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新一代Florida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的可重复性和舒适度。方法在基础治疗后3个月维护期内,选择35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位检查者先后使用普通探针与Florida探针重复测量每个位点的探诊深度各2次,分别比较2种探针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可重复性,及2位检查者使用同1种探针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可重复性。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患者接受2种探针检查时的舒适度。结果新一代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测量的牙周袋探诊深度重复性均良好(P>0.05),浅袋和中袋的可重复性比深袋更好(P<0.05)。但在不同测量者之间Florida探针可重复性略优于普通牙周探针(P<0.05),且比使用普通牙周探针让患者感觉更舒适(P<0.05)。结论新一代Florida探针可可靠的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患者的临床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牙周探针是诊断牙周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探针类型、探诊压力、探诊角度及位置、牙体形态及邻接关系、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测量间隔时间及测量频率和主观因素等,均可影响牙周探针测量结果。本文就这些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子牙周探针在牙种植体和自然牙的探诊深度检查的可重复性,评价其在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患者54颗种植体的324个位点和54颗对照同名自然牙的324个位点用电子牙周探针分别间隔1小时检查探诊深度两次,将自然牙和种植体检查位点按探诊是否出血分为炎症组和健康组,比较两次探诊深度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种植体炎症组两次探诊深度分别为2.97±1.24mm和3.25±1.35mm(X±S),第二次检查的探诊深度大于第一次的探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比较均未见差异的显著性。结论电子压力探针在自然牙和牙种植体健康位点的探诊检查中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但用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位点的探诊检查时,其可重复性有所下降,评价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发展情况时应同时参考其它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牙齿的邻面状态与牙周探诊深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对508例后牙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进行临床检查,测量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水平,并记录相应的牙齿邻面状态.结果得出:牙齿邻面有充填体悬突和充填体合并继发龋的牙周探诊深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牙齿的邻面有龋病和不良固位体牙周探诊深度较对照组有增加(P0.05).牙齿邻面充填体悬突和充填体合并继发龋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大于3mm所占百分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牙齿的邻面状态与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有关.牙齿邻面充填体悬突、邻面龋是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龈缘出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龈缘出血法(BOMP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一是对31名受检者的5100个位点分别用Williams刻度牙周探针探龈缘法和压力恒定的Florida探针探袋底法(BOPP法)检查出血指数;实验二是对另31名受检者的4 974个位点用Williams刻度牙周探针分别用BOMP法、BOPP法检查出血指数.结果:在PD<4 mm时,BOMP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一致率、相关程度最高,而且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BOMP法与其他两种方法在位点水平、牙位水平、区段水平和个体水平上的相关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BOMP法较适用于评价牙龈炎和种植体周围早期炎症,适用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位点为患者所有天然牙的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将全口牙分成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4组,比较4组间、4个位点间以及PD<5 mm和PD≥5 mm的位点间治疗前后PD和AL的变化。结果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治疗后PD和A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PD明显下降,且有牙周附着再获得;其中前牙的改善较磨牙和前磨牙更明显。PD<5mm和PD≥5mm的牙周位点间PD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好转;而AL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位点间改善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疗效更为明显,同一牙齿不同位点的疗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探诊出血检测血糖发现糖尿病。方法对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capillary whole blood glucose,CBG)及牙周探诊出血(periodontal probe blood glucose,PPBG)空腹血糖。结果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空腹牙周探诊出血血糖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能反映静脉血糖水平。使用血糖仪检测牙周探诊出血血糖能反映患者血糖水平,发现血糖异常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王庆  陈敏莲 《口腔医学》1999,19(1):23-25
