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领域实施低碳、零碳发展路径有助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践行“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北京金隅怀柔兴发科技园区及园区内一既有建筑零碳改造工作为例,确定了园区整体的低碳实施路径与零碳建筑改造技术方案。园区通过产业低碳、建造低碳、运行低碳3个方面实现低碳目标。既有建筑通过超低能耗技术(建筑本体节能)、光储直柔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碳替代)与绿植碳汇(碳补偿)技术,实现建筑运行阶段和全生命周期的零碳乃至负碳。既有建筑零碳改造后运行阶段一次能源总需求为-71.3 kW·h/(m2·a),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14.2 kgCO2e/(m2·a),建筑全生命周期(50年)可减少碳排放量508.48 tCO2e。研究内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建筑绿色低碳建造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
陈定艺 《福建建筑》2022,(6):145-148
研究建筑领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减少行业碳排放具有重大意义。以统计年鉴为基础,建立福建省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测算方法,通过LMDI模型,分析影响福建省建筑领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福建省建筑领域碳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均建筑面积,一般影响因素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强度、常住人口规模。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来估算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建筑施工碳排放量估算包括建筑材料和周转材料在生产和运输中的碳排放,现场施工中的碳排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碳的减排量。估算碳排放量的关键是各种建筑材料周转材料的碳排放因子。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的估算来评价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的水平,为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的比例约为1/3,建筑部门的节能减碳工作对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是面向碳中和目标实现建筑能源系统革新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对“光储直柔”四个关键技术内涵进行了综述梳理,然后聚焦“光储直柔”配电系统中的四项关键技术现状进行讨论,并对未来需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同时,结合案例,初步分析了光储直柔的节碳效益及前景,以期为“光储直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放指标。而对建筑设备的碳排放评价,是一个投入产出分析过程,即投入隐含碳、间接碳和直接碳,产出避免碳排放量的效率。同时计算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隐含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低碳校园是践行我国建筑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据统计,高校建筑照明能耗约占校园建筑总能耗的20%~40%,建立校园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碳排放量影响的直接关联,对于校园建筑低碳建筑设计以及打造低碳校园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沈阳地区某高校专业绘图教室为空间原型,以天然光和人工照明日间协作机制,并以人工照明所反映的碳排放量为目标,结合DIALux evo软件的天然光和人工照明交互协同的性能模拟分析属性,在时时满足该空间绘图区、讨论区和交通区的基本光环境指标(最小照度标准值、最低采光系数和日光自主权)前提下,研究该空间外窗几何参数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影响,研究得出:(1)分析回归了该原型空间的碳排放量与对应双侧外窗几何参数的多元线性关系;(2)不同朝向条件下,空间双侧外窗的窗地比(WFR)、窗墙比(WWR)、窗台高(Hws)、窗宽(Ww)、窗高(Hw)对其碳排放量存在抑制作用;(3)该空间不同朝向的碳排放量总体趋势为:西向<东向<南向<北向,且上午时段碳排放量相对最低;(4)在同时满足WFR和WWR要求范围内,“开大窗”和“开高窗”对于该空间降低碳排放量更有效果。该项研究可用...  相似文献   

7.
卓遥 《福建建筑》2023,(3):34-38
近期政府发布的一系列规范中,对建筑碳排放计算的要求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理解规范精神,分析我国碳中和目标及建筑行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探讨目前制定建筑碳排放规则的背景原因;通过分析环境、国家、人民的需要,理解碳排放计算的意义;通过解读规范条文及公式,剖析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中的要点:(1)在建筑运行中,各类能系统产生的碳排放;(2)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避免了被消耗的碳量;(3)场地内植物吸收并存储的二氧化碳量。最终通过上述要点,提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可行节能减碳方法,从而可以设计出符合节能减碳需求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双碳”目标发展需求的导向下,针对大空间公共建筑开展的碳排放控制工作,对建筑行业低碳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筑碳排放控制方面,定量评价方法更具客观性和决策性。本文在回顾建筑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设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大空间公共建筑碳排放的量化分析方法,明确碳排放影响因素及机制,归纳大空间公共建筑减碳策略,并把握其低碳设计发展趋势,为我国今后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量化和预测用地的碳排放是实现规 划控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城镇建设用地分 类体系,从城市用地建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核算视角,提出以“用地”作为碳排放的核算 终端和核算单元,基于PCA-BP神经网络建 立规划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来预测用地碳 排放。将调研获得的样本地块的碳排放数据 作为因变量,以其用地特征指标(包括:容积 率、建筑单体数量、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 筑高度、用地类型、用地兼容性、人口密度) 作为自变量,建立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以长 兴县老城区为实例,应用该模型预测用地碳 排放,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该方法能较准 确地预测用地的碳排放,为城市的低碳规划 和碳排放管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扬  赵颖  楼峰  熊子阳 《住宅科技》2023,(4):33-42+60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价对研究建筑环境影响,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剖析上海农村住宅的特点;选取3处上海农村典型住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一处城市住宅作为对照,利用软件模拟,对比分析各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点,提出建筑本体低碳设计策略、靶向化性能提升设计策略和适应性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结果表明,上述3种策略的综合使用可实现上海农村住宅运行阶段33.04%~55.13%的碳减排量,对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作为农村住宅前期方案的设计引导,同时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性能改造提升提供研究方向,有效保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今公共建筑耗能与碳排放量大的问题,以传统低碳建筑研究方法为媒介,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简化为材料生产阶段,建造施工阶段,运行使用阶段和拆除处理阶段,并配合DeST软件模拟出建筑运行使用阶段的能耗值。