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地区分布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以3 7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与老年抑郁症状及心脑血管疾病关联的城乡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5.9%,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0.651,P<0.001),城市和农村人均GDP水平均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城市=-0.850,P<0.05;rs农村=-0.810,P<0.05),农村人均GD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负相关(rs农村=-0.876,P<0.05)。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未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17年8个长寿地区数据,共纳入2180名≥65岁老年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功能状况、亲友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8个长寿地区≥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0%,其中男、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身体(OR=0.44,95%CI:0.26~0.74)、经常吃鱼类(OR=0.57,95%CI:0.39~0.83)、参加文娱活动(OR=0.65,95%CI:0.44~0.96)、参加社会活动(OR=0.28,95%CI:0.11~0.73)和能够享受社区服务(OR=0.68,95%CI:0.50~0.93)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睡眠不足(OR=2.04,95%CI:1.49~2.80)、视力障碍(OR=1.54,95%CI:1.08~2.18)、患胃肠溃疡(OR=2.97,95%CI:1.53~5.77)、患关节炎(OR=2.63,95%CI:1.61~4.32)、家庭支出大于收入(OR=1.80,95%CI:1.17~2.78)和自评经济条件差(OR=4.58,95%CI:2.48~8.47)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结论老年人是否锻炼身体、饮食有鱼类、参加文娱和社会活动、享受社区服务、睡眠时长、视力情况、是否有胃肠溃疡和关节炎与抑郁症状的检出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与情绪平衡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等情绪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采用青少年压力生活事件量表、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汉化版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黑龙江省某中学1 153名初中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首先通过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抑郁症状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心理韧性与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 1 153名初中生中共有抑郁症状474例(41.1%),不同性别、年级、留守经历的初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71、13.89,P<0.05);日常压力和消极情绪得分越高,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风险越高(OR=1.03,95%CI:1.02~1.04;OR=1.12,95%CI:1.10~1.14),而积极情绪则是缓解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4,95%CI:0.92~0.96);心理韧性和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和青少年抑郁水平之间独立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睡眠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辽宁省抚顺市某企业≥60岁退休职工1268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结果老年人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8.5%和30.8%。生活方式一般和不良,以及睡眠障碍会增加抑郁症状发生风险(OR=3.664,95%CI:2.410~5.570;OR=11.177,95%CI:7.062~17.690;OR=1.795,95%CI:1.363~2.363)。生活方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相比较于无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良好,无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一般(OR=2.641,95%CI:1.132~6.164)、生活方式不良(OR=5.154,95%CI:2.425~10.952),有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良好(OR=7.656,95%CI:3.532~16.593)、生活方式一般(OR=13.770,95%CI:6.327~29.970)、生活方式不良(OR=30.477,95%CI:12.899~72.009)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增大。结论有睡眠障碍和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会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2 896名65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状况四个方面探讨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患抑郁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3,P<0.001),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抑郁率分别为24.34%、30.11%、36.77%。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主要受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月均支出、参加社交活动、饮酒、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的影响(均有P<0.05),有伴侣(OR=0.774,95%CI:0.640~0.936)、中等家庭月均支出(OR=0.797,95%CI:0.651~0.977)、参加社交活动(OR=0.788,95%CI:0.668~0.930)及饮酒(OR=0.789,95%CI:0.649~0.960)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女性(OR=1.736,95%CI:1.400~2.153)、慢性病(OR=1.328,95%CI:1.091~1.618)及自评健康不良(OR=2.924,95%CI:2.259~3.784)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防治农村老年人的抑郁,需要注重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加强社会支持。同时还需防治慢性病,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9—2020年安徽省城乡≥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利用2019—2020年安徽省实施全国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的68个社区调查数据, 采用患者健康状况抑郁量表评价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5 532名≥65岁老年人, 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12%, 乡村(9.08%)高于城镇(6.