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9月选取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90例,按照1︰1年龄和性别配对收集45例健康对照。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体重指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采用SPSS11.0分析相关指标。[结果]COPD组的BMI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PaO2分别低于对照组,COPD组的PaC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组的FEV1、FEV1/FVC()和PaO2指标明显低于正常BMI组和高BMI组(P﹤0.05),低BMI组的PaCO2明显高于正常BMI和高BMI组(P﹤0.05)。[结论]BMI和COPD有明显的相关性,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BMI,才能减轻患者的肺功能低下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计算177例AECOPD病人的BMI,并进行不同BMI组间AECOPD病人血气指标分析、BMI与机械通气关系分析、BMI与病情转归关系分析和BMI与住院时间(LO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低BMI组(BMI<18.5)、正常BMI组(BMI 18.5~23.9)以及高BMI组(BMI>24.0)组间病人PCO2值和PO2/PC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32,P=0.024)。多重比较显示,低BMI组病人的PCO2值较正常BMI组高(P=0.020),而PO2/PCO2值和pH值低于正常BMI组(P=0.013,P=0.027)。低BMI组病人实施机械通气的概率比(OR)为正常BMI组的6.015倍。采用年龄分层卡方检验显示,低BMI组中年龄≥70岁的病人死亡OR为正常BMI组的4.06倍,<70岁病人死亡率未显示BMI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排除年龄因素,BMI与LOS呈负相关关系(r=-0.165,P=0.038)。结论:低BMI可能导致AECOPD病人机械通气概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等不良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老年男性膳食抗炎指数(Dietary anti-inflammatory index, DI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风险的关联,并观察DII对研究对象肺功能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在海口地区确诊的COPD中老年男患者201例,同期经年龄(±3岁)个体匹配的社区健康男性20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得确诊前一年(病例)或既往一年(对照)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其膳食DII得分,并根据三分位划分为抗炎倾向组、中间组和促炎倾向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的炎症标志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II与COPD患病风险的OR及其95%CI;采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DII与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病例组DII评分为(1.02±0.86),高于对照组的(0.0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5,P<0.001)。研究结果显示,DII水平越高,COPD风险越高。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促炎倾向组研究对象COPD患病风险是抗炎倾向组研究对象的2.13倍(OR=2.13, 95%CI:1.24, 3.67)。COPD患者的DII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及FEV1/FVC)呈正相关,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DII仅与FEV1 正相关。此外,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DII与炎性因子(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促炎性膳食是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提示针对COPD高危人群改变膳食结构,加强COPD患者营养知识教育,以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为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BMI与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年建立的COPD确诊患者注册登记系统,采用整群抽样选取8个社区的COPD患者,并进行3次共18个月的前瞻性随访。基线调查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及BMI数据,并收集随访期间的急性加重情况,多元负二项回归分析BMI与急性加重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 328名研究对象中,有295名社区COPD患者完成随访并纳入此次分析。96.3%(284/295)的研究对象为轻度COPD患者。随访期间,11.1%(33/295)的患者报告发生了急性加重。多元负二项回归的结果显示,随着BMI的升高,急性加重发生风险随之下降(IRR=0.85, 95%CI:0.73~0.98),患者处于超重组(BMI≥25.0 kg/m2IRR=0.36,95%CI:0.13~0.91)或BMI处于中等程度(T2 vs. T1,IRR=0.31,95%CI:0.11~0.77)相比于正常或低BMI组的患者而言,其急性加重发生风险更低。BMI与急性加重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轻中度社区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会随着BMI的升高而下降,处于超重状态或可对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发生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6例,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测定身高体重、进行6min步行距离、血清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测定;分别对生活质量与年龄、体重指数、6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肺功能与体重指数,吸烟指数与T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生活质量总分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生活质量总分数与6min步行距离以及第1s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P<0.01)。第1s用力呼气量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吸烟指数与CD8呈正相关(P<0.05),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生活质量评分表可以简便、快捷评估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吸烟指数可能长期影响COPD患者的T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6例,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测定身高体重、进行6 min步行距离、血清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测定;分别对生活质量与年龄、体重指数、6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肺功能与体重指数,吸烟指数与T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生活质量总分数与6min步行距离以及第1s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P<0.01).第1s用力呼气量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吸烟指数与CD8呈正相关(P<0.05),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生活质量评分表可以简便、快捷评估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吸烟指数可能长期影响COPD患者的T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老年抑郁量表(GDS)测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结果 (1) 100例COPD患者分级Ⅰ级7例、Ⅱ级26例、Ⅲ级38例、Ⅳ级29例;GDS评分0~10分者57例,11~20分者28例,21~30分者15例,抑郁率43.00%. (2)将0~10分者设为无抑郁组(57例),11~30分者设为抑郁组(43例),两组在性别分布、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COPD患者无抑郁组与抑郁组在FVC、FEV1/FVC、PaO2、PaCO2、社会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4)Ⅰ级存在抑郁者0例(0.00%),Ⅱ级存在抑郁者8例(30.77%),Ⅲ级存在抑郁者18例(47.37%),Ⅳ级存在抑郁者17例(58.62%),COPD分级与抑郁分组之间Sperman极差相关分析,两者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抑郁发病率与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社会支持程度间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FEV1为(1.53±0.38)L,FVC为(3.01±0.53)L,与治疗前[FEV1(1.21±0.47)L,FVC(2.36±0.52)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FVC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虽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通过调节输液速度后,症状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COPD)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 ,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起草了COPD全球防治创议 (简称GOLD) ,2003年又做了第二版修订。