目的:评价牙龈探诊出血(BOP)与探诊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压力探针对10名牙龈健康的测试对象共280颗牙齿进行探测.结果:随着探诊压力的增大,BOP%均值有明显增高趋势,BOP%与探诊压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结论:临床上探诊压力最好控制在0.2N,探诊压力过大会使BOP假阳性数增多.同时表明该压力探针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较为客观及可定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牙周病的临床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病的临床诊断技术是每个牙周病科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其主要包括牙周探诊、咬合检查、松动度检查及X线片检查等。这些方法是制订最佳的牙周治疗措施的基础 ,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并对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 ,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同时在此基础上 ,优化治疗决策 ,以获得最佳临床疗效〔1〕。1 牙周探诊牙周探诊是牙周病诊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探查牙周袋深度 ,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情况等 ,其中牙周袋深度是指龈缘至袋底的距离 ,而附着水平是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这些指征在评估牙周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激光在牙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引入瞩目,本文介绍了激光在牙周软组织手术、牙周袋治疗、牙槽骨手术和牙周血流量测定中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随着激光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牙周治疗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牙周内窥镜辅助下超声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对重度牙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Ⅲ-Ⅳ期牙周炎患者19例,随机分为内窥镜组及对照组.内窥镜组在龈上洁治术1周后,牙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引人瞩目,本文介绍了激光在牙周软组织手术、牙周袋治疗、牙槽骨手术和牙周血流量测定中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随着激光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牙周治疗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口腔医学本科实习医师牙周邻面探诊的准确性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牙周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临床带教常规,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8名初次进入牙周临床实习的本科生,每名实习医师均使用Williams刻度探针检查并记录1~2例(共5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教师进行重复探诊并加以核对,记录Ramfjord代表牙(6|14/41|6)邻面探诊深度的复核结果作为本项研究的结果数据.根据实习医师与教师探诊深度的差异,将所有位点分为完全一致位点(实习医师与教师探诊深度相同的位点)、基本一致位点(实习医师与教师探诊深度差异为1 mm的位点)和不一致位点(实习医师与教师探诊深度差异≥2 mm的位点).结果 随着牙周袋加深,学生的探诊准确性下降.完全一致位点百分比磨牙[58.8% (261/444)]显著低于切牙[73.1%(339/464)],P<0.01.实习医师邻面探诊不准确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探入龈谷,此项因素占70.7% (87/123).结论 邻面探诊角度的培训应成为牙周临床前期探诊教学的重点,临床实习时教师需重点核查实习医师对深牙周袋和磨牙的邻面探诊.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Vector系统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Gracey刮治器和Vector系统治疗技术,在治疗后15、45、90 d时分别测量并记录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PD在治疗后15 d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45 d和90 d时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ector系统在牙周治疗中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再生胶原膜治疗牙周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国产BME - 10X型医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 (GTR)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40例牙周炎患者、46颗牙Ⅱ 根分叉病变 ,随机分组 ,实验组用GTR术 ,对照组用翻瓣术。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年的牙周临床指数和摄X线牙片。结果与结论 再生胶原膜治疗Ⅱ 根分叉病变优于常规牙周翻瓣术  相似文献   

17.
18.
张春辉  林晓萍 《口腔医学》2011,31(8):494-496
近年来,牙周维护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师及患者的重视。牙周维护不仅应贯穿牙周病患者的终生,而且与正畸、修复、种植的长期临床效果的维持也有着密切关系,关系到其治疗计划的成败。该文就牙周维护在口腔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两种可摘式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探讨牙周夹板对牙周病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金属铸造夹板和钢丝塑料夹板,对75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临床观察,两种方法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好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金属铸造夹板对分散(牙合)力、提高咀嚼效率促进组织修复均优于钢丝塑料夹板。  相似文献   

20.
该回顾性研究评价了使用无机牛衍生异体骨联合或不联合生物可吸收胶原膜进行牙周骨重建手术的长期效果。54名患者的241颗牙在不考虑遗传问题、医疗状况和社会习惯等因素下进行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在术前都必须有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术后1年,发现平均牙周探诊深度(PPD)总体降低了2.69mm.从(6.88_±1.89)mm变为(4.19±1.40)mm,而临床附着水平(CAL)总体增加了3.14mm.从(856±2.39)mm变为(5.42±150)mm。术后2年的数据与术后1年的相比.牙周探诊深度减少量无明显差异。目前有限的研究证明:在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下,使用无机牛衍生异体骨联合或不联合生物可吸收胶原膜进行牙周手术,能显著地降低PPD和较高的CAL获得。故上述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缺损,并能获得预期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