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 无论城乡, 患有慢性病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老化态度积极和心理韧性好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有兴趣爱好(OR=0.64, 95%CI:0.45~0.91)、与子女关系好(OR=0.56, 95%CI:0.41~0.76)、与配偶关系好(OR=0.51, 95%CI:0.37~0.71)、朋友数量≥6个(OR=0.48, 95%CI:0.32~0.71)是城镇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与邻居关系好(OR=0.58, 95%CI:0.41~0.82)、朋友数量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焦虑和抑郁症状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为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9 323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描述其基本人口学特征,探究体力活动、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结果 体力活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均具有相关关系(均P<0.001),其中体力活动为正相关(r=0.41),焦虑症状(r=-0.12)和抑郁症状(r=-0.22)为负相关。一方面,体力活动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效应值为0.234 8,SE=0.012 2,95%CI:0.211 0~0.258 6);另一方面,体力活动可通过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介导认知功能下降,其中,焦虑症状的独立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02 6(SE=0.001 2,95%CI:0.000 3~0.005 3),抑郁症状的独立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8 6(SE=0.012 3,95%CI:0.014 2~0.023 2),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串联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预测作用,为促进城市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以作答体力活动问题城市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分析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时序关系及作用方向。结果 最终对281名≥60岁城市老年人3次施测的体力活动参与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r2011年与2013年=0.030、r2011年与2015年=0.214、r2013年与2015年=0.213,且呈正相关(P<0.01);3次施测的睡眠时长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2011年与2013年=0.423、r2011年与2015年=0.397、r2013年与2015年=0.403,且呈正相关(P<0.01)。通过交叉滞后路径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城乡2个社区共1 05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六安市社区老年人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8.5%,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32.1%和24.2%,χ2=8.00,P=0.005)、农村高于城镇(分别为39.3%和14.2%,χ2=79.80,P0.001)。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检出率为77.3%,仅患1种慢性病、共患2种慢性病和共患3种慢性病及以上的检出率分别为50.0%、17.2%和8.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抑郁症状与脑卒中、慢性病共患数量的关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宗教信仰后,糖尿病、脑卒中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差异,其OR值依次为1.715(95%CI:1.129~2.606)和3.07(95%CI:1.731~5.445);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共患2种、3种慢性病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其OR值分依次为1.682(95%CI:1.075~2.630)和4.228(95%CI:2.104~8.497)。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和慢性病患病率高,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共患2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是并发抑郁症状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叶盛  杨月  刘辉  刘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7):1015-1018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探讨视屏时间、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选取南京市城区5所中学、郊县3所中学共2 01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视屏时间和睡眠时间,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价抑郁症状。  结果  27.71%(557名)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CES-D≥16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 h/d(OR=1.90,95%CI=1.53~2.37)、睡眠时间 < 7 h/d(OR=2.54,95%CI=1.88~3.42)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按视屏时间分层分析发现,睡眠时间 < 7 h/d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在视屏时间>2 h/d组(OR=2.46,95%CI=1.64~3.71)高于视屏时间≤2 h/d组(OR=2.35,95%CI=1.51~3.65)。  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视屏时间长、睡眠时间少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相关。应重点关注视屏行为和睡眠不足联合暴露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身体活动量表、简版老年人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38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得分为(18.9±9.1),社会支持得分为(35.4±6.3),抑郁症状得分为(5.8±1.6),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21.0%(249/1 188);身体活动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r=0.291,P<0.001),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210,P=0.012),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308,P<0.001)。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具有直接效应(β=-0.179,P<0.001),社会支持在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间具有中介效应(β=-0.063,P<0.001)。结论 身体活动可以直接对抑郁症状产生负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颌面部疼痛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 433名老年人,平均年龄(83.58±11.21)岁,女性3 671人(57.07%)。1 325人(20.60%)有口腔颌面部疼痛,1 130人(17.57%)有抑郁症状,124人(1.93%)有焦虑症状。