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修订了COPD的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年第25卷 ,第8期) ,本刊曾对此指南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做过简要的介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第一个全球COPD日 ,2003年11月19日为第二个COPD日。鉴于上述COPD的大事记 ,我们有必要对COPD的诊断与治疗再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血浆P物质(S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以39例AECOPD老年患者和32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SP浓度,计算BODE指数评分,比较COPD患者血浆SP浓度和BODE指数相关性。观察AECOPD老年患者1年死亡率和急性发作者血浆SP浓度情况。结果 AECOPD老年患者血浆SP浓度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及老年健康对照组(P0.01);而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血浆SP浓度明显高于老年健康对照组(P0.01)。AECOPD老年患者血浆SP浓度与BODE指数评分呈正相关(P0.01)。死亡和1年内2次以上急性发作者血清SP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AECOPD老年患者血浆SP水平可以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对AECOPD老年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就诊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Hp结果为阳性的COPD患者30例,研究患者Hp感染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降低,Hp每分钟衰变数(DPM)呈现增高趋势,且二者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加重COPD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安然 《现代养生》2007,(12):4-5
目前医学界将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和肺气肿)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演变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冬季,是这类疾病的高发作期,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预防、控制"慢阻肺",我们组织了几篇相关文章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4.
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对稳定期、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的85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基础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舒利迭50μg/250μg剂型,每次1吸,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舒弗美(缓释茶碱)0.2g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6个月。在疗程前后分别测定和比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上述各指标的值较对照组高(P均<0.05)。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均<0.05);对照组FEV1较试验前有所下降(P=0.0422),FEV1/FVC和FEV1/预计值与试验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舒利迭能够改善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近年来,国外已开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计划,然而国内关于肺功能康复干预仍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探讨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7-01-2019-07-0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年龄、病程和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组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辅助肺功能锻炼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就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适当的肺功能锻炼治疗措施,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最后经过血气分析观察数据以及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经过我院治疗之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之前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其中临床控制15例,显效31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有效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3.75%,患者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好的提升(P<0.05).结论: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对改善患者心肺活动、有效减少复发率以及让患者的生活水平增强具有非常优秀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前后评价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第1秒呼出的气量(FEV1%)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6MWT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aO_2及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CAT、mMRC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于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自出院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呼吸科护理。结果治疗组出院3个月后FEV1、FEV1%、PEF值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好于出院时(P<0.05)。干预组疾病加重2例,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加重8例,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患者干预期间的疾病加重次数高于干预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气体交换,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及继发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并发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3-10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患者的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步行总距离为(335±67)m,对照组为(201±34)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收缩压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心率、血氧含量、Borg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前的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的CAT评分两组患者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的CAT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FEV1和PEF两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现继发感染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以及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