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及口腔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因重度牙周炎伴有错牙合畸形进而导致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难题,若同时存在缺牙区软硬组织缺损,采用种植修复将面临巨大挑战,要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文章展示了1例重度牙周炎病例的诊疗全过程,包括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和修复后效果等,为临床解决因重度牙周炎导致上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的种植修复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及口腔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因重度牙周炎伴有错牙合畸形进而导致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难题,若同时存在缺牙区软硬组织缺损,采用种植修复将面临巨大挑战,要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文章展示了1例重度牙周炎病例的诊疗全过程,包括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和修复后效果等,为临床解决因重度牙周炎导致上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的种植修复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前牙区的美学修复及相关治疗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而罹患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不良软组织状态无疑会增加口腔治疗的难度,常需要多学科共同治疗。文章通过1例运用牙冠延长术结合全冠修复以恢复上前牙区功能并改善美观的病例,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牙冠延长术及修复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为多学科综合治疗上前牙美学区问题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例以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不齐为临床表现的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确定前牙位置并进行美学设计, 正畸治疗排齐牙列, 调整修复间隙, 并通过数字化设计预测种植位点, 最终完成种植修复并获得良好的疗效。文内总结并探讨以正畸-种植修复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多数恒牙先天缺失患者过程中的诊疗要点。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8,(3):273-276
前牙区美学种植修复为目前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热点。良好的美学效果要求有足够的软硬组织量,而前牙区多因为炎症及外伤等原因导致种植骨量的不足和角化龈的萎缩,从而导致种植修复后无法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本病例通过钛网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重建了上前牙重度骨缺损,并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软组织增量,最终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牙区是口腔美学治疗的关键,前牙形态和位置的调整是系统性美学治疗的重要部分。临床诊疗中,口腔期望恢复天然牙形态使之与面型协调;关闭前牙间隙、调整中线位置使弓形美观、对称;通过垂直向和水平向控制使牙列与龈、颊组织关系协调,展现美丽微笑。完善的前牙美学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多种治疗方法介入,同时应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数字化诊疗技术为治疗前美学分析预测、治疗后美学评估提供了保障。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前牙位置、形态以及牙列与龈、颊等软组织关系等方面对口腔治疗中前牙美学考量因素作一综述,为美学区口腔治疗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吕佳  谢琳  董作青 《口腔医学》2020,40(2):151-156
该文报道了1例先天缺牙、牙体缺损伴牙列不齐患者修复正畸联合治疗,通过回顾分析,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多学科修复方案。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复杂病例,恢复患者牙列整齐度,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获得了良好的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高。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牙体缺损伴牙列不齐病例,牙齿修复治疗效果更好,美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通过报道上前牙邻面黑三角的治疗过程1例,希望为黑三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诊疗经过:患者女性,33岁。上前牙邻面龈乳头退缩1月余。使用隧道技术(tunnel technique,TUN)+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联合树脂充填,治疗其上前牙邻面龈乳头退缩,术后随访2年。结果 2年后前牙区龈乳头外形丰满,完全充盈邻间隙,美学效果改善明显。结论 TUN+CTG联合树脂充填可以治疗前牙区黑三角,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去证明。  相似文献   

11.
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对种植体的位置精准性和长期稳定性有更高要求,本病例应用数字化导板引导联合GBR修复美学区多颗牙缺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牙间隙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列空间美学缺陷之一,可影响患者的美观、功能、心理健康等。牙间隙的临床治疗方案较为复杂,可采用修复、正畸、种植以及多学科联合治疗等方式。本文分享1例数字化技术助力下以微创瓷贴面治疗前牙多间隙的临床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2013,(4):280-282
目的探讨利用牙周成形术和带角度桩冠联合治疗前牙严重错位的美容修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上前牙严重唇腭向错位,前牙列不齐的病例行前牙美容修复。在修复前应用牙槽骨成形术及龈成形术等美容牙周手术,重建牙和牙周组织的正常关系。术后2个月行带角度桩冠修复,改变前牙牙冠方向,排齐前牙。修复后1周、2个月、6个月时进行检查,从牙龈、牙周组织健康,使用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牙周成形-桩冠联合修复后,患者前牙龈缘线的协调性得以调整,前牙牙列不齐得到很大改善,修复体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但修复体初期行使功能时患者感觉不适,半年后不适感逐渐减弱并消失。结论对前牙严重错位,牙列不齐的病例常需要行牙周成形术-桩冠联合修复,可兼顾修复体牙周组织健康及美观,获得良好的美容修复效果。但同时应避免核桩过度倾斜,导致牙根内应力集中而产生不适。  相似文献   

14.