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OR=1.576,95%CI:1.348~1.840)和焦虑症状(OR=2.251,95%CI:1.536~3.259)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相关,社区和家庭应当多关注老年人的口腔颌面部疼痛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以促进和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痴呆患病,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受损的交互作用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8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对7 588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状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抑郁及不同类型ADL对老年痴呆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慢病共病水平(OR=1.634,95%CI:1.133~2.355)、抑郁(OR=2.141,95%CI:1.505~3.044)、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DL)受损(OR=5.576,95%CI:4.249~7.317)、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受损(OR=2.663,95%CI:1.738~4.082)等均为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状与BADL受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有抑郁症状且BADL能力受损的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3.917倍(OR=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探究我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抑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6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n=6 976),利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样本4 361例。对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究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732,95%CI:0.620~0.864),有配偶(OR=0.681,95%CI:0.551~0.8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OR=0.749,95%CI:0.613~0.915),有读书习惯(OR=0.727,95%CI:0.556~0.950),自评健康一般(OR=0.463,95%CI:0.370~0.580)和良好(OR=0.462,95%CI:0.383~0.557)等与老年人抑郁呈负相关;有慢性病(OR=1.300,95%CI:1.101~1.535),在业(OR=1.261,95%CI:1.061~1.498),对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夏娟  张玲 《卫生研究》2022,(5):849-853
目的 了解动物性食物摄入与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的关系。方法 基于京津冀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于2020年在北京某体检中心抽取3337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8.78±10.41)岁,其中男性占74.74%]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估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运用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动物性食物摄入状况对职业人群抑郁、焦虑及压力的影响。结果 猪肉摄入量的最高四分位组出现抑郁、焦虑、压力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摄入量最低的四分位组(抑郁:OR=1.417,95%CI 1.082~1.856,P=0.011;焦虑:OR=1.571,95%CI 1.238~1.994,P<0.001;压力:OR=1.531,95%CI 1.045~2.244,P=0.029)。适当的牛羊肉(OR=0.578,95%CI 0.369~0.904,P=0.016)、鸡鸭鹅(OR=0.664,95%CI 0.501~0.879,P=0.004)、水产品(OR=0.720,95%CI 0.546~0.950,P=0.020)及蛋类(OR=0.533,95%CI 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山东省潍坊市老年人社会功能活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8—10月对山东省潍坊市某些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符合要求≥60岁1 20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潍坊市社区1 208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9.19±7.506)岁;社会活动功能量表(FAQ)为(6.04±5.425)分;潍坊市老年人FAQ独立率为5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65岁(OR=1.925,95%CI=1.176~3.152),患有慢性病(OR=1.905,95%CI=1.480~2.453)是老年人社会功能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有配偶(OR=0.589,95%CI=0.420~0.825)、参加体育锻炼(OR=0.650,95%CI=0.498~0.849)和日常活动(P0.0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是否患慢病、婚姻情况、锻炼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是潍坊市老年人社会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照料孙辈对中国祖父母抑郁症状的影响机制,考察代际沟通能否在影响机制间发挥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采用OLS回归模型考察祖父母照料孙辈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利用分组回归探讨照顾孙辈与抑郁状况的人群异质性。最后,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代际沟通在照料孙辈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提供照料孙辈且与子女共同居住的祖父母抑郁水平更低(β=-1.320,P<0.01);低龄子孙数量为2个时,对祖父母的抑郁产生不利影响(β=0.527,P<0.05);当低龄子孙多于2个时会负面影响祖父母抑郁状况(β=0.497,P<0.05);代际沟通在照料孙辈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031(95%CI:-0.056~-0.012),代际沟通在子孙数量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069(95%CI:0.041~0.098)。结论 中国祖父母的抑郁状况受到照料孙辈的影响,照料孙辈能够通过代际沟通影响祖父母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共7个睡眠维度。采用老年抑郁问卷自评版(the self-reported version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SR)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不同睡眠维度问题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7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0%,总体睡眠障碍率为39.5%。社区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OR=2.738,95%CI:1.394~5.378)、睡眠紊乱(OR=2.351,95%CI:1.060~5.211)、日间功能障碍(OR=5.063,95%CI:2.911~8.805)、使用催眠药物(OR=2.521,95%CI:1.164~5.461)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衰弱状况与社会参与及其交互作用对抑郁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4 521名≥60岁老年人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并将衰弱状况和社会参与作为2个交互项,调整混杂因素,评价衰弱状况和社会参与交互作用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结果 有抑郁症状者1 414人(31.27%)。抑郁与非抑郁老年人在性别(χ2 = 49.237,P<0.001)、年龄(χ2 = 119.612,P<0.001)、婚姻状况(χ2 = 14.016,P<0.001)、文化程度(χ2 = 50.851,P<0.001)、居住地(χ2 = 32.584,P<0.001)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隔离(OR = 2.457,95%CI:1.384~3.532)和衰弱前期(OR = 1.201,95%CI:1.121~1.289)、衰弱(OR = 1.860,95%CI:1.290~1.976)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衰弱与社会隔离对老年人抑郁发生存在相乘(P交互<0.001)和相加交互作用(OR = 7.715,95%CI:5.426~12.062),RERI(95%CI)、API(95%CI)、Index S(95%CI)分别为1.137(0.252~1.807)、0.316(0.158~0.476)、3.972(1.639~4.665)。结论 衰弱和社会隔离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