张型为主,断块圈闭发育;西斜坡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斜坡发育阶段(古新世阜宁期)、差异抬升阶段(始新世戴南期—三垛期)、逆冲褶断阶段(始新世三垛期末)、构造稳定阶段(新近纪和第四纪)等4个阶段;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差异性明显,古新世阜宁期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较大,新生代整体持续西抬东降,有利于聚集来自斜坡东部深部凹陷的油气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基底杂岩中变质基性岩的性质及其构造背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秦岭造山带变质基底杂岩中变质基性岩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秦岭岩群中的变质基性岩应力古元古代晚期侵位的基性岩墙,其化学成分相当于大陆裂谷或板内拉斑说武岩,代表了吕梁事件的产物,形成于元古宙大陆地壳拉张构造背景的早期阶段,是秦岭造山带中元古代大陆裂谷-小洋盆并存构造体制演化阶段的早期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3.
储层成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储层成岩环境参数、物理化学作用和孔隙度演化3个方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层序地层格架/沉积微相框架下的成岩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时期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下的效应数值模拟研究、沉积模拟和成岩作用模拟相结合的成岩数值模拟研究、成岩物理模拟和成岩数值模拟的融合研究、基于构造-沉积-成岩相融合的成岩数值模拟研究,阐述了成岩数值模拟技术包括基于成岩环境参数研究的储层成岩相演化预测、基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作用、基于沉积模拟和成岩作用模拟相融合的成岩数值模拟和基于成岩作用的储层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正演盆地模拟和成岩作用模块相互耦合的孔隙度演化模拟技术,重现孔隙演化过程,可准确地评价出孔隙度空间差异性,评价出低渗-致密储层"甜点"空间分布;2)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下的效应数值模拟,研究地质体矿物组分空间差异性条件下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揭示储层"溶蚀次生孔隙"型和"原生+溶蚀"型"甜点"的成因机制及响应特征;3)分级次、分类型、按照不同尺度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融合的成岩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可评价出低渗-致密储层"甜点"空间分布、控制因素和油气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层分布、沉积特征、不整合接触关系等地质因素对南八仙油气田构造及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南八仙油气田发育形成挤压冲断、水平走滑、扭动拉张等构造样式以及2套构造系统,经历路乐河组沉积前断陷、下·干柴沟组沉积前断坳过渡、上干柴沟组沉积前坳陷、上下油砂山组沉积期后强烈褶皱回返等构造演化阶段,最终形成现今的断背斜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火山岩储集层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在调研了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储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集空间的演化特征以及储集层类型.火山岩储层不具岩石类型的专属性,与沉积岩储层有着很大的差异.火山岩储集空间按成因可以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次生裂缝4大类,其形成与演化经历了原生形成阶段、风化淋滤阶段、浅埋成岩阶段、构造断裂阶段、深埋溶蚀阶段.最后指出了火山岩储层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南秦岭中段亚碱性-碱性岩板块构造环境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特征及室内各种测试入手,对比国外典型地区同类岩石成分特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南秦岭中段广泛分布的亚碱性-碱性岩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成岩时代,并对岩石多样性原因与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岩石产于大陆板内张性深大断裂环境,橄榄拉斑玄武岩浆为本区的原始岩浆。  相似文献   

7.
对月球陨石NWA 11801 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 发现了24 颗玻璃, 其中9 颗玻璃成分相近。其主量元素Mg、Al、Ca 和Fe 的成分及微量元素Mn、Cr 等的成分都分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且MgO/ Al2O3 =1. 31~1. 54, 落在月球火山玻璃范围(>1. 25), 故这9 颗玻璃为火山玻璃。然而, 它们在结构上具有一定变化, 其内部微晶的数量和形态表现出差异性, 这些差异性是由于冷却环境不同造成的。因此,9 颗火山玻璃的结构和成分特征表明, 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喷发形成, 但喷出后玻璃形成的环境温度条件 不同。另外, 在其中一颗火山玻璃中发现了橄榄石斑晶, 橄榄石呈自形晶且Fo 值(76. 4 mol%~78. 2 mol%)较高, 可能表明这些橄榄石来自于月球内部, 记录了月球岩浆结晶和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地层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民屯凹陷各个构造带及洼陷中不同储层地层水性质有所差异,与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关系密切。地层水水性特征可以直接反映地层水在岩石中溶滤、蒸发和浓缩程度及构造的开启程度,同时可以直接判断储层是否出水,地下水交替径流特征。因此,了解储层地层水水性特征对深入认识石油的形成、转化、运移、聚集、保存及其分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塔山大理石矿床地质特征垢的分析,研究了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塔山大理石装饰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花岗岩类形成作用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及南岭地区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形成过程的一系列特征及其与内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大量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论证了花岗岩类形成作用及其成矿连续演化的完整过程;进而提出现代花岗岩类形成作用的完整概念包括岩浆的发生,岩浆的作用与成岩,以及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三个部分。三者属同一作用过程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岩浆的发生过程(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是所有壳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形成所必经的第一步,但往往只是地质历史早期或特定的构造环境(同造山,同碰撞)下形成的花岗岩才不同程度保留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特征。