通过对大连地区某高层办公楼进行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计算,归纳全生命周期中办公建筑各阶段的碳排放的特点,为方案设计中碳排放控制提供依据,为低碳建筑设计从方案本身考虑运行使用阶段的减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层面综合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建筑业的碳足迹,系统地提出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已成为一项关键工作.本文以我国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行业能源消耗、各能源的标煤折算系数及碳排放系数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能源消耗的产业部门碳排放模型”和“产业部门碳足迹模型”.以2007年为例,从国家层面界定了建筑业“表观低碳、隐含高碳”的性质;从完全消耗角度分析了建筑业碳足迹在产业部门、能源种类及国际国内方面的分布结构;并从产业链的技术升级、能源的有效利用及建筑产业自身的技术升级三方面提出了建筑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从宏观层面制定低碳建筑策略提供定量决策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设工程造价方法和施工定额,将碳排放因子利用清单编码嵌入各个材料、设备的定额含量,建立了项目级施工碳排放定额计算模型,并对石碑中学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碳排放进行了测算。该方法适用性强,可实现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建造三阶段的“一键算碳”,以及工程建设碳排放量的前期估算、过程计算和最终结算,为项目级施工碳排放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将建筑生命周期分为设计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与拆除回收处理阶段,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活动归结为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的碳排放,在求出每单位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的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碳排放因子方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给出具体计算公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实证应用,简要分析了各阶段的碳排放量比例,为建筑业的碳排放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技术的引入在建筑使用阶段达到了低碳减排的目的,然而"低碳"不能依靠末端减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实现低碳建筑要靠系统减排。该文以"零能耗太阳能住宅产品"为例,通过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建材开采、生产阶段和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客观、真实地反映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结论:由于使用太阳能系统,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降低了90%,然而太阳能系统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太阳能光电板生产的碳排放占总建材碳排放量的41%,必须纳入到建筑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中去考虑。  相似文献   

16.
张磊  黄一如  黄欣 《华中建筑》2012,30(6):32-34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建筑碳评价应当建立在通用计算平台上,以实现建筑各生命周期以及上下游产业碳评价标准的相互兼容,为全生命周期建筑碳评价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好的操作性。通过对PAS2050的分析介绍,该文提出选择以广泛接受的PAS2050相关评价标准作为基准平台进行建筑碳评价。文中就评价边界与计算单位、不予计算的碳排放范围、碳储存、以及碳排放时间加权因子等方面对基于PAS2050的建筑碳评价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该文认为,PAS2050系列规范将陆续推出,其中针对建筑碳评价的相关标准将会成为建筑碳评价的国际性标准,填补低碳建筑量化评价标准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范永法  张健 《建筑施工》2014,(5):600-602
预拌混凝土的碳排放包括组成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的碳排放、生产碳排放、运输碳排放,在按照配合比估算单方混凝土的碳排放时需要附加碳排放量的调整量.提供一种估算预拌混凝土碳排放的方法,以期为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提供数据,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价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极端天气导致的重大自然灾害频发,采取有效的节能减碳措施以抑制全球气温升高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所以建筑业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通过对建筑工程碳排放的碳源分析,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拆除各环节提出建筑低碳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郭嵘  吴晓晨  瑞芳 《室内设计》2023,38(6):122-128
“双碳”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紧凑布局是大城市控碳减排的主要策略,这一 策略对于县域城镇空间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探 讨。本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构建紧凑度综 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8年的 城镇空间紧凑度,判断紧凑度对碳排放是否存在 独立作用,并基于测度结果分析了紧凑度对碳排 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 量均呈现增速逐年放缓的增长态势。在控制变 量的情况下,紧凑度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经 济紧凑度、土地利用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的 增加使碳排放增加,人口紧凑度、经济紧凑度、 基础设施紧凑度和生态环境协同度增加会降 低碳排放强度。由于长兴县处于快速城镇化阶 段,经济发展以碳排放作为支撑,城镇空间紧凑 度促进碳排放,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增加,紧凑发展同样适用于县域城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长兴县城 镇空间的紧凑规划策略,为其他县级城市的低碳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丹 《绿色建筑》2022,14(1):12-15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在总碳排放量中约占48%,其中住宅建筑碳排放量占主要部分.因此,住宅建筑碳排放研究对我国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以天津市某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北方地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点.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的住宅碳排放测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