口腔治疗中成功的美学效果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及临床与义齿加工过程的共同配合。本临床报告介绍了在诊断性分析基础上,对前牙行保守性牙体预备.并综合运用复合树脂和瓷贴面进行修复的治疗方案。此诊断过程综合运用了诊断性蜡型.牙周美学冠延长术,直接丙烯酸树脂模型.瓷贴面的保守性预备.粘结.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对患者的锥形侧切牙及曾做过IV类洞形修复的左中切牙进行美学重建。在类似上前牙区的某些美学关键位置.正确的诊断及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对于获得更佳的、保守的以及可预期的美学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与生活质量。若重度牙周炎合并错(牙合)畸形,则治疗周期更长、治疗过程更复杂,需要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于此类病例的治疗目标不仅局限于恢复牙周健康,还应在此基础上恢复完整牙列、重建咬合功能、改善美观效果。文章展示1例广泛型Ⅳ期C级牙周炎伴前牙反(牙合)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包括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种植修复治疗,获得医患双方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均有改善,为此类临床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诊疗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2017,(5):466-469
前牙显露量作为前牙区重要的美学参数之一,是口腔修复及正畸治疗的重要参考。临床研究显示:休息位上颌中切牙显露量约为2~4 mm,微笑时约为8~10 mm,且随着年龄增长,上前牙的显露量逐渐减少,而下前牙显露量则逐渐增加。此外,前牙显露量还受性别和上唇长度等影响。同时,前牙显露量的喜好度没有统一标准,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特点和美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二氧化锆全瓷修复技术,通过短期治疗,快速改善成人轻度错牙合并达到临床美学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2例不愿或不适合进行长期正畸治疗的个别前牙错牙合成人病例,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美学修复。修复后进行疗效评估,随访观察1年。结果修复后19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牙列恢复整齐美观,与邻牙、对颌牙及患者面部关系协调。结论成人前牙轻度错牙合用全瓷冠进行美学修复过程中,适应证的选择、前牙美学修复前的准备、标准化的基牙预备、过渡性修复体的制作、全瓷材料的选择等均为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例重度牙周炎伴下前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行改良Onlay植骨术后种植修复,同期联合牙周、正畸治疗的诊疗经过及预后,以期为口腔临床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与多学科联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来说,对于成年双侧唇腭裂球状突翻转前突的病例,若行单纯的软组织修复,而牙槽嵴未行植骨手术,难以重建唇部外形和前牙区咬合关系.笔者对l例双侧唇裂术后10年的成年男性患者,运用烤瓷冠修复的方法,有效恢复了该患者前牙区的牙列美观及咬合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振  孟翔峰  温波 《口腔医学》2021,41(2):128-132
目的 在前牙区通过利用临时冠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塑形,观察最终修复的美学效果及软组织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本院种植科21例上前牙需要种植病例,牙种植后即刻或延期行临时冠修复,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塑形,待软组织稳定后,行个性化转移杆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使用红色美学指数(PES)来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效果。结果 11例患者PES≥12,9例8≤PES≤11,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1例患者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修复,由于牙槽骨水平吸收,牙龈退缩,后期通过牙龈瓷进行美学处理。21例患者最终修复后观察1年,通过PES再次评价,同样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结论 前牙种植术后利用临时冠对软组织进行塑形,能够将软组织调整到较好的美观外形,并且形态较稳定。此方法在前牙区种植修复是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