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是花岗岩类形成的作用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并不是所有花岗岩类都具备这一发展阶段,往往是在地质历史晚期或特定的构造环境(晚造山、后造山为主)下形成的花岗岩,才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不同地区、不同造山带,有其特定时期的成矿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因理论,建立了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优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依据专家经验,确定各类要素权重,计算地质环境指标值,构建了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乘积范式的显式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地质灾害点校验,获得了与实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除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宇宙动力地质作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类型。本文讨论了宇宙动力地质作用有别于其他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几个主要特点,建议将其从外动力地质作用中划分出来,与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并列,成为第三种动力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金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 果,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压力、成 矿流体及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金矿严格受断裂控制,断裂是成矿的主导因素;岩浆岩对成矿具 有制约作用,岩体外接触带1~5km内的断裂构造是最佳的赋矿位置;地质背景、含金建造与成矿关系密切;矿 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期、变质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4个阶段。金山金矿床受多因素控制,具 有物质多来源,成矿多阶段特点,其成因类型属地下热(卤)水渗滤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开展月球资源探测与地下空间利用是人类探索月球、将月球纳入人类活动范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月球地质结构特性及月球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入手,综合考虑月球纬度、月壤/月岩导热性能等要素,针对月球恒温层的恒温特性及随纬度变化的温度涵盖范围,提出了在月球恒温层开发月球地下人类基地、月球地下轨道交通、月球生命体存储、月球原位热能存储等月球地下空间利用构想。针对所提出的月球恒温层利用构想,设计了月球地下人类基地空间支护与搭建、基于电磁技术的月球地下飞行式轨道交通、可温度调节式月球战略储备库、基于月岩/月壤导热差异的原位热能存储等技术实施方案。基于上述构想及技术方案,本文系统总结了月球恒温层地下空间利用需突破的技术挑战和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将为未来建立月球人类基地及月球地下空间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展月球取芯是人类探索月球、获取月球地质信息、了解地月系及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人类月球取芯存在的“取不深”、“取不真”的技术瓶颈,本文从月球月壤/月岩地质成分与特性入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月球大深度保真取芯探矿思路,在综合考虑大深度取芯钻杆搭接、取芯机器人构型设计、取芯过程自掘进与支撑、原位保真取芯控制、样本原位封装与返回等要素基础上,提出月球大深度保真取芯探矿机器人系统构想。针对所提出的构想进行机器人系统实施技术方案设计,具体设计了多级分段式取芯器、自掘进取芯机器人、柱坐标取芯器存储机器人、气压轴向推进与气压支撑、旋转复合超声冲击钻进、保真膜及微流道原位环境控制、蜂窝状样本保真腔、月球样本保真返回等技术实施方案。基于上述构想及技术实施方案,本文系统总结了月球大深度保真取芯机器人系统设计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本文的研究将为人类进行月球及其他行星大深度保真取芯探矿提供技术方案参考。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真实了解月球深部原位地质信息,为月球演化科学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磁性矿物的性质变化能敏感记录现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环境磁学方法能鉴别环境演化过程中磁性物质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运移、沉积和转化的过程,系统介绍了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以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和意义,着重回顾了环境磁学在以黄土、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为载体的古气候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了环境磁学在古气候环境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多磁学参数综合应用,促进地质记录和磁学指标之间的定量研究,有利于理解不同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特征和环境变化过程的相关关系。同时强调沉积物还原成岩作用过程的环境磁学研究是目前以至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主要矿产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新疆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成矿作用特征及地球化学场特征,将新疆划分为六大构造成矿区及众多的次级成矿带、成矿亚带,并对新疆主要矿产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主要矿产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滑坡灾害极为发育。由于构造活动强烈、河谷深切、斜坡高陡,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诱发的高位崩滑往往具有极高的位能和超远的位移,对其危害范围内的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等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青藏高原重大滑坡灾害防治应从源头区—运动区—堆积区进行全过程调控和综合治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总体设计。本文对重大滑坡灾害源区、运动区的处置措施、减灾机理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根据青藏高原滑坡特点,研发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变管径高扬程虹吸排水技术,抵抗滑体大变形的新型抗滑桩结构、以及抗冲击耗能减震棚洞结构。室内虹吸排水试验和混凝土梁试样的四点弯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扬程的试验,4 mm + 6.5 mm的虹吸系统排水能力均强于4 mm的,变管径使得排水能力提升比例为64%~117%;2)随着扬程的升高,6.5 mm虹吸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下降明显比4 mm + 6.5 mm快,变管径使得随扬程升高排水能力下降比例减小了28%~42%;3)相较于传统抗滑桩,新型钢绞线抗滑桩不仅提高了抗折强度,而且韧性更好,可承载更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坏。以金沙水电站山梁子高位崩塌滑坡灾害治理为例,开展了从滑源区到运动区全过程的综合治理设计和应用实施,为金沙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与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月球航天探测和月球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试图发射航天器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远月面进行探测.美国和前苏联发射了各类月球探测器达70余个,对月球进行探测,至今已经完成了对月球重要的地学勘查,其中包括对全部月面的地形测绘和月球重力场测定.本文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并概